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转发: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自3月31日至5月4日,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从7.5%攀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阳性率也从3.3%升至6.3%,新一轮新冠小高峰已悄然来袭!更值得关注的是,南北方流行毒株出现显著差异:北方
警惕!NB.1、XDV毒株蔓延,3-5月新冠小高峰南北差异防护指南
转发: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自3月31日至5月4日,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从7.5%攀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阳性率也从3.3%升至6.3%,新一轮新冠小高峰已悄然来袭!更值得关注的是,南北方流行毒株出现显著差异:北方以NB.1分支为主,其免疫逃逸能力增强;南方及香港地区则以XDV(与JN.1相关)毒株为主,香港5月初检测阳性率升至11.42%,污水病毒含量创近一年新高。面对不同毒株威胁,该如何精准防护?这份指南请收好!
南北差异防护策略
[微风]北方地区(NB.1毒株):该毒株传播隐蔽性强,建议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尽快接种针对变异株的疫苗加强针。日常出行务必佩戴N95口罩,尤其在商超、医院等密闭场所;家中可备齐血氧仪、退烧药等应急物资,若出现持续高热、气短等症状,及时就医。
[微风] 南方及香港地区(XDV毒株):鉴于香港污水病毒含量激增,公众需加强个人卫生防护,随身携带消毒湿巾,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清洁双手。室内每日开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20-30分钟;建议每周进行1次抗原自测,早发现、早隔离,阻断传播链。
全民防护核心要点
1. 科学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医院时,务必选择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注意贴合面部,避免侧漏;普通口罩防护力不足,不建议使用。
2. 重点人群保护:老年人、孕妇、免疫缺陷人群除接种疫苗外,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外出时可佩戴防护面罩,降低感染风险。
3. 健康监测与应急处理:若出现发热、咳嗽、味觉减退等症状,立即居家隔离并进行抗原检测;症状加重时,优先选择互联网问诊或错峰前往发热门诊,就医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
避坑指南:这些误区别踩!
[微风]误区1:“阳康后无需防护”——变异毒株可能突破既往免疫,即使感染过仍需做好防护;
[微风]误区2:“囤药盲目跟风”——根据实际需求适量储备布洛芬、连花清瘟等药品,避免重复用药;
[微风]误区3:“症状轻硬扛”——基础病患者若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判断用药。
病毒变异,防护升级!转发提醒身边亲友,根据地域差异精准防护,平安度过本轮疫情高峰!
来源:時光記憶WGW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