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瑞士传奇罗杰·费德勒近日引发网坛热议。他在一次播客中表示,赛事总监普遍偏好“慢场地”,因为这样更容易让卡洛斯·阿尔卡拉斯和扬尼克·辛纳这样的超级球星打进决赛。世界排名第三的亚历山大·兹维列夫随即附和,说赛事方“显然希望辛纳和阿尔卡拉斯每次都能打得好”。
瑞士传奇罗杰·费德勒近日引发网坛热议。他在一次播客中表示,赛事总监普遍偏好“慢场地”,因为这样更容易让卡洛斯·阿尔卡拉斯和扬尼克·辛纳这样的超级球星打进决赛。世界排名第三的亚历山大·兹维列夫随即附和,说赛事方“显然希望辛纳和阿尔卡拉斯每次都能打得好”。
过去五次两人同时参赛的赛事,他们都在决赛相遇——不论是红土、草地还是硬地。费德勒认为,这并非巧合,而是因为如今各站场地速度差异过小,球员几乎可以用相同的打法应对所有场地。
在旧金山拉沃尔杯期间,费德勒对安迪·罗迪克说:“我们这些赛事总监得修正这个问题。要让他们在极快的场地和极慢的场地上都能比出高水平,而不是让每一站都一样。”他指出,如今的球速和场地设置让比赛趋于单一,选手几乎不需要调整打法,“这对弱势球员反而更难,因为在慢场上要打出更多神来之笔才能击败辛纳,而在快场上或许只需几拍爆发就能取胜。”在他看来,赛事方选择慢速场地,是出于稳妥考虑,也因为让顶尖选手更常进决赛“对商业上有利”。
不过,数据却显示情况略有不同。除上海大师赛外,今年ATP大师1000赛事的平均场地速度比2017年更快,但即便最快的多伦多,也只是“中偏快”级别。整体上,不论硬地、草地还是红土,球员都不必大幅调整战术。天气、湿度、用球种类和球拍线技术等也会影响速度。ATP近年来统一了用球标准,并加强对表面处理的监管。通过在硬地涂层中加入沙粒和石粉,可以明显降低速度。
当被问及是否会为“造就辛纳与阿尔卡拉斯决赛”而调整场地,辛辛那提大师赛总监鲍勃·莫兰予以否认:“从未想过要照顾某些球员。我们今年的场地偏快,结果辛纳和阿尔卡拉斯仍然进了决赛。”他强调,他们的目标是“确保整个北美赛季场地速度一致、用球一致”,因为球员更希望获得这种稳定体验。
老一辈球员回忆,当年的差异才真正鲜明。前英国混双大满贯冠军杰里米·贝茨说:“80、90年代几乎是两条巡回赛线——一批打红土,一批打快场。那时的室内场快得像冰面,前20名几乎都是发球上网型选手。”他认为如今的趋同让比赛观赏性下降。
小威廉姆斯的前教练莫拉托格鲁则持不同观点,他认为慢速场地“终结了一代发球上网选手”,但这对网球整体有益:“否则比赛会充斥着ACE球和发球直接得分——那非常无聊。观众不会等上30秒只看一秒的球。”
如果辛辛那提继续加快速度?莫兰笑说:“我们去年已经够快了,球员都说像在冰上打球。我觉得再快也不现实。观众真正想看的,是有回合、有战术、有构建的比赛。”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作者观点。
来源:见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