摘要:32岁隆妮,被于和伟张颂文轮番带飞仍不红,问题不是脸,是“演得不像活人”——这句弹幕点赞3.7万,比任何通稿都狠。
32岁隆妮,被于和伟张颂文轮番带飞仍不红,问题不是脸,是“演得不像活人”——这句弹幕点赞3.7万,比任何通稿都狠。
《狂飙》播完半年,高启兰的金丝眼镜还在淘宝月销两千副,可隆妮本人微博转赞评却跌回四位数。
反差够刺眼。
观众不是记不住她,是记不起她除了“冷”还有什么情绪。
冷可以成标签,也能变棺材板。
翻出她11年履历,会发现资源早把“待爆”写在脸上。
2013年出道就搭李易峰,2016年进《如懿传》剧组,虽然剪得只剩半秒背影,但能在宫墙下站班也算刷脸。
之后几乎年年有戏,年年女三以上,央视、爱奇艺、优酷轮着来,时尚杂志拍到内页变封面。
可豆瓣词条里,她的角色名永远需要括号备注——“那个谁”。
问题集中爆发在《沉默的荣耀》。
她演军统女特务,出场旗袍腰线一绝,下一秒敬礼却像酒店门童,被于和伟一秒碾压。
弹幕刷屏:“她好像怕枪口走火,先把自己吓死了。” 同剧老演员吴越一条过,她NG十一条,现场视频流出来,工作人员私下吐槽“光替都比她松弛”。
数据更直白:该剧播出八集,她的角色热搜最高位#黎晴腰#,演技话题连榜都没上。
《城中之城》里拍吻戏,她像被按头的芭比,嘴唇在动,脖子后仰到颈椎报警。
观众尴尬到脚趾抓地,直呼“像看AI初次尝试谈恋爱”。
导演后期把近景切成大全景,仍救不回扑面而来的僵硬。
对比同剧95后小花王瑞欣,人家把暗恋演成呼吸,一条眼神cut在B站播放破百万。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了对比,伤害就是暴击。
有人把锅推给“美艳魔咒”:太好看,观众容不下她演普通人。
可同期张婧仪在《点燃我》里演村姑照样出圈。
说到底,观众不怕美人,怕的是美人木头。
木头再精致,也只能当摆件,不能当角色。
隆妮团队不是没努力。
去年给她报了中戏表演工坊,学费六位数,现场照片里她端坐第一排,笔记记得比谁都满。
可结课汇报演出,她挑了《黑天鹅》选段,跳完老师只说一句:“先把肩膀放下来。” 努力看得见,进步看不见,这才是最要命的。
业内选角导演私下透露:现在找她,首先问“有台词吗”,如果超过三行,就要犹豫。
品牌方更现实,眼镜、高冷风、一次拍完,报价砍半,因为“不用演,站着就行”。
颜值红利反向吞噬演技空间,她成了真人手办。
可替代名单已经排好。
周也、王楚然、张婧仪,个个能冷也能哭,价格差不多,风险更小。
平台评估表格里,隆妮名字后面被标黄:外形S,演技C,性价比B-。
黄色意思是“能用但不优先”。
娱乐圈没有中间地带,黄色就是快红了,也等于快凉了。
她还有最后一次窗口期。
网传《长安二十四计》在磕她演反派妖道,戏份不多,却需要一场祭天哭戏——从笑到崩溃,镜头怼脸一分钟。
哭不出来,就彻底被定型成“静态美人”;哭出来,就能撕掉半层标签。
剧组没给剧本,只扔给她一页试戏稿,上面一行字:“你拜的不是神,是亲手杀死的自己。” 能不能接住,全看她自己。
观众其实挺宽容。
微博投票“你觉得隆妮还能翻身吗”,四万人里58%选“可以,给她一个名场面”。
但投票截止前,有人留言:“下次再演成PPT,就真关机了。” 时间窗口,肉眼可见地合拢。
32岁,不尴不尬。
再晚,连“冷艳”都会被更年轻的面庞顶掉。
想继续吃镜头饭,她得先让镜头相信——她会疼,会怕,会爱,会活。
否则,下一部戏依旧只剩腰线上热搜,而弹幕只会重复一句话:“漂亮得不像真人,演得不像活人。”
来源:阿夏爱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