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传刘伯温会算命!朱元璋找他算3次全中,但老朱每次都理解错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5 10:44 1

摘要:你敢信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明明找了史上最牛“神算子”刘伯温算国运,结果刘伯温三次全算对,老朱却次次理解跑偏,最后还间接改了大明的命?这事儿说出来比古装剧还离谱,今天咱就扒扒这背后又狗血又带真料的故事。

你敢信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明明找了史上最牛“神算子”刘伯温算国运,结果刘伯温三次全算对,老朱却次次理解跑偏,最后还间接改了大明的命?这事儿说出来比古装剧还离谱,今天咱就扒扒这背后又狗血又带真料的故事。

咱先从第一次算卦说起。当时朱元璋刚把南京城的城墙修好,那城墙可不是闹着玩的——现在去南京还能看着,这是世界上最长、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之一,当年修的时候用了20多万工匠,每块砖上都刻着工匠、官员的名字,出问题直接追责,结实得能抗大炮。

老朱站在城墙上,看着这宛如巨龙绕城的城墙,心里美得冒泡,转头就问身边的刘伯温:“老刘,你看咱这城墙,谁能翻得进来?”

刘伯温一听,不敢瞎吹,悄悄掐指一算,心里“咯噔”一下——这结果可不敢直说。琢磨半天,他才慢悠悠回:“陛下,这么高的墙,恐怕只有‘燕子’能翻进来。”

老朱一听乐坏了:“燕子?那玩意儿小不点儿,翻进来也掀不起浪花!”可他哪知道,刘伯温说的“燕子”,根本不是天上飞的鸟,而是他亲儿子、后来的燕王朱棣!

而且“翻进来”的“翻”,暗指的是“反进来”啊!你说这钩子够不够狠?老朱这会儿还在傻乐,压根没料到,自己死后一年,这“燕子”真就造了侄子建文帝的反,把南京城给“反”了进来。

第一次猜错还不够,第二次算卦,老朱的“阅读理解”更是错得离谱。有天他突然问刘伯温:“先生,你算算咱这皇帝位能坐多久?”刘伯温吓得赶紧磕头:“陛下是万金之躯,臣不敢算!”老朱立马脸一沉:“咱跟你掏心窝子问,你别跟咱装蒜,说!不管啥结果,咱都不怪你。”

刘伯温没法子,只能再算一卦,算完回:“陛下能君临天下35年,只不过……这里面有5年是‘假’的。”老朱一听,眼睛都亮了:“假的?莫非是咱后来能当5年太上皇,提前退休享清福?”

要知道,当时他儿子太子朱标特别能干,老朱早就想着以后把皇位交出去,自己歇着。可他哪能想到,这“五年假皇帝”根本不是他的福气,而是大明的第一个大悲剧!

后来的事儿大家都知道——太子朱标没等到接班就病逝了,老朱白发人送黑发人,只能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等老朱洪武三十一年驾崩,朱棣造反成功后,直接不认建文帝的年号,把建文四年硬改成了“洪武三十二年”到“洪武三十五年”。

你看,这“五年假皇帝”,其实是朱棣硬给老朱“加”的虚岁,老朱要是地下有知,不得气得拍棺材板?

前两次猜错也就罢了,第三次算大明国运,老朱更是把“自我安慰”玩到了极致。他又找刘伯温:“你再算算,咱大明朝能撑多少年?”刘伯温还是那套“天机不可泄露”,架不住老朱逼得紧,最后只能说:“陛下,大明国运,遇‘顺’而止。”

老朱一听“顺”字,赶紧把繁体字“順”写出来琢磨——你看这“順”,拆开不就是“三”“八”“十”吗?他一拍大腿:“好家伙!380年?这比唐朝还牛!”

可他哪能想到,两百多年后,大明还真栽在了“顺”字上:西北出了个李自成,国号“大顺”;四川张献忠,年号“大顺”;关外清军入关,第一个皇帝年号“顺治”。这三个“顺”,直接把大明给送走了!

说真的,有时候真不是刘伯温算得太神,而是老朱太会“自我脑补”——明明是自己“阅读理解”不过关,还总觉得自己猜得对。

民间不还传着刘伯温的《烧饼歌》吗?虽说正史没记载,但老百姓都信他能预知未来,其实说白了,也是因为他每次都能精准戳中历史的“关键点”,不像老朱,总往自己想听的方向猜。

最后咱唠句实在的:人啊,别总觉得自己啥都懂,有时候听不懂的话别瞎猜,不然可能把家底都猜没了。你说要是当时刘伯温直接把话说透,老朱会不会提前防备朱棣,大明的命运就不一样了?或者你还听过哪些刘伯温的神预言?评论区咱接着唠!

来源:芝麻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