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名单,东南大学推荐的案例《CiviX³-LAB:“AI+虚仿+XR”多维赋能的未来实验课堂新范式》成功入选(全国共30项),并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面向全国宣传推广,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名单,东南大学推荐的案例《CiviX³-LAB:“AI+虚仿+XR”多维赋能的未来实验课堂新范式》成功入选(全国共30项),并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面向全国宣传推广,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示范性成果。这是东南大学继“大学物理课程智能AI助教系统”“‘实验Talk’AI平台赋能大电类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管”入选前两批典型案例后,再次有案例入选。全国仅有10所高校连续三批入选。
案例依托土木工程一流学科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创新构建了AI、虚仿与XR三大技术深度融合(X³)的土木智慧实验教学平台CiviX3-LAB。该平台聚焦传统实验教学中沉浸感不足、个性化缺失、评价单一等难题,通过打造云边端协同的智能实验教学基座,实现教学资源云端共享、实验数据边缘实时处理和多终端沉浸式交互。采用了“1模型+2引擎+5场景”的分层体系架构,成功延拓了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深度和广度,重塑了“时空开放、动态自主、问题牵引”的未来实验课堂新范式。
模型层依托东南大学昇腾国产算力平台,接入Deepseek完成本地化部署,训练大跨空间结构垂域模型,融合高质量语料知识增强。
引擎层通过结构化学习系统与沉浸式教学场景双擎驱动,【引擎一】关联多维图谱、实验操作以及学习数据,实现教学数据的结构化储存与智能分析;【引擎二】基于元宇宙和虚拟仿真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支持师生在场景中利用XR技术进行沉浸式学习。
应用层通过AIGC为师生教学智能互动提供助力,提供智能出题判题、生成自适应实验任务、能力达成度智能评定等功能,实现“差异化的教+个性化的学+智慧化的研+精细化的管+科学化的评”。
据悉,教育部已组织遴选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全国累计入选80个,旨在发掘一批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引领性、创新性,且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的实践案例。
近年来,东南大学聚焦学生“四力”提升和“四维”培养,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AI4SEU”行动方案,立体建立了以未来机器人等13个交叉学科专业、9个双学位项目、15个微专业为代表的“AI+X”“X+AI”新兴交叉专业体系,打造AI-MUST课程体系,以牵头的1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为引领,组建了“AI+X”教育跨学科虚拟教研室等52个交叉教学组织、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等19个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为核心的“智能+”新型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学校率先建设“AI+教学”智慧课程260余门,面向“教-学-研-管-评”多个应用场景选出“AI+教育”典型案例38项,形成了良好示范,其中3项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新媒体工作室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来源 |东大新闻网
责编|张雨昕
校对|张兴华
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
来源:东南大学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