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沙特这边,前两轮32拿下印尼,凭“进球数优势”握着主动权,这场只要不输就能过线;反过来伊拉克只能赢,才能搭上末班车。上半场沙特压着打,二点球争抢强,边路回传快,肋部直塞也有威胁,但临门一脚差点火候。
近日,世预赛亚洲区第四阶段收官,沙特00战平伊拉克、卡塔尔21击败阿联酋,八个直通名额全部尘埃落定。
沙特这边,前两轮32拿下印尼,凭“进球数优势”握着主动权,这场只要不输就能过线;反过来伊拉克只能赢,才能搭上末班车。上半场沙特压着打,二点球争抢强,边路回传快,肋部直塞也有威胁,但临门一脚差点火候。
另一边,卡塔尔上一轮00被阿曼逼平,阿联酋21绝杀阿曼,本场只需守住平局就能晋级;更关键的是,18强赛阶段阿联酋曾主客场双杀卡塔尔,主场还轰了5球,理论上心理占优。可真到生死战,他们却显得畏手畏脚,进攻不敢压,防守还露出老毛病。
可有人沙特就是靠规则“躺进世界杯”,整场求稳,消极保平,踢得太保守了?
有网友问,阿联酋不是拿捏过卡塔尔吗,偏偏这90分钟两次定位球都漏人,这不是自己把自己打“破防”了?进球是最硬的回击。
先摆事实第47分钟,布赖坎左侧传中到后点,阿卜杜勒哈米德无人盯防却推偏;第63分钟,达乌萨里小角度抽射被门将哈桑飞身托出;最后阶段,伊拉克赛义德任意球直奔死角,沙特门将阿奇迪用指尖把命运拖住。很好下这不是“摆烂保平”,是敢打敢顶,且把关键球处理到位。情绪上讲,90分钟的硬度摆在那儿,谁都看得见。
再给规则坐实一下这一阶段同分先比进球数,沙特靠前两战更多的进球占优,临场策略选“稳中求进”完全合理。是,按规拿票本就是实力的一部分;守住该守的底线,才有“稳了”的底气。会算账也要能兑现账面,这才叫成熟。
再看卡塔尔对阿联酋第49分钟,阿菲夫右侧任意球如制导,胡希抢到身位头槌破门;第74分钟,阿菲夫左侧再开弧线,米格尔后点高点致胜,20领先。第89分钟卡塔尔的萨勒曼飞铲吃到直红,补时多达15分钟;90+8,阿联酋由利马头球摆渡、阿迪勒抽射扳回一球,但时间只剩叹息。很直白阿联酋的短板就是“定位球防守”——盯人、卡位、前后点轮转都掉链子。情绪层面讲,这不是被对手“拿捏”,是自己在赛点上先松了手,错失翻盘窗口,真可惜。
说到权威信息,亚足联赛制白纸黑字第三阶段三组前二直接出线6队;第四阶段两组各三队单循环,组第一各取一席,拼成8个直通名额;两组第二进入第五阶段主客场附加赛,再去抢洲际附加赛门票。现在的走向,是严格按赛制自然落位。
直通八队已定名伊朗、乌兹别克斯坦、韩国、约旦、日本、澳大利亚、卡塔尔、沙特。阿联酋与伊拉克将进行第五阶段两回合较量,胜者获得洲际附加赛资格。用大白话大家都还有路,谁都没有被提前宣判。
再看硬指标转播技术统计显示,沙特在射门和控球占优,节奏主动权基本掌握在自己脚下;卡塔尔的两粒进球清一色来自定位球战术落地,另有一张直红和超长补时,这些都被写进赛后报告。一句,镜头不会撒谎,数据也不带情绪。
回头这一程从小组拉扯到生死定局,哪个队不是把职业命运绑在每一次冲刺上。球员倒地后咬牙起身的表情、替补席来回踱步的脚步声,甚至教练捏着笔记本的指节发白,都在说“我想晋级”。屏幕前的你我也一样,凌晨设闹钟,泡一杯速溶,抱着手机熬到最后一秒,这份上头,只有真正在乎的人才懂。对比那些轻飘的吐槽,这些小细节更扎心。
达乌萨里、阿菲夫这些熟面孔,也不是天生主角,他们也有低谷,有被质疑的夜里。一个在边路停球抬头那一下,节奏变速就拉出半米空当;一个主罚定位球,落点像“日常打卡”,却是练了成百上千次才有的稳定。先有量的堆砌,才有质的名场面,这就是顶级球员的底层逻辑。
伊拉克和阿联酋的戏份还没收尾。第五阶段是主客场两回合的心理拔河,客场进球、开局强度、换人时点,都可能成为系列赛的转折。主帅奥拉罗尤必须在几天里把定位球这门“科目二”补全,球员也要把注意力从“可惜”挪到“怎么赢”,空间不大,但命运从未关灯。
你怎么看这两场,一个是把“稳”踢到最后的沙特,一个是定位球吃亏的阿联酋,接下来伊拉克和阿联酋谁更可能抢到洲际附加赛名额,欢迎理性聊聊。
来源:H.++an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