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是颜回,后代是颜真卿,《颜氏家训》的含金量,谁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5 07:11 1

摘要:当今社会,家长们为育儿方法操碎了心,对“富养” 和 “穷养” 更是争论不休。但你知道吗?一千多年前,一部由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给出了教科书式的指导。这部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著作,在修身治家、勤勉向学等方面有超多实用又好玩的点子。历经千年,这些思想

《颜氏家训》

古今家训 以此为祖

当今社会,家长们为育儿方法操碎了心,对“富养” 和 “穷养” 更是争论不休。但你知道吗?一千多年前,一部由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给出了教科书式的指导。这部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著作,在修身治家、勤勉向学等方面有超多实用又好玩的点子。历经千年,这些思想依旧闪闪发光,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我们快一起来瞧瞧!

颜之推:

乱世中以家训育贤才

颜之推(531—约590以后),北齐文学家、音韵训诂学家。颜之推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颜回的后代,字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他一生历经南梁、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亲历朝代更迭与社会动荡,学养深厚且治学严谨,对世事无常有深刻体悟。

他博学笃行,辗转流离的经历不仅丰富了人生阅历,更为其学术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撰写的《颜氏家训》,以家训形式规范子孙行为。在《颜氏家训》的熏陶下,颜之推的三个儿子都很出众,成为当时社会的知名人士。他的后代颜真卿在唐朝安史之乱中奋起抵抗叛军,成为一代名臣,更以“颜体”书法名垂后世。

《颜氏家训》:

古代家训典范之作

《颜氏家训》共二十篇,内容广泛,涵盖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多个方面。在修身方面,《颜氏家训》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倡导为人应正直、谦逊、诚信;在治家方面,注重家庭和睦,主张家族成员要相互关爱、各安其分;在处世方面,提倡与人为善、审时度势;在为学方面,则鼓励勤奋好学,强调学以致用。

《颜氏家训》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与教育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为颜氏家族的子孙后代提供了行为准则与人生指南,更为后世家庭教育树立了典范。书中诸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至今仍被人们借鉴与遵循,堪称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精选原文

教子:严慈联手,

逃离“溺爱”怪圈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①,恣②其所欲,宜诫翻③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④,谓法⑤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选自《颜氏家训·教子第二》)

①运为:行为。②恣:放任,放纵。③翻:同“反”。④有识知:有辨别认知能力,即懂事。⑤法:道理,规矩。

参考译文

父母威严而又慈爱,子女就会有敬畏之心,言行谨慎,从而产生孝敬之心。我见世上有些父母,对子女不加教育,只是一味溺爱,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对子女的饮食言行,总是放纵,任其所为,该告诫的反而夸奖鼓励,该斥责的反而和颜悦色,等孩子长大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对的。孩子骄横傲慢的习性已经养成,才想到去管束制约他们,就算把他们鞭抽棍打至死,也很难再树立父母的威信了,父母的愤怒导致子女的怨恨之情与日俱增,等到孩子长大成人,终究会成为道德败坏之人。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参考译文

人们都喜爱自己的孩子,却很少能够做到一视同仁的;从古至今,这造成的弊病太多了。那聪慧俊秀的孩子当然值得赏识喜爱,那顽劣迟钝的孩子也应该喜爱怜惜才是。那些偏宠孩子的人,虽然本意是想以自己的爱厚待他,反而可能因此害了他。

治家:抠门儿可以,

但别做铁公鸡

孔子曰:“奢则不孙①,俭则固②;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选自《颜氏家训·治家第五》)

①不孙:即不恭敬、越礼。孙,同“逊”。②固:固陋,鄙陋,寒酸。

参考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不会恭顺,节俭了就会鄙陋。与其不恭顺,宁可鄙陋。”又说:“即使一个人具有周公那样的才德之美,只要他骄傲又吝啬,也就不值一提了。”这样说来,那就是可以节俭而不可以吝啬了。节俭,是指合乎礼制的节省。吝啬,是指对处于穷困急难之中的人也不加救助。现在舍得施舍的人就奢侈无度,节俭的人又吝啬小气;假如能既施舍于他人而自己又不奢侈,能做到勤俭节约又不吝啬,那就好了。

慕贤:

和优秀“搭子”同行

开启成长“开挂”模式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①,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②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③,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

(选自《颜氏家训·慕贤第七》)

①款狎:亲近,亲昵。②操履:操守德行。③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参考译文

人在年轻的时候,精神性情都还未定,和那些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处,受到他们的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虽然没有存心去学,但是潜移默化之中,自然跟他们相似。何况操守德行和本领技能,都是比较容易学到的东西呢?因此与善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芝草兰花的屋子中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芬芳起来;与恶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咸鱼的店铺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腥臭起来。墨子因看见人们染丝而感叹,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

勉学:

AI时代,“读书无用”?

颜氏家族

用千年传承打脸

夫明《六经》之指①,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②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③。……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①指:同“旨”。②敦厉:敦促勉励。③自资:自给,自谋生计。

参考译文

通晓《六经》要旨,涉猎百家著述,即使不能增长个人的道德操行,劝勉世风习俗,也不失为一种才艺,能够用来自谋生计。……俗话说:“积有千万资财,也不如身怀小技。”各种技艺中容易学会而又值得推崇的本事,没有超过读书的。世人不管是愚蠢还是聪明,都希望广交朋友,见多识广,但又不肯读书,这就好比想要吃饱却懒得做饭,想要身体暖和却又懒于裁衣一样。

来源:高中语文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