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行道到奥运赛场:滑板的轮回与托尼·霍克的传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1 08:41 1

摘要:1977年,9岁的托尼·霍克从哥哥史蒂夫手中得到一块蓝色的巴恩滑板。这块塑料板后来被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成为见证滑板运动兴衰的象征。两年后,在圣迭戈附近的绿洲滑板公园,瘦高、金发的霍克第一次看到孩子们在混凝土浪潮中“飞翔”。他尝试着从斜坡滑起、腾空而出,从

1977年,9岁的托尼·霍克从哥哥史蒂夫手中得到一块蓝色的巴恩滑板。这块塑料板后来被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成为见证滑板运动兴衰的象征。两年后,在圣迭戈附近的绿洲滑板公园,瘦高、金发的霍克第一次看到孩子们在混凝土浪潮中“飞翔”。他尝试着从斜坡滑起、腾空而出,从此再也没有停下。

这块滑板不仅标志着霍克个人的传奇,也映照出滑板这项曾多次被误解、被驱逐、又重生的运动的六十年历史。早期的滑板以木板和钢轮为主,被称作“人行道冲浪”,但到1965年,已有20个美国城市禁止它。等霍克拿起滑板时,这股浪潮已退。上世纪70年代,随着塑料板和聚氨酯轮的出现,滑板在被公众抗议逐出街道后,进入专门建造的滑板场,孩子们在水泥池壁上越滑越高。

14岁那年,霍克成为职业选手。在80年代,他成为滑板复兴的代表人物。那是木质半管取代滑板场的年代,滑板的形状更宽厚,飞行和技巧并重。他与队友罗德尼·穆伦并肩作战——穆伦发明了“平地奥利跳”,通过猛踩尾部让滑板离地,为无数空中动作铺路。而霍克则在半管上飞得更高:360度、540度,直到1985年在斯德哥尔摩完成惊人的720度旋转,成为划时代的突破。

但滑板的命运总在循环。80年代末,社会再次排斥滑板运动,场馆关闭,市场崩塌。霍克当时刚成为父亲,不得不卖掉房子、靠剪辑冲浪录像维持生计。他的许多同代人陷入毒品、暴力或监禁。滑板像往常一样,又一次“消失”。

90年代中期,它再次回归。1995年首届极限运动会(X Games)的举办,让滑板走上国际舞台。两年后,全球已有198个国家转播这项赛事。1999年,霍克在极限运动会上完成了史上首个900度旋转,一举成名。此后,他创立美国滑板协会,向国际奥委会游说将滑板纳入奥运项目。2014年滑板首次在青年奥运会上亮相,2016年被正式批准进入东京奥运会(因疫情推迟至2021年举行)。

滑板是一项独特的美国发明。它在这里诞生、被禁止、又一次次复活。**它既是叛逆的象征,也是一种艺术,如今更是被世界承认的运动。**霍克说:“早期的滑板被视为边缘人的运动,但我们并不介意。我们从未想过迎合主流。”在滑板成为奥运项目的今天,他仍相信那份“反主流和个体精神”会继续闪耀。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作者观点。

来源:豫哥说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