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法国卢浮宫办了个艺术展,8岁女孩周念如的作品《如果思念也有形状》挂在展厅里,她画了红色沙发和爱心,还把妈妈朱丹的照片贴了进去,那天朱丹没上班,一直陪着女儿,母女俩穿着黑色的亲子装,一起拍照,一起给参观的人讲画里的意思,这事被很多人转来转去,说
2025年10月,法国卢浮宫办了个艺术展,8岁女孩周念如的作品《如果思念也有形状》挂在展厅里,她画了红色沙发和爱心,还把妈妈朱丹的照片贴了进去,那天朱丹没上班,一直陪着女儿,母女俩穿着黑色的亲子装,一起拍照,一起给参观的人讲画里的意思,这事被很多人转来转去,说这是星娃艺术路上的又一件事儿,李湘的女儿、郑钧和刘芸的孩子,之前也都在海外办过展览。
朱丹以前总挡着女儿的脸,这次却主动带她出来,有人说这是她当妈妈的最后一次表演,作品讲的是思念,正好搭上她总出差的实际情况,孩子画画成了发泄的路,父母也趁机让人觉得他们是好家长,现场照片里,小姑娘笑得刚好,站得笔直,大家说她有礼貌,可没人问她是不是真想这么笑,她的自然样子,大概早被改成了大家喜欢的落落大方。
现在不少中产家庭把艺术当跳板,孩子学画画不是为了玩,是为了进国际展览,攒社交资本,将来好申请名校,明星家庭更有优势,朱丹是主持人,自带流量,2024年就有综艺拍星娃在海外办展,叫《小画家的欧洲日记》,普通家庭也开始照着这条路走,补习班拼成绩,艺术班拼格调,花的时间和钱一点不比补习少,家长还得操心全家形象,拍照,发朋友圈,参加开幕礼,一样都不能落下。
有人开始想,这展览真有那么厉害吗,卢浮宫真会给普通孩子机会吗,主办方到底是谁,普通人能参加吗,孩子的东西被大人说成是爱的宣言,可她自己怎么想的,没人真去问一句,亲子装,合影,签名板,看着挺暖和,其实是在演,孩子和爸妈的关系,被弄成一种非得show出来的样子,真正的心思和感觉,反倒没人碰,藏起来了。
这种趋势越传越广,普通家庭也开始逼孩子走艺术这条路,考级、参赛、出国办展,成了新的奥数,2025年教育部刚说要把艺术测评加进综合素质评价里,官方推,家长也跟着推,可孩子真喜欢画画吗,还是只是为了让父母有面子,他们的自由创作,是不是早被那条成功路给压扁了,当孩子成了父母的成就投影仪,谁还关心他们心里到底想说点啥。
朱丹的女儿站在卢浮宫,笑得有点僵,母女合照被转了上百万次,话题叫#星娃的艺术启蒙#,有人说这是爱,也有人说这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有人觉得这是路,也有人觉得不过是老路走了一遍,艺术没分国界,可家长的焦虑早传遍了每个家,孩子画的是想家,大人看的是往上爬的梯子,她画的沙发是红的,可坐上去的人,心里未必松得下来。
来源:洛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