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人被 “焦虑失眠” 缠上后,会陷入困境:躺床上,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停不下来,越想控制越焦虑,越焦虑越睡不着,最后不得不考虑 “要不要吃安眠药”。
不少人被 “焦虑失眠” 缠上后,会陷入困境:躺床上,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停不下来,越想控制越焦虑,越焦虑越睡不着,最后不得不考虑 “要不要吃安眠药”。
但安眠药真的能随便吃吗?会不会有依赖?
很多人觉得 “失眠就是没睡够,吃安眠药补回来就行”,却忽略了,焦虑型失眠不是 “单纯缺觉”,是 “情绪问题引发的睡眠紊乱”。
要注意的是,吃安眠药风险高,有两个坑:
一是“药不对症”。安眠药分很多种,有的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有的作用时间长但第二天容易头晕、乏力。
如果随便选一款,比如给需要长时间睡眠的人吃了短效药,可能凌晨 3 点就醒了;给上班的人吃长效药,第二工作容易出危险,严重时,剂量没控制好还可能引发呼吸抑制、记忆力减退,甚至危及生命。
二是“偷偷加量”。有些人为了睡好,会加药量,时间久了身体会产生耐药性,需要更大剂量才能起效,最后想戒都难。
焦虑睡不着,只能硬扛吗?不是!试试 3 个经过验证的非药物方法,很多人坚持 1-2 周就能看到改善:
第一个是“睡前 1 小时‘离开’电子设备”。手机、电脑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让大脑保持兴奋。
可以把电子设备关掉,看纸质书、听舒缓的白噪音,或者用 40℃左右的温水泡泡脚,泡 10-15 分钟就行,能帮身体放松,焦虑感也会跟着降下来。
第二个是“别和‘睡不着’硬刚”。很多人躺半小时没睡着,越想越焦虑,可以试试 :如果躺了 30 分钟还没困意,起来到客厅,叠衣服、整理桌面,别开太亮的灯,等眼皮发沉了再回到床上。
第三个是“白天‘清空’焦虑”。别把焦虑都攒到晚上,白天找朋友聊聊心事,或者通过运动、写 日记等形式发泄。
如果这 3 个方法试了 2 周以上,失眠没改善,别硬扛,去看医生,医生会评估你的焦虑程度和失眠类型,判断是否需要用药,以及用哪种药、用多久。
焦虑型失眠很常见,别因为着急就乱吃药,先从调整生活习惯、缓解情绪入手,真解决不了再找医生。
来源:哇哦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