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9次热搜,单日1400万人涌入他的直播间!“鸡排哥”凭啥逆袭?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3 20:56 1

摘要:不是营销,不是炒作,就是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亲手炸那三十块钱一串的鸡排,炸了三十年。

你见过一个人,靠卖鸡排把一座城带火的吗?

不是营销,不是炒作,就是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亲手炸那三十块钱一串的鸡排,炸了三十年。

李俊永不直播的时候,蹲在摊子后面擦锅,油星子溅到围裙上,他也不抖,就那么一擦,像擦自己手里的活计。

没人知道他每天炸多少,但知道他只卖300份——多一份不卖,少一份不凑合。

流量来了,他没躲,也没疯。

有人问他为啥不加盟,他说:“我一个人炸,还能认出哪个是焦的,要是开一百家,我连锅长啥样都忘了。

政府给他盖了个“匠人美食广场”,他没搬,还在老地方。

新装了电子排队系统,黄牛没戏了,等一小时能吃上,比以前排队三小时还舒服。

他没改配方,连蘸料的辣椒粉都还是景德镇老街那家小作坊磨的,现在连浮梁的茶油都跟着卖爆了,农民说,以前一斤卖十五块,现在三十,还供不应求。

有人问他累不累,他说:“累?

我炸鸡排的时候,心是静的。

”他带了五个徒弟,但核心的那道裹粉,还是他亲手拌。

央视采访他,他低头说:“我就是个炸鸡排的,别把我捧太高。

”可第二天,他还是在抖音开了个“小吃匠人”专栏,教人做油条、炸麻花,不讲套路,只讲火候——“油温不对,面就死了,人也一样,急不得。

他没开直播带货,没卖周边,连“鸡排哥”商标都注册了,但坚决不授权。

有人说他傻,可你去景德镇看看,现在酒店预订涨了八成,游客不是冲着网红来的,是冲着“能吃到三十年没变味的鸡排”来的。

有人凌晨五点去排队,就为了一句话:“我想看看,还有人肯为一口饭,花一辈子。

他不是在卖鸡排,是在卖一种没人敢信的东西——你坚持做一件事,它真能养活你,还能让一座城跟着你活起来。

流量会退潮,但手艺不会。

有人靠热搜活三天,他靠一口锅活三十年。

你信不信,这世上还有人,不靠人设,不靠剧本,就靠一双被油烫出茧子的手,把日子过成了传说?

来源:宅了一只肥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