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月的固阳田野,马铃薯采收已近尾声,4.74万亩薯田留下层层翻耕后的沃土痕迹。从地头的仓储窖到交易市场的货车,金黄的薯块仍在流转,“沃土”“雪里红”“冀张薯”三个品种凭借优良品质,成了今年丰收季的“主角”,而高垄种植技术,则是这场丰收的“关键密码”。
十月的固阳田野,马铃薯采收已近尾声,4.74万亩薯田留下层层翻耕后的沃土痕迹。从地头的仓储窖到交易市场的货车,金黄的薯块仍在流转,“沃土”“雪里红”“冀张薯”三个品种凭借优良品质,成了今年丰收季的“主角”,而高垄种植技术,则是这场丰收的“关键密码”。
在包头市固阳县连片薯田里,高垄种植留下的波浪形田埂清晰可见。种植户王大爷蹲在田边,拨开土层展示:“往年平畦种,薯块容易积水烂果,这几年用高垄,根系扎得深,‘沃土’品种亩产比去年多了800斤,全县平均能到6000斤。”农技推广人员介绍,今年高垄种植覆盖率超九成,不仅解决了传统种植的涝害问题,还让“雪里红”“冀张薯”的商品率提升15%——个头匀称、表皮光滑的薯块,一出土就被客商预订。不少种植户提到,从春播时的技术指导到生长期的病虫害防治,农技团队全程跟进,他们说:“连垄距、覆土厚度都有标准,科学种植比‘靠天收’靠谱多了。”
“今年雨水好,春播时没旱着,生长的时候又隔三岔五下场雨,虽说往年也这么种,但今年这薯子就是长得更瓷实、分量更足。”种植户李大爷笑着说,“前几天去邻村东河沿村串门,王婶家的薯田比咱村还早收两天,她跟我算,今年亩产也有7000多斤,比去年多收了近千把斤。北边的大庙村,张叔家种了5亩薯,昨天过秤时跟我视频,说总产量比去年多了近两万斤,客商们早就在村口设了收购点,收完直接拉走,都不用自己运。”佘太河村、东河沿村、大庙村的马铃薯丰收,正是固阳县2025年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据全县种植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固阳县粮食安全“压舱石”持续稳固,许多村亩产都比去年有明显提升,形成了连片丰收的好势头。
采收后的薯田里,偶尔能看到游客的身影:他们戴着手套捡拾漏收的小薯,成了丰收季的“小插曲”。村民小李笑着递上编织袋:“捡着玩行,别破坏田垄,这些小薯留着喂牲畜,也是一份收成。”据统计,近期已有上百名游客来此体验,顺带买走不少包装好的薯干、粉皮,为丰收季添了几分烟火气。
如今,固阳的薯田已开始翻耕施肥,为明年种植做准备。从技术推广到产业链完善,这场丰收不仅带来了产量的提升,更让种植户看到了马铃薯产业的潜力。(王彪)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