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脑力强,一个笔力强!杭州两个“10后”娃的世界妙趣横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7 16:19 2

摘要:五年级的孩子,有怎样的想象力和探究力?最近,记者发现了两位五年级校园达人,一个心思细腻文笔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成了诗集;另一个爱动手爱探究,在省航模比赛项目中拿下第一名。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邱伊娜 王金帅

五年级的孩子,有怎样的想象力和探究力?最近,记者发现了两位五年级校园达人,一个心思细腻文笔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成了诗集;另一个爱动手爱探究,在省航模比赛项目中拿下第一名。

在记者眼中,他们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也是创造力十足、充满生命力的新新“10后”,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航模达人崔璨

飞机飞得高,我就有成就感

“松开拧紧的橡皮筋,螺旋桨就会快速转动起来,因为是右旋,所以放飞的时候手要向左偏转一点。机翼要在桌面上刮一下,保持微微凸起的造型,这样的话,机翼下表面的压强就比上表面的大,可以把飞机托起来。尾翼折出一个舵面,接住风后正好把飞机尾部压住,让飞机飞得更高……”

杭州市钱塘区云帆小学506班的学生崔璨,是位航模小达人,他有点瘦、有点黑,说话有点腼腆。不过只要介绍起航模,崔璨就滔滔不绝地和记者讲起手中的一架模型“天驰”。

“天驰”是橡筋动力飞机,也是前不久2025年“中天杯”浙江省第八届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中的比赛机型之一,在这次比赛中,崔璨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摘得省级金牌。

崔璨从小动手能力就很强,经常用纸折叠出各种型号的纸飞机,歼-20、米格、苏珊……各类飞机型号,他如数家珍。“去年,学校举办了跳蚤市场,我还从同学那儿买了一本书,上面有很多纸飞机的型号,可以对照着折,简直太酷了!”

所以当妈妈告诉他学校正在招募航模社团成员时,崔璨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航模社团的拓展课在每周日,内容以动手制作模型与试飞调试为主,开头崔璨给记者科普的那些航模飞行知识,都是他从社团课上学到的。

别看一架航模的结构简单,里面的小细节很关键,崔璨用手指比划着告诉记者,飞机尾钩和尾翼距离大概是6.5厘米左右,螺旋桨和翼台之间的距离则是7厘米左右,“尾钩太往后,整个飞机容易翻;翼台太往前,飞机则容易在空中翻跟头。”

航模社团下了课,崔璨还不过瘾,每周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家附近的浙江财经大学校园操场上试飞,那里空间更大。

5月初比赛中,“天驰” 橡筋动力飞机赛一共两轮,在第一轮比赛中,崔璨凭借扎实的操作技巧,取得了38.27秒的不错成绩。在等待第二轮比赛的间隙,他全神贯注地调试,第二轮开始,他的飞机在空中飞行了41.43秒。最终,他以总分79.7秒的优异成绩拿下第一名。

“第一轮后,我看了看飞机的行动轨迹,稍微调整了一下机翼弧度和各个零件之间的距离。”崔璨觉得当时自己有些运气加持,“有时候,飞机会不小心撞到障碍物,很多选手因为飞机中途撞到了人,才失败的。”

在航模社团,崔璨是个小名人,他的飞机常常飞到学校围墙外面,“还有从地面飞到三楼顶上取不下来的,还有挂在大树上的!”同学们说。

崔璨说,当飞机在天上盘旋时,自己的心情有点复杂:“它飞得高,我会有一种成就感;飞到了教学楼顶拿不下来,我也会感到遗憾。”但也正是这种微妙的感觉,让他对航模十分着迷。

云帆小学校长谭超告诉记者,学校航模社团成立时间不长,但取得了很亮眼的成绩,这和孩子们的热爱分不开,“我们会营造科技学习的氛围,支持孩子们的科技梦,为孩子们搭建更高的平台,让科技梦如同航模飞机般飞得更高、更稳。”

记者 王金帅/摄

小诗人林梓晨

她的诗敢戳破大人的“为你好”

“春雨春雨沙沙下/小花小草都长大/我也张开大嘴巴/等着春雨喂喂我/嗯,凉凉的春味道/咦?我怎么没长大?”

这首《春雨》出自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五(1)班的林梓晨小朋友之手,像这样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诗歌,她已创作了几百首。日前,由她创作的儿童诗集《春雨喂喂我》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

记者在学校里见到了这位个性十足的“10后”小诗人,她说自己不爱写命题作文,只爱写诗,“因为写诗给我天马行空的自由。遇到什么,就写什么,写我真实感受到的世界。”稚气的脸上写满对“一问一答式”聊天的抗拒,眼睛里都是“小诗人”的傲气。

“小林很敏感,能发现别人容易忽视的细节,也很能感受到别人的情绪,是个共情力很强的孩子。”林梓晨的妈妈唐女士,是女儿写诗路上的陪伴者、记录者,也往往是新诗的第一个读者。她说,林梓晨的写诗天赋,和她敏感的心分不开,“只要我有一点情绪,她能马上发觉,‘妈妈你是不是不开心了’,不仅是我,连雨中的大树、池塘里的青蛙,她似乎都能对话。”

“大树/总是伸着手/把细雨接到手心/一滴、两滴,无数滴/等着 小朋友们路过/手一松,哗啦/浇他们一脸。”这首《调皮的大树》,就是林梓晨对大自然的观察。

林梓晨写诗的启蒙老师、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太阳花”诗社的许志华老师说,林梓晨很爱玩,不是中规中矩的孩子,“喜欢捞小鱼、养小鸭……从她热爱生活的状态里能看到孩子的童真、童趣、童心。”林梓晨的语言天赋很强,虽然爱玩,但是玩的过程中,能从生活中捕捉到诗意。

“这位同学的诗,我去年就读到了,觉得她最好的地方是,有小小的刺,用童心去批评成人社会,而不是一味赞美。”浙江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知名诗人孙昌建在看到林梓晨的诗后,在朋友圈写道。

的确,林梓晨在诗中记录了很多自己的思考,她告诉父母不要对孩子有太多期待,她在《开花》里写道:“不要期待别人开花/比如地球/那将是火山爆发。”在《敲打》里写道:“亲爱的大人们/不要用‘为你好’/来敲打我们了/我们也会碎的。”

儿童诗集《春雨喂喂我》里还有许多孩子的视角,为自己发声,引发许多家长读者们的思考。

林梓晨能写出这么多诗,和妈妈的细心守护分不开。唐女士向记者说起了《原谅》这首诗的来源:“有一天,我得罪了这个小家伙,她嘟着嘴给我扔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很生气/需要100年那么久/看在你是我妈妈的份上/减去99年’。”

唐女士看着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她随手将这个纸条发在了朋友圈。许老师看到了说,这是一首好诗啊,快叫小林写出来。后来这首诗歌获得第一届青春杯儿童诗歌大赛的二等奖。

对于取得众多诗歌比赛的荣誉,林梓晨很淡然:“我不觉得自己写得特别好,我唯一的优势就是,这几年来一直坚持写作,同时真实地表达自己。”

真实地表达,或许就是她诗中那一根根“小小的刺”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