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1080p和4k分别是什么意思,“1080”➡️屏幕垂直方向有1080行像素’1920×1080’,像素是什么,我们放大显示屏画面,能看到这样红绿蓝的三个小长方条,
小姨问我,用1080p的屏幕看4k的视频,看到的是1080p还是4k?这不就到展示我个人魅力和伟岸知识储备的时候了么。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1080p和4k分别是什么意思,“1080”➡️屏幕垂直方向有1080行像素’1920×1080’,像素是什么,我们放大显示屏画面,能看到这样红绿蓝的三个小长方条,
红绿蓝的三个小长方条
三个为一组,就是一个像素,当然也有其他的排列方式,
其他的排列方式
相对比较特殊,这边就不再赘述了。那我们看到的颜色画面呢,就是这一个个像素调制而成的。这个不难解释,女孩子们都知道,两个不同的颜色能调制出另一个不一样的颜色,她们明白的。接下来只需要解释后面的后缀,“p”➡️”progressive scan”逐行扫描,顾名思义,就是从屏幕上方一行行扫描到屏幕下方的意思,相对应的是“i”➡️“interlaced scan”隔行扫描,这个原因注意听,容易加分。它的由来是这样的,由于我们以前的老电视,CRT电视画面是通过电子束,一行行逐行扫描出来的,原本一直都是这样,后来,电视台为了给家人们谋福利,决定增加清晰度,那么问题就来了,画质清晰了,带宽不够用啊,不够的话视频就会来不及加载完,别说提升观看体验了,观看都成问题。于是电视台一拍脑门说,一次塞不上,就分两次,原本一次扫描就能得到的画面,分成奇数行扫描一次,偶数行扫描一次,两个合并起来再得到一帧完整的图像,这就是隔行扫描。但我们现在都是平板电视,电脑观看视频了,几乎不会再用到隔行扫描,但如果视频编码的时候不小心选错,就会出现这样的画面。
相比而言4k就比较简单了,k嘛,千,意思就是图像水平方向的像素接近4000个像素,为什么是接近,是因为平常电视和数字媒体上,屏幕的分辨率是3840×2160,水平方向就是3840个像素,但电影级4K能达到4096个像素。“4096×2160”
那么我们现在需要在分辨率为1920×1080像素的屏幕上,播放分辨率为3840×2160的视频,屏幕是不是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屏幕最多只能显示1080p的分辨率。所以,即使你播放的是4K视频,视频播放器和硬件解码器也会将视频内容压缩,或者重新采样,让它适配1080p的显示要求。这个过程包括:将4k视频解码为原始像素数据、通过缩放算法将4K(3840×2160)分辨率降低到1080p(1920×1080)、确保视频宽高比一致,防止图像失真、硬件加速和最终输出五个步骤,所以最终显示的还是1080p的画面。
情况是这么个情况,具体什么情况,确实还得看情况。
就比如说,我们现在用24寸的1080p的屏幕看视频,4k的就是比1080p的更清晰,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屏幕保持不变,视频分辨率提高的时候,虽然视频会被压缩,但是像素数量还是相对1080p更多了的。如果不能理解,我们可以代入下面这个公式计算,1080p和4k的像素密度分别是91.79 PP和183.58 PPI。所以大概两倍的差距,自然会让视频图像看上去更加细腻。
公式
总的来说就是,用1080p的屏幕看4k的视频,最终显示的还是1080p的画面。虽然视频本身包含了更多的细节,但因为受屏幕分辨率的限制,会导致我们无法体验到4K的全部清晰度和细节。
来源:球村冷知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