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帮妈妈查医保缴费,顺手登录了好久没看的银行卡APP,余额栏跳出“500621”时,我差点以为看错了——这可是我拿着月薪5000,从2018年毕业到现在,整整6年攒下的。同事总凑过来问“你是不是偷偷搞副业了”,其实真没有,全是3个“笨办法”,不用算理财收益
前几天帮妈妈查医保缴费,顺手登录了好久没看的银行卡APP,余额栏跳出“500621”时,我差点以为看错了——这可是我拿着月薪5000,从2018年毕业到现在,整整6年攒下的。同事总凑过来问“你是不是偷偷搞副业了”,其实真没有,全是3个“笨办法”,不用算理财收益,不用抠到不吃早餐,就是把日子过实在了,钱慢慢就积少成多。
这6年我踩过不少坑:刚工作时跟风买基金亏了6000,试过“极简生活”饿到半夜吃泡面,最后才摸出这些不委屈自己、也能存钱的招。结合2024年的日常开销(比如现在的房租、买菜价),今天把这3个办法拆开来聊,每一步都有我记在手机备忘录里的真实开销记录,你看完可能会发现:存钱真不用靠“脑子灵光”,踏实做就行。
1. 第一个笨办法:工资到账先转走40%,“花剩下的”才是生活费
刚毕业那两年,我是标准“月光族”:每月10号发工资,先还上个月的花呗,剩下的揣在微信里,吃饭、买奶茶、逛超市随手花,结果月底要么借同事200块吃饭,要么靠家里补贴。2019年冬天,我妈突然发烧住院,要交5000块押金,我翻遍微信、支付宝、银行卡,加起来才1200多,最后还是跟表姐借的——那天在医院走廊等着表姐送钱,冻得手发抖,才明白手里没存款,真的没底气。
从那之后,我定了个“死规矩”:每月10号早上工资一到账(比如5000块),9点05分之前,必须把2000块转到另一张没绑定任何支付软件的银行卡里。这2000块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动,剩下的3000块才是这个月的生活费,包括房租1300、水电燃气200,剩下的1500块要覆盖吃饭、交通和杂七杂八的开销。
一开始真的难受。有次同事约着周末去吃烤肉,人均180,我算了算这周的饭钱还剩300,借口说“要回家陪我妈”没去,晚上自己在出租屋煮了包冻饺子,配着咸菜吃。但慢慢就习惯了,反而觉得“有上限的花钱”更踏实——比如知道这个月吃饭只能花1500,就会提前在手机备忘录里列清单:早上吃全麦面包+鸡蛋(5块),中午带饭(15块),晚上要么煮面条要么吃公司楼下的自选菜(12块),一天吃饭不超过32块,一个月下来吃饭花1000都不到,剩下的500块还能偶尔买杯奶茶改善下。
2024年房租涨了100,变成1400,我就把转存的比例从40%降到38%,每月转1900,剩下的3100当生活费,照样够花。现在这张“存钱卡”里的钱,我只用来存定期,一年到期转一次,连利息都算得明明白白,看着数字慢慢涨,比买奶茶还开心。
2. 第二个笨办法:记账只记3类,不用算细账,就盯“没必要的花”
之前也试过每天记账,早餐3块、地铁4块、买瓶水2块都记,结果记了一周就烦了,觉得太麻烦。后来发现,普通人记账不用这么细,只要盯紧“没必要花的钱”就行,我现在只记3类账:
- 固定开销:房租、水电、话费,这些每月都差不多,月初就记在备忘录里,比如房租1400、水电200、话费50,总共1650,不用每天记;
- 吃饭开销:每天晚上睡前花10秒记一下,比如“中午带饭15,晚上面条8,合计23”,不用记早餐(因为固定5块),也不用记买菜的零头,大概数就行;
- “冲动消费”:这是重点!比如突然想买的口红、刷直播买的零食、跟风买的衣服,只要不是“必须用”的,都记在这一类,标红提醒自己。
我2024年3月的记账记录里,“冲动消费”那栏写着:“3月12日,直播间买零食89;3月18日,买卫衣199(没穿过);3月25日,喝奶茶3次,共45”——月底翻到这页,自己都吓一跳:这就花了333块,够我吃10天饭了。从那之后,再想冲动消费时,就先问自己“不用它行不行”:口红还有3支没拆,不用买;卫衣衣柜里有5件,不用买;奶茶可以换成公司楼下的免费热水,偶尔喝一次就行。
现在我每月的“冲动消费”从之前的500多降到了100以内,省下的钱要么加到“存钱卡”里,要么买些实用的东西,比如给妈妈换了个新的电饭煲,比买一堆没用的零食踏实多了。
3. 第三个笨办法:“薅实用的羊毛”,不贪小便宜,只省该省的钱
有人觉得存钱就是“不花钱”,其实不是,该花的得花,能省的别浪费,我平时就爱“薅些实用的羊毛”,不用花时间蹲直播间抢券,也不用凑单满减,都是生活里顺手的事:
- 买菜:线上线下比价。我家楼下菜场的青菜3块/斤,小区门口的社区团购下午5点后打折,2块/斤,我就每天下午5点下班顺便买;肉类的话,超市晚上8点后生鲜区打折,比如五花肉平时15/斤,打折时12/斤,我就一次买2斤,分成小块冻在冰箱里,够吃一周;
- 购物:只买“刚需品”,等活动再买。比如洗衣液、牙膏这些消耗品,平时不买,等电商大促(比如618、双11)时囤一次,能省一半钱。2024年618,我买了3桶洗衣液、2支牙膏,花了89块,比平时买省了60多;
- 交通:公交+共享单车,偶尔打车。我公司离出租屋3公里,平时要么坐公交(2块),要么骑共享单车(1.5块),下雨天或者赶时间才打车(15块),一个月交通花100都不到,比每天打车省200多。
有次同事说我“太会省钱了”,其实我只是觉得“没必要花的钱别乱花”——比如喝奶茶,偶尔喝一次没关系,但每天喝就没必要;买衣服,够穿就行,不用追求新款。现在我每月除了固定存1900,还能从生活费里省下200-300,加到“应急钱”里,万一有个小感冒、小毛病,不用动存钱卡的钱。
上周同学聚会,有人说“月薪5000根本存不下钱”,我把手机银行的余额截图给他们看,他们都惊讶“你怎么做到的”。其实真没什么难的,就是这3个笨办法:工资先转存、记账盯冲动消费、薅实用的羊毛。6年下来,5000的工资慢慢涨了点(现在月薪6000),但存钱的习惯没改,存款也从0变成了50万。
你月薪多少?有没有试过类似的“笨办法”存钱?如果是你,会先从“工资转存”开始,还是先从“记账”入手?
来源:相似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