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东亚考古,以中国史为主,而我们有些人,却在怀疑自己的历史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4 23:18 1

摘要:这个星球上,再没有比中国史料更齐全的国家了。中国人,有着全人类最丰富、最悠久的记录历史的传统。

全球考古界有种说法:

这个星球上,再没有比中国史料更齐全的国家了。中国人,有着全人类最丰富、最悠久的记录历史的传统。

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国家,他们的学者在撰写本国史记的时候,往往会去翻阅中国相关的文献,看一看中国古人是怎么说的。

越南历史学家陶维英在编著《越南民族的起源》时,大部分证据来源于中国古书《交州外域记》和《华阳国志》。

就连越南本土的权威史记《大越史记全书》,也把自己的历史起源和古蜀国开明公子联系起来,继而推导出炎帝神农氏…

还有东亚的两个邻居,一个在疯狂地抢咱们的历史名人,另一个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华夏正统”,继承了大唐衣钵…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几个的文字和文化,都是从我们这里传播过去的。

然而,悲哀且愚蠢的是,

我们有些人,却在怀疑自己的祖先!

身为专家学者,他们不能为本民族树立自信,反而成了西方抹杀中国历史的帮凶!

众所周知,西方一直是不太承认我国的远古史的,他们的教科书,大多数是从中国秦朝开始讲起,不承认商周,更别说夏朝了。

如果这些只是西方的傲慢与偏见也就算了,可偏偏有些中国人也信了这一套,大张旗鼓地为洋人呐喊开道。

从前,有胡适宣称:“东周以上无可信史”。

顾撷刚考证来考证去,最后把大禹考证成了一条虫子,说什么“虫子怎么可能治水呢?”

作为“疑古鼻祖”,顾大师的学说影响至深。他用《古史辩》否定了一切三代史,认为那些都是史记的虚编。

更有西方学者,千方百计地给我们中国人找祖宗!

法国历史学家拉克伯在“中国文明起源”中提出,黄帝是两河流域的国王,率众翻过了帕米尔高原,才给中华带来文明。

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发掘了仰韶遗址后,认为那些彩陶都是从西亚传来的,提出了著名的“中华文明西来说”。

可怕的是,连维新先锋康有为也被说服,认为:“中国人种,必定是外部传入,本土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一时间,中华传统就要全盘倾覆。

俱往矣,那毕竟是一百年前的旧事了。如今,现实的情况怎么样呢?

我们发现了殷墟,他们就承认了商朝。但是历经了六十多年的二里头考古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遭受的是什么样的待遇?

世纪之初,我国在洛杉矶举办“夏文化研讨会”,期望能用丰富的考古成果和文献佐证,呼吁国际社会正视我们夏朝历史。

结果,一个响亮的耳光迎面呼来!

原本的“夏文化”议题,却因为某些人的干预,生生被迫改变为“夏朝是否存在?”

不出意料,这场研讨会硬是演变成了指责我们用民族主义考古的“批斗会”。

事后好多年才得知,除了欧美的主导之外,我们国内的一些人也是出了很大力气的。

就算到了今天,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已经建起来了,我国也正在积极向联合国申遗,在网络上,连我们老百姓都能看见国内有人反对的声音。

他们非但不承认二里头的夏都现实,就连历时二十年的国家级断代工程,也敢质疑。

不出所料的话,笔者的这篇文章下面,一定会有类似的声音,咱们到时候就一起观摩一下,看看他们怎么说吧!

每当我们的考古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他们就会阴阳怪气地讽刺打击。

比如说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阳被发现,他们愣是说当时挖出了两具身体,一个是曹操的,一个是曹操小时候的。

真是毫无下限,不顾智商的“硬喷”啊!

我们的《诗经》里说有夏朝,二里头也挖出了超级大城来佐证,他们愣说不是,因为没有挖出那个“夏”字。

我们的《史记》里说有三皇五帝,郑州也发现了河洛古国遗址和黄帝故里,他们还说不是,因为没有“黄帝”二字。

还能怎么办?“疑史派”经常抓住一点儿理由就咬着不放,搞得你没一点儿脾气。

钱穆先生说过:“任何一国之民,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的国民,对其本国之历史,应当略有所知…”

王国维先生也说过:“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

夏也好,商也好,周也好,都是我们华夏的称号;黄帝也好,炎帝也好,大禹也好,都是我们中国人的祖先。

对于那些吃着中国的米,住着中国的地,还在对着中国指手画脚的网络喷子:

出去!你们没有资格,质疑中国的历史!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