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上的一段视频,引来潮水般的议论。画面里,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在床上蜷缩翻滚,小手不停的按着脑袋,两条腿不安分地蹬踹着。床边站着的大人,眼眶泛红,声音哽咽得说不出一句完整话。这个揪心的场景,迅速点燃了无数陌生人的关切。评论飞快刷过屏幕,有人焦急地出主意检查心脏,
网络上的一段视频,引来潮水般的议论。画面里,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在床上蜷缩翻滚,小手不停的按着脑袋,两条腿不安分地蹬踹着。床边站着的大人,眼眶泛红,声音哽咽得说不出一句完整话。这个揪心的场景,迅速点燃了无数陌生人的关切。评论飞快刷过屏幕,有人焦急地出主意检查心脏,也有人坚定让去更大的医院彻底排查,鼻炎、寄生虫、心理压力……各种各样的猜测都冒了出来,甚至有人提议在家里悄悄装个摄像头,看看孩子平时的状态。焦点,都指向了河南许昌那个被剧烈头痛折磨的孩子和他的家庭。
事实上,视频拍下之前,一家人的奔波早就开始了。孩子喊头疼不是第一次,发作起来动静特别大。就在拍摄那天,他在自己那张小床上翻腾了近一个钟头,冷汗浸透了后背的衣裳。家里人只能干着急,喂下去的感冒药一点作用也没有。孩子哭着说头越来越疼,小手不仅抱头,还忍不住拍打自己的大腿,好像那样能稍微缓解一点。房间里静悄悄的,没人敢大声说话,只能看着孩子受罪,心都揪到了嗓子眼。
带着这份焦急和无助,他们几乎跑遍了当地能想到的医院。一家、两家、三家……医生拿着厚厚一沓检查报告反复翻看,CT、磁共振的结果都摆在眼前,结论却惊人的相似:仪器检查显示完全正常,查不出明确的病因。医生们也只能无奈地摇头。这种反复发作、来势汹汹的头疼,像一个看不见的幽灵,把医院的走廊和孩子的卧室都笼罩在阴霾下。孩子的妈妈站在诊室里,听着医生的话,心一点点沉下去,除了继续在网络上求助,一时竟想不到别的出路。
网络上的讨论并没有因为视频的热度过去而停止。评论区悄然变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交流站,许多素昧平生的家长带着相似的经历聚拢过来。“我家孩子也是这样!”“突然就喊头疼,查也查不出原因!”这样的留言比比皆是,字里行间透着共同的焦虑和无奈。一些专业的词汇开始高频出现:偏头痛、丛集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一位自称是医生的网友留言解释,这情况很可能属于“功能性头痛”,意思是身体器官本身没啥病变,问题出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上,是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了剧烈的疼痛感。他提到,这种类型的头痛在学龄儿童里并不罕见,尤其是六七岁到十二三岁这个阶段。疼痛的感觉往往是跳着疼或者尖锐的刺痛,一阵紧过一阵,可能会同时感觉头晕、恶心,甚至肚子也跟着不舒服。每次发作,短则一两个小时,长点也很少超过半天。至于为什么会发作?原因五花八门:可能是学习压力大绷紧了神经,也可能是晚上没睡好觉,天气突然变冷变热让人不适应,甚至周围太吵、闪光灯晃眼,或者吃了像巧克力、奶酪这类食物,都可能是点燃头痛的“引线”。
在这些经验分享里,一个实用的建议被反复提及:记录“头痛日记”。如果孩子频繁发作,那就把每次头疼的时间点、大概持续了多久、发作前孩子在做什么(比如是不是刚考完试、看了很久电视、吃了特别的东西)、周围环境怎么样(噪音大吗?光线强吗?)都尽可能详细地写下来。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对于医生判断孩子到底属于哪种头痛类型非常有价值。不少家长都强调,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直接带孩子去看儿童神经内科或者专门的头痛门诊,那里的检查手段和经验通常更对口。孩子的妈妈认真地翻看着这些留言,焦虑中似乎看到了一丝方向,在回复中表示会把大家说的这些方法都记下来,准备去试试看。
在那条充满关切与建议的视频评论区深处,也夹杂着一些不同的声音和经验分享。有人留言说,自己小时候也经历过不明原因的头痛,后来长大一些自然而然就消失了;也有的家长坦言,孩子到现在也没查出个所以然,只好一边悬着心,一边继续寻找办法。最后,孩子的妈妈在众多评论下,发出了一个许多家庭共同的疑问:“你们身边,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还有什么好的法子吗?” 这个带着希望又充满不确定的询问,静静等待着新的回音。
从这样看来应该是神经方面的问题,建议去看看中医。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来源:等看你的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