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秋十月,秋意渐浓,细雨绵绵,气温已悄然降至10摄氏度以下。十月的永靖在烟雨朦胧中铺开一幅诗意与丰收交融的画卷。黄河静淌,丹霞点彩,荞麦低垂,农户忙收——这片黄土高原上的土地,在秋雨的浸润下,既焕发出斑斓的色彩,也迎来了忙碌的丰收季。
深秋十月,秋意渐浓,细雨绵绵,气温已悄然降至10摄氏度以下。十月的永靖在烟雨朦胧中铺开一幅诗意与丰收交融的画卷。黄河静淌,丹霞点彩,荞麦低垂,农户忙收——这片黄土高原上的土地,在秋雨的浸润下,既焕发出斑斓的色彩,也迎来了忙碌的丰收季。
雨染山河,秋色如画。永靖的秋雨,细腻而绵长,洗出了一座流动的山水画廊。
站在龙汇山远眺,黄洮交汇处的“鸳鸯锅”在雨中格外分明:黄河水清,洮河浊黄,一清一浊,交汇相融,如大自然亲手调制的饮品。另一侧,万峰林立的丹霞地貌被雨水浸润得愈发红艳,与碧水、绿林交织,构成层次丰富的秋景图。
雨中华彩,秋景怡人。雨后的雾宿山更显空灵,云雾弥漫山间,将连绵的山峰与山脚的村庄温柔环抱。在缭绕的云气中,山形树影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正在徐徐展开的淡彩水墨画,为永靖的秋日平添了几分静谧与诗意,更成为摄影爱好者与文人雅士争相探访的秋日胜景。
“雨中的永靖,山水更加灵动,更多了几分仙气。”一位摄影爱好者感叹道。云雾缭绕的刘家峡、水色交融的太极湖、烟雨朦胧的黄河三湾——秋雨不是阻碍,反而成为永靖别样的旅游资源。
不远处的炳灵石林在雨后也披上了云雾织就的轻纱。从万佛亭凭栏俯视,但见群峰错落,云雾流转其间,石林姿态随光影变幻莫测,宛若巨幅水墨山水画卷在天地的画架上浑然天成,令人顿生“人在画中游”的恍惚之感。
太极湖畔,芦苇随风轻摇,白鹭与野鸭偶尔掠过水面,更添一分静谧。雨后的抱龙山,红叶满坡,彩林错落,那一抹红、一簇黄、一片绿,被秋雨调和得恰到好处。一场秋雨后,空气里带着湿润,行走在永靖县城南滨河路的黄河花堤上,让人心旷神怡。黄河花堤上,粉黛乱子草连绵如雾,马鞭草与万寿菊点缀其间,为深秋延续着最后的浪漫。
雨中农事,勤耕不辍。这场秋雨,既勾勒出如诗如画的风景,也为这片土地上的农事活动带来了独特的节奏,更为来年的播种创造了条件。在坪沟乡的千亩荞麦田里,沉甸甸的麦穗在雨中低垂,等秋雨洗礼,天气晴好,庄稼待丰收。农田里收割机的轰鸣声与农户忙碌的身影,共同奏响秋收的乐章。
“今年荞麦收成比去年更好。”种植大户在田间高兴地说。坪沟乡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海拔高、光照足、温差大,极宜荞麦生长。再经秋雨润色,今年坪沟乡荞麦种植面积达3600亩,预计年产值突破200万元,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金色产业”。
秋雨过后,苹果园里的空气格外清新,被雨水洗涤过的苹果更加色泽鲜艳。果农们趁着雨歇间隙,忙碌地采摘着已经成熟的华硕苹果。枣园里,枣树一棵棵连成片,挂在枝头的红枣像小灯笼一样诱人。
与此同时,大川村的百亩藕塘中,藕农们正弯腰采挖,一根根洁白的鲜藕破泥而出;徐顶乡的梯田里,百合采挖也在雨中持续推进。
秋雨终章,希望田野。“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进入十月永靖连绵的秋雨仍在继续,虽感凉意,但它洗去了夏日的燥热,滋润了待播的土壤,也为接下来的冬种与春生积蓄力量。
来源:永靖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