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二十四节气犹如大自然的时刻表,节气一到,自然便会变化出不同的模样。如今深秋已至,风寒露重,温度也下降到了个位数。翻看日历发现,今年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日——霜降就要来了。
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二十四节气犹如大自然的时刻表,节气一到,自然便会变化出不同的模样。如今深秋已至,风寒露重,温度也下降到了个位数。翻看日历发现,今年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日——霜降就要来了。
在二十四节气中,霜降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其位列于秋季之末,立冬之前,是秋冬转变的一个节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月令七十二气候集解》中有这样的描述:“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其告诉我们霜降交节的时间通常是出现在农历的九月份,而到了这个节气后,阳气开始入地,阴气开始凝结,地面空气遇冷而形成霜,人们将此视为天气渐寒的标志。不过霜降,并不是真正的有霜从天上降下来,都是在地表形成的。之所以将节气这样命名,主要目的是在于突出该节气中“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除了反应气候变化之外,霜降也体现着十分重要的农耕意义,此时薯类作物,萝卜,大葱,柿子,苹果等都到了采收的时候。冬小麦进入种植的关键时期,南方地区则显得更加忙碌,晚稻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等。这都与霜降时节的气候变化有关。由于气候的骤然下降,再不抓紧时间,一些作物将会出现受冻的情况,影响品质和收成。而秋播也要抓紧时间,才能使作物顺利出苗。
俗话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寒露虽然也是深秋时节的一个重要节气,此时会有气象变化以及温度的下降,不过这个时候还算不上寒冷。而到了霜降以后,冷空气开始频繁活动,早上和晚上明显变冷,北方地区更是会呈现出“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这正是大自然在循序渐进地向冬季过冬,同时也在提醒着我们冬天越来越近了。所以在霜降到来之时,民间便有传统,要通过霜降的特点,来预判日后的天气情况,从而为过冬提前做好准备。
霜降节气就要到了,今年的冬天会不会很冷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老祖宗在观察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吧~
上午霜降,单衣过冬;下午霜降,冻死老牛。
我们经常会说到“交节”这两个字,它是指节气的更替。因为节气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所在的位置来划分的,人们将整个规定划分为24等份,每运动15度为一个节气,而地球经过这个度数的时候是一瞬间的,所以也就有了确定的时间点,人们正是根据这个时间来区分交节在上午或是下午,一般是以中午12点为标准线,此前为上午,后边则属于下午的范畴。民谚中的“单衣过冬”以及“冻死老牛”都带有夸张的程度,老祖宗们正是通过这样的说法来突出上午霜降与下午霜降所带来的不同气候特点。
今年霜降交节的准确时间为10月23日11点51分,属于上午霜降,依照民谚来看,即使到了冬天也仅需要穿单衣,也就是在强调冬天会比较暖和。
这是古老的经验总结,而发展到现在,全球气候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将民谚作为参考,实际中更要随时关注气象变化来灵活调整。
霜降的来临,代表着气候的明显变换,届时为养生的关键时期,所以民间自古便有霜降进补的传统,要吃鸭肉,柿子,糯米,萝卜等来为身体注入营养,养精蓄锐迎接寒冬。下面就来分享一道【萝卜汤】的做法,霜降时节要喝起来了。
1、新鲜白萝卜准备半个,外皮层层刮掉后,冲洗至洁净,将其切成细丝。
2、起锅倒油,充分加热后,先往里边依次磕入鸡蛋两个,煎至成型后盛出来。
3、继续在底油中放些开洋,姜和葱,炒香后也先盛出来。
4、萝卜丝倒进去,在热锅里快炒一分钟,添上饮用水,煮沸以后,鸡蛋,开洋再次放进去,再煮三五分钟,补点盐,葱花即可关火。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如果您喜欢我的分享,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和转发。
来源:小茉莉美食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