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心满满到负债累累!做山头茶品牌:终于还是败给了时代!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4 08:15 1

摘要:“直播间里一句‘家人们上车’,我楼下开了八年的茶叶店当月就少了四成熟客。

“直播间里一句‘家人们上车’,我楼下开了八年的茶叶店当月就少了四成熟客。

2023 年抖音茶叶 GMV 冲到 80 亿,单场春茶能卖 5000 万,直接把 300~800 元一饼的中端普洱打骨折。

老板把店里最贵的冰岛改成试喝装,还是没人进门,最后把仓库隔成自习室,靠卖月卡续命。

我蹲他店里看过一下午。

以前熟客来先闻干茶,再听老板讲山头故事,现在全在直播间看代泡师 300 块一小时表演“高冲低斟”。

屏幕里茶沫子飞,弹幕刷“好茶”,手机外是老板数库存,一饼饼 357 克的茶砖像砖头一样垒到天花板,580 天都卖不完。

更惨的是上游。

临沧茶农今年集体喊涨 30%,品牌商干脆不收料,转头去拼多多挂“茶农直供”。

冰岛古树跌到 200 块一饼,评论区全是“真假?

”没人敢回。

省级代理去年利润直接砍 60%,他说现在比股灾还冷——至少股票能一键清仓,茶只能越放越涩。

年轻人不是不喝茶,是嫌麻烦。

白皮书写得明白:18~35 岁占 46%,七成只买 150 块以下小袋泡。357 克大饼销量掉 28%,5 克便携装涨 320%。

我表妹把茶包挂工位当香片,喝完了继续加热水,她说“要的是味道,不是故事”。

故事没人听,金融盘也崩了。

东莞仓库的中期茶指数三年跌 19%,炒茶客跑去囤白茶,结果白茶也涨不动。

以前一饼茶能当房产证,现在银行收古树茶园当抵押物,评估价直接腰斩。

能活的都在“不务正业”。

昆明老店靠自习室把租金从 3 万砍到 1 万 2,会员来复习顺便买茶,老板笑称“卖的是安静,茶叶是赠品”。

武夷山更绝,茶旅收入第一次超过卖茶,游客花 800 块采半斤茶青,回去连渣都晒干带走。

最离谱的是故宫联名,茶器套装溢价 300%,照样秒空。

我问买的人喝吗,她说“供着”,拍照发小红书点赞比茶汤回甘快。

所以别骂直播毁行业,它只是把遮羞布掀了。

茶叶早就不是“越陈越香”的金融品,也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必需品,它正被拆成两种:

一种 5 克一袋,替咖啡当续命水;

一种 800 块体验券,当旅游纪念品。

中间那层不上不下、靠故事续命的传统店,才会被时代生吞。

想活?

以后要么做精品小微,一泡茶卖出一杯手冲的钱;

要么干脆改行做自习室、做景区、做表情包,别让叶子死在仓库。

茶还是那片茶,喝法变了,玩法变了,

不肯变的,只能跟着 357 克大饼一起发霉。

来源:程程家常美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