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勒死杨广,又睡了他的皇后,称帝10月被砍头,临终留千古名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4 20:00 1

摘要:杨广在迷楼深处听见外面兵甲撞得叮当响,却没想着逃,他早从镜子里看出自己的结局了。

公元618年三月的江都夜里,比往年沉得多。

杨广在迷楼深处听见外面兵甲撞得叮当响,却没想着逃,他早从镜子里看出自己的结局了。

半壁江山没了,到处都是反隋的人,连他最爱的铜镜,都照不出当年开运河、征高句丽时的半点意气。

没多久,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带着禁军闯了进来。

杨广只问了句“卿欲弑君乎”,得到的回应是一幅白绫。

勒住脖子的瞬间,血和酒气混在一起,杨广最后看见的,是宇文化及那张因为太高兴而扭曲的脸。

这事儿后来被史家叫“江都宫变”,民间更直白:大奸臣勒死杨广,占了他的皇后,当了十个月皇帝就被砍头,临死还说了句传了千年的话。

宇文化及这人名气不大,但出身挺硬。

他是代郡武川人,爹宇文述是帮隋朝开国的大功臣,正经的“关陇贵族”后代。

按说他本该舒舒服服当富二代,可这人本事实在一般,也就占了个好出身。

偏偏隋末是乱世,再平庸的人也可能被推到风口上。

大业十二年的时候,杨广第三次往江都跑,本来想靠江南的钱和粮重新稳住江山,结果把自己困在那儿了。

跟着他的骁果禁军,大多是关中人,在江南待久了,天天想回家;加上当时粮仓空了,军饷也发不及时,杨广还特别多疑,谁稍微不顺他的心就赐死,将军们个个怕得要死。

宇文化及当时管着一万多禁军,看着老实,心里却藏着坏水。

他看准了禁军“想回家”和“怕被杀”这两个心思,就跟司马德戡、裴虔通这些人商量:先把杨广杀了,再打着皇帝的旗号办事,最后自己当皇帝。

本来计划还没那么急,结果杨广一次夜宴上,喝醉了指着宇文化及笑:“卿面色不善,莫非欲学司马懿?”这话可把宇文化及吓得一身汗,他怕杨广察觉,干脆把动手时间提前了。

大业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凌晨,兵变真的来了。

宇文化及先让人把江都十二座城门封了,再派兵杀皇室、外戚和大臣,一下子杀了一百多个,江都宫里全是血。

最后他亲自捧着白绫,走进了迷楼。

杨广死的时候五十岁,当了十四年皇帝,后来被追谥为“炀”。

《逸周书》里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一个字就把他钉在了历史的负面榜上。

宇文化及杀杨广这步棋,从根儿上就错了。

他以为杀了皇帝就能掌权,却没想想“弑君”是多大的忌讳,古代讲究君臣大义,你把皇帝杀了,不管理由多好听,在别人眼里都是逆贼。

这也为他后来的下场埋下了伏笔。

杀了杨广后,宇文化及没急着称帝,反而先对杨广的皇后萧氏动了心思。

萧后可不是普通女子,她是梁明帝萧岿的女儿,九岁就进了隋宫,当了二十年皇后。

史书里说她“性婉顺,有智识”,隋末乱起来的时候,她好几次劝杨广回北方,可杨广不听。

江都宫变那天晚上,萧后被乱军赶到偏殿,灯火晃来晃去的时候,宇文化及拉着她的手说“终不负卿”。

就这一句话,把她从国母变成了战利品。

野史里说得更夸张,说萧后被迫伺候宇文化及,还说两人“日夜裸袒,同乘羊车逛宫殿”。

正史里倒是没这么狗血,只写了“化及立秦王浩为帝,自为大丞相,以萧淑妃总宫内”。

一个“淑妃”的头衔,把萧后的屈辱写得明明白白。

宇文化及占了萧后,可不光是图美色。

他心里打着小算盘:杨广是皇帝,我连他的女人都占了,天下人不就知道我比杨广厉害?谁还敢说我名不正言不顺?

但他没料到,这事儿反而让他更招人恨。

跟着他的关中将士,很多是杨广以前的部下,听说萧后被这么对待,好几个军营夜里都有人哭;窦建德、李密这些反隋的人,更是抓住这个由头,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讨伐他。

宇文化及这点真没脑子。

萧后在当时不只是一个女人,她是隋室正统的象征之一。

你这么做,不就是明着告诉天下人“我就是个不讲规矩的逆贼”吗?本来还能模糊过去的“弑君”罪名,这下彻底坐实了,等于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十个月帝王梦碎

宇文化及也知道江都待不下去了,就带着萧后、后宫的人、朝廷仓库里的东西,还有十几万禁军,沿着运河北上,想回洛阳。

可这条路根本走不通,李密的瓦岗军在巩洛一带拦着,不让他往西;窦建德的军队在河北堵着,不让他往北;沿途的东郡、黎阳也反了。

他走也走不了,退也退不得,军心越来越散。

之前跟他一起密谋的司马德戡,私下里叹气说“跟着这人真是错了”,想把他换掉,结果事情败露被宇文化及杀了。

这下更没人愿意跟着他了。

走到魏县的时候,粮食全吃完了。

宇文化及仰着头叹口气:“人生本来就会死,难道不能当一天皇帝吗?”这句话成了他最后的疯狂。

他当即用毒酒杀了刚立没多久的傀儡皇帝杨浩,在魏县称帝,国号叫“许”,改元“天寿”,还封了百官,弟弟宇文智及当太宰,大儿子宇文承基当太子,萧后还是淑妃。

从大丞相到皇帝,他只用了六个月;可从皇帝到死,也就十个月。

称帝后他下的第一道命令是“大赦”,第二道就是“括民粟”,逼着老百姓交粮食,急得跟救火似的。

老百姓躲都躲不及,都叫他“许贼”。

窦建德趁着这个机会打过来,一连拿下博、武阳好几个县;唐军的李神通也从相州往北赶。

宇文化及被困在聊城,粮食吃完了,没办法只能煮人肉给士兵吃。

城破那天,他被自己的部将钱九垄绑起来,送给了窦建德。

窦建德当着众人的面,数了他三个罪:弑君、辱后、虐民,然后下令在漳水南边把他斩了。

这年宇文化及三十九岁。

他的脑袋被送到突厥,给了隋室的义成公主;萧后也被突厥人接走,后来才回了唐朝,最后死在长安。

他建的“许国”就这么没了,连正经史书都懒得给他写“本纪”,只在《隋书·宇文化及传》里附了几行字。

刑场上有人问宇文化及“后悔吗”,他笑着说“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

这话传了一千多年,有人骂他无耻,有人觉得他可怜。

明人李贽说“化及一言,使天下英雄亦自怜”,清人赵翼却笑他“犬彘之资,亦学人主口吻,徒增笑耳”。

抗战的时候,还有人把这句话刻成印章送给汪精卫,暗讽他当傀儡皇帝的梦。

搞不清宇文化及当时是真横还是装的,都到这份上了,还想着“一日为帝”。

其实他这辈子,就是把欲望当本事。

他以为杀了皇帝、占了皇后、当了皇帝,就能掌控一切,却忘了权力得有民心撑着,得有伦理管着。

没有这些,再大的野心也只是一场闹剧。

现在翻《隋书》《资治通鉴》,看到宇文化及的名字,还是会想起那条白绫、那顶凤冠、那句狂言。

来源:南山浪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