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庆祝建校150周年,史密斯学院宣布了一项全新的举措——“Next 150 承诺”:从2026年秋季开始,凡是家庭年收入不超过15万美元的本科生,都可以享受学费全免。
作者:认识韦尔斯利
转载:女生留学
正文
近日,美国著名女校史密斯学院宣布:
家庭年收入低于15万美金的学生可享受学费全免!
该政策同样适用于国际学生!
这个政策也是史密斯学院庆祝150周年的承诺之一。
为了庆祝建校150周年,史密斯学院宣布了一项全新的举措——“Next 150 承诺”:从2026年秋季开始,凡是家庭年收入不超过15万美元的本科生,都可以享受学费全免。
史密斯学院本身就以学术卓越闻名,并且已经提供了全美最慷慨的资助计划之一:100%覆盖学生的实际经济需求,而且是无贷款的助学金方案,还会为经济困难的新生提供1000美元的启动资金。
“Next 150 承诺”是在这一传统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体现了学院在未来继续为新一代优秀的学生们提供更多教育机会和公平性的决心。
史密斯学院院长表示:在当下,大学学费已让无数家庭难以承受,而史密斯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让高等教育触手可及。
值此150周年校庆之际,学院正式推出“Next 150承诺”,不仅延续了创校使命,更是向未来发出承诺——为每一位录取学生提供卓越而公平的教育机会。
由Jasmine提供,史密斯校园
史密斯学院之所以能承诺如此慷慨的资助政策,与其校友的慷慨捐赠不无关系。今年3月,史密斯学院收到1979届校友5100万美元的匿名捐赠。其实,2020年史密斯学院也收到了校友一笔5000万美元的匿名捐赠。2020年5000万美元捐赠是当时该校历史上最大一笔单一捐赠,时隔5年,2025年的5100万美元又打破了上一次5000万美元的纪录。
新的纪录诞生了。
校友实在太给力了!
这么短时间内这么大俩笔匿名捐赠的确让人叹为观止!
一说明学校培养的学生在职业上取得了极大成功;
二说明毕业生认可母校的教育,有机会就大力回馈母校;
三说明毕业生非常低调。
校长 Sarah Willie-LeBreton表示:“史密斯校友对史密斯学院现在及未来学生的慷慨和关怀令人难以置信。通过对教师和经济援助做出承诺,这位校友以一种重要的、公开的方式确保了史密斯学院的未来。”
学校培养学生,学生毕业之后成为校友,校友回馈与反哺母校,母校又用校友捐赠来培养新的学生。
形成一个生生不息的闭环。
匿名捐款5100万美元的校友在捐赠时就表示:“史密斯对我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职业生活,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回报她。”
史密斯学院宣布这一举措后,将正式加入少数几所为年收入15万美元及以下家庭学生提供“学费全免”的院校行列。
“Next 150 承诺”的实现,离不开一代代校友的慷慨支持。史密斯学院的捐赠计划历史非常悠久。事实上,这所学院就是在1871 年由索菲亚·史密斯慷慨捐赠成立的。她在遗嘱中表示,希望学院成为“国家和世界的永恒祝福”。索菲亚·史密斯的慷慨开启了校友们通过遗产计划支持和改造学院的悠久传统。
史密斯学院的著名校友朱莉亚·柴尔德(Julia Child ,请参考:黄玫瑰的故事)就把自己的房子捐给了母校,史密斯学院的学生中心Julia Child Campus Center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以纪念她对母校的贡献。
索菲亚·史密斯的建校的初衷之一就是让“无论任何阶层或出身”的女性都能受教育,学校在19世纪90年代便设有“勤工俭学”(student employment)制度,学生可在校内餐厅、图书馆或实验室打工,换取学费减免。
索菲娅·史密斯于1796年8月27日出生在哈特菲尔德(Hatfield),距离史密斯学院所在北安普敦(Northampton)仅数英里。她是约瑟夫·史密斯(Joseph Smith)和妻子路易丝·怀特·史密斯(Lois White Smith)七个孩子中的第四个,也是家中的第一个女儿。她的父亲是一位富裕的农场主。
由于家族留下的资料极少,人们对索菲娅的早年生活知之甚少。她在生命最后九年间坚持写日记,内容主要记录她的宗教心路历程,同时也提及当时的社会事件、她的旅行以及她所阅读的书籍。
像她那个时代的许多女孩一样,索菲娅所受的正规教育有限,但她一生都广泛而热情地阅读。她热衷于诗歌与散文,也关注报纸与杂志上的社会、政治、文学评论。这种热情不仅预示了她未来的贡献,也或许帮助她度过了成年生活中的种种不幸。
七个史密斯家的孩子中,有三个早逝,只有长兄约瑟夫二世结婚,但没有后代。索菲娅与妹妹哈丽雅特(Harriet)及弟弟奥斯汀(Austin)共同生活在家族宅邸中——这栋房子至今仍矗立在哈特菲尔德的主街22号。
到40岁时,索菲娅几乎完全失聪,即便使用听筒也无法抵消由听力丧失带来的孤独感。她接受过多次手术尝试治疗,但都以失败告终。
索菲娅的父亲、叔父和弟弟都以非常节俭而著称,但他们都热衷慈善,她的叔父在去世后捐出了50万美元用于慈善事业。在索非亚的家人都去世后,索菲娅作为继承人成为巨富。此时,她孤身一人,但她虔诚笃信宗教,她向牧师及其他顾问征询对巨额财产的处置意见。当时考虑的方案包括捐赠给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排名第二的文理学院)或附近的曼荷莲学院(Mount Holyoke Female Seminary),阿默斯特学院和曼荷莲学院现在都是史密斯学院的盟校,都属于五校联盟。尽管曼荷莲当时并不是正式的学院,却已致力于女子教育。最初,索菲娅打算资助多个项目,其中之一是为聋人设立学校——这与她自身的听力困境不无关联。然而,史密斯学院的诞生,部分或许要归功于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先于她去世——克拉克在遗嘱中资助建立了聋人学校(即今日享有盛誉的北安普敦克拉克聋人学校),促使索菲娅放弃了类似计划。
“索菲娅·史密斯女士遗嘱”(The Last Will and Testament of Miss Sophia Smith)于1870年3月完成——距她去世仅三个月,该遗嘱支持“设立并维持一所致力于女子高等教育的机构,旨在为女性提供与男性在大学所享有的同等教育机会与资源。”
隔着150多年,看到这句话都让人眼睛湿润。
索菲娅·史密斯女士的遗嘱写道:我认为,通过女性受教育,将得以纠正对她们的不平等。她们的薪酬将更为合理;她们在改革社会弊端方面的影响力将大大增强——无论是作为教师、作家、母亲,还是社会成员,她们向善的力量都将无可估量……我希望这所学校能以造福最多数人为宗旨,历久弥新,成为国家与世界永恒的祝福。
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于1871年获颁特许状,并于1875年正式开学。此后,学院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最受尊敬的女子学院之一。
值此史密斯学院成立150周年之际,“Next 150 承诺”的免学费政策的颁布,必将吸引更多优秀的申请者!
想一想,只要家庭收入低于15万美元,符合条件,就能不花一分学费享受最优质的文理学院教育。对聪明的想接受美国优质文理学院教育的年轻姑娘是多么好的机会啊!
这么好的消息,你一定要知道。
由Jasmine编辑整理翻译撰写
参考:
史密斯官网、维基百科
重磅!「史密斯学院」官宣:家庭年收入低于15万美金,学费全免!国际学生同样适用!——
来源:米高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