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严肃提醒:天气变冷,糖尿病患者最怕这3件事,别大意!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4 15:32 1

摘要:一到秋冬,朋友圈里就开始流行“贴秋膘”,火锅、烧烤、甜饮齐上阵。“冬天要多吃点,才抗冻!”这句话听起来暖心,却是糖尿病患者最危险的陷阱。

一到秋冬,朋友圈里就开始流行“贴秋膘”,火锅、烧烤、甜饮齐上阵。“冬天要多吃点,才抗冻!”这句话听起来暖心,却是糖尿病患者最危险的陷阱。

表面上是“为健康加码”,实际上却是为血糖添乱。糖尿病,从来不是冷天的“过客”,而是悄无声息的“催命符”。尤其是气温骤降带来的三大隐患,更是糖友最怕触碰的高压线。

根据202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糖尿病患病率已接近12%,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对自己的病情并不知情。而到了寒冷季节,血糖波动更频繁,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天气变冷,并不是病情“休眠”的信号,而是挑战血糖控制的高发期。下面这三件事,糖尿病患者必须严防死守。

第一怕:气温骤降,血糖“跟着乱”

很多人以为冷空气带来的是感冒,其实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真正的敌人是体温调节和代谢紊乱带来的血糖波动。

冷空气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这会加速肝糖输出,使得血糖升高。另有研究指出,低温状态下人体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原本就“工作效率低下”的胰岛素更加“力不从心”。

2022年《中华糖尿病杂志》刊载的一项临床对比研究显示,冬季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平均比夏季高出0.7 mmol/L,这不是小数点上的误差,而是病情恶化的信号

而且暖气房、空调屋里的“假春天”,让人以为无需额外防护,结果一出门暴露在冷空气中,血管一收缩,血压升高,血糖更失控。

**个人观点:**与其依赖“厚衣服”保暖,不如从源头管理血糖波动。别让温度变化成为控制血糖的盲区。

第二怕:活动减少,血糖“越积越高”

冬天冷,很多人理直气壮地“宅”在家,连楼下散步都懒得去,说是怕冷,实则怕麻烦。但问题是,活动减少直接降低了胰岛素的利用率,血糖就像没出口的水库,越积越高。

研究显示,适当运动能提升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冬季活动量骤减,相当于人为降低了胰岛素的“工作岗位”。这也是为什么不少糖尿病患者一到冬天就血糖控制不佳。

2021年《北京医学》刊登的一篇研究指出,冬季糖尿病患者每日步行少于3000步的比例高达65%,而这类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活跃人群。

更讽刺的是,有些人一边“憋着不动”,一边抱怨血糖高,却从不反思行为模式本身才是根源。

**个人观点:**不是冬天不能动,而是我们选择不动。每一次“今天太冷,明天再说”的推托,都是血糖失控的前奏。

第三怕:饮食偏温补,血糖“被偷袭”

一入冬,各种“补品”成了主角,羊肉汤、红糖姜茶、糯米八宝饭,好像吃得越热、越甜,就越健康。但对糖尿病人而言,这些所谓的“温补”食物,简直是血糖的“隐形炸弹”

别看红糖姜茶看起来“自然健康”,但红糖本质上是高GI(升糖指数)食品,升糖速度比白糖还快。而糯米、红枣、山药等冬季常见的“养生食材”,在糖友体内却转化为快速升高血糖的碳水来源。

2020年《营养学报》根据一项对5000名糖尿病患者的追踪研究发现,冬季饮食结构中高GI食物比例较其他季节高出约30%,这直接导致患者餐后血糖平均升高1.2 mmol/L。

而那些靠“补”过冬的人,往往忽略了糖尿病患者本身代谢能力有限,补进去的热量和糖分并不能“被利用”,反而变成了血糖的负担。

**个人观点:**冬天不是不能补,而是不能盲目补。别让温补食物打着“养生”的旗号,偷偷摧毁你的血糖防线。

更可怕的是,这些误区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温柔的杀伤”:不动、不控、不忌口。表面上是为了养生,实则是在放任病情恶化。

从历史上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冬令进补,宜慎其性”,并非鼓励大补,而是强调“因人制宜”。糖尿病患者若不分体质、盲目进补,违背的不是传统,而是科学

同样,现代研究也强调个体化管理的重要性。2023年《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指出,糖尿病管理应根据季节、年龄、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动态调整,一套方案四季通用,早已不合时宜。

所以,别再用“天冷”为借口,放纵血糖失控的生活方式。每一个冬天,都是糖尿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试金石。

我们不能改变寒冷,但可以改变对健康的态度。控制血糖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与生活方式的长期博弈。

主动适应季节变化,科学调整饮食和活动,才是真正的“过冬之道”。

而不是靠“多喝点姜汤”“多穿点衣服”来糊弄身体。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掉以轻心的态度。许多并发症并非突然降临,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总结一下:

气温下降带来的不是单纯的寒冷,而是血糖调控系统的压力测试;

久坐不动不是冬天的“特权”,而是让胰岛素彻底“罢工”的导火索;

“温补”饮食如果不加甄别,反而成了血糖的“引爆器”。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知识储备,更是行为转变。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是向健康迈进的一步。

冬天并不是糖尿病人的“劫”,而是一次“自我修复”的机会。只要我们愿意面对问题、调整认知,寒冷也能成为健康的助推器。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丽. 冬季气温变化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 14(6): 456-460.

[2]北京市慢性病防控中心. 糖尿病患者冬季生活方式与血糖控制相关性研究[J]. 北京医学, 2021, 43(12): 1193-1197.

[3]李红, 孙志刚. 糖尿病患者冬季饮食结构与血糖波动关系分析[J]. 营养学报, 2020, 42(5): 512-517.

来源:张医生健康百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