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民难上加难:面临田间积水、玉米收获、小麦播种,你说咋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1 13:04 1

摘要:2025年10月,黄淮地区持续阴雨天气让秋收秋种陷入“连环困局”:田间积水导致农机难以下地,倒伏玉米面临霉变风险,晚播小麦又遇土壤过湿难题。这场与时间赛跑的“三农保卫战”,需要技术、政策与农户行动形成合力。

2025年10月,黄淮地区持续阴雨天气让秋收秋种陷入“连环困局”:田间积水导致农机难以下地,倒伏玉米面临霉变风险,晚播小麦又遇土壤过湿难题。这场与时间赛跑的“三农保卫战”,需要技术、政策与农户行动形成合力。

一、田间积水:抢排与防渍的“黄金48小时”

河南、山东等地部分农田因持续降雨形成积水,直接影响秋收进度。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防灾救灾机制,要求“48小时内排完可排积水”,并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技术应对:

1. 分级排水:对轻度积水地块,采用移动式水泵抽排;对重度积水区域,调用大功率抽水机具,结合开挖临时排水沟,确保24小时内降低水位。

2. 土壤改良:排水后及时旋耕晾田,增加土壤透气性。例如,山东利津县通过“深旋+晾晒”组合,使土壤含水量从饱和状态降至适宜播种的70%左右。

3. 设施修复:检查田间机耕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确保农机通行无阻。河南投入400万台套农机,其中履带式收割机占比达15%,专门应对湿软田块。

政策保障:

• 中央财政紧急下拨农业救灾资金,用于排水设备购置和农田修复。

• 农业保险机构开通“绿色理赔通道”,对受灾作物按损失程度快速赔付,减轻农户经济压力。

二、玉米抢收:倒伏与霉变的“生死时速”

持续降雨导致玉米大面积倒伏,叠加湿度过高,籽粒霉变风险激增。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黄淮地区倒伏玉米机损率较常年上升8%-12%,部分地块霉变率达15%。

技术方案:

1. 分类抢收:

• 贴地倒伏玉米:人工摘穗后,将秸秆堆放于田埂或地头,联系秸秆收储企业清理,避免阻碍后续作业。

• 半倒伏玉米:采用加装扶禾装置的履带式收割机,将割台高度调至距地面30-50厘米,减少茎秆缠绕。

• 重度倒伏玉米:使用倒伏专用割台,配套防陷滑板,确保收割效率。

2. 多元晾晒:

• 应急晾晒:利用防水塑料布、竹席搭建临时离地平台,分层晾晒籽粒。

• 烘干处理:河南检修烘干设备,单日处理能力达20万吨,确保湿粮24小时内降至安全含水量。

• 站秆晾晒:对未完全成熟玉米,延迟5-7天收获,利用植株自然通风降低籽粒湿度。

典型案例:

• 山东台儿庄区推广“人工+机械”协同作业:对30%以下倒伏地块,普通收割机加装弹性扶禾齿;对倒伏超50%地块,调用倒伏专用收割机,机损率控制在4%以内。

三、小麦晚播:抗湿与保质的“精准播种”

受秋收延迟影响,黄淮地区小麦播种普遍推迟10-15天,部分地块面临“冬前积温不足”风险。农业农村部提出“五适一抗”技术路线,即适期、适量、适墒、适机、适深播种,配套抗湿播种技术。

关键措施:

1. 土壤处理:

• 深耕镇压:对秸秆还田地块,采用铧式犁深耕25厘米以上,破碎未腐熟秸秆,减少病菌越冬场所。

• 散墒整地:土壤含水量超80%时,先进行5-7天晾田,待表层松散后旋耕,达到“上虚下实”标准。

2. 播种调整:

• 播期优化:10月20日前播种地块,亩基本苗控制在15万-18万;每推迟3天,增加1万基本苗,但不超过40万。

• 浅播覆盖:播种深度控制在2-3厘米,播后覆盖碎麦秸或地膜,保温保湿促出苗。

• 种肥同播:采用带有镇压装置的播种机,同步施入缓释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3. 苗期管理:

• 查苗补种:出苗后及时疏密补缺,对缺苗断垄超30%的地块,用浸种催芽的种子补种。

• 化学除草:小麦3叶期后,选用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封闭除草,减少越冬杂草基数。

数据支撑:

• 河南农业农村厅统计显示,通过“抢收抢烘+科学晚播”,全省秋粮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小麦适期播种面积达92%。

• 山东利津县试点“秸秆深埋+生物菌肥”技术,晚播小麦冬前分蘖数较常规种植增加0.8个,为高产奠定基础。

四、系统应对:从个案到长效的治理升级

1. 技术集成:农业农村部发布《秋粮抢收抢烘技术指南》和《晚播小麦生产技术意见》,形成“排-收-烘-种”全链条解决方案。

2. 政策协同:中央财政安排10亿元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协调铁路部门开通“秋粮运输专列”,加快粮食调运。

3. 农户赋能:通过“田间学校”培训农机手,推广机收减损技术;利用短视频平台开展线上指导,覆盖超500万农户。

结语:

在这场与天气的博弈中,中国农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从田间地头的排水沟渠,到烘干塔下忙碌的身影;从专家团队的技术指导,到保险理赔的快速到账,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守护粮食安全的决心。正如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所言:“秋收秋种是场硬仗,但只要技术到位、政策给力、农户齐心,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丰收保卫战。”

来源:欢快暖阳V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