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9月马德里经贸会谈后,短短20多天里,美国商务部三次更新“实体清单”,将数十家中国科技企业纳入管制,更通过“50%控股权规则”把技术封锁的网撒向所有关联企业。
当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用全大写字母嘶吼着“11月1日起对华加征100%额外关税”时,这则充满威胁的推文更像一场困兽之斗的表演。
面对中方的反制,他急吼吼抛出的两大报复措施,与其说是精准打击,不如说是被稀土管制戳中痛处后的无能狂怒。
自9月马德里经贸会谈后,短短20多天里,美国商务部三次更新“实体清单”,将数十家中国科技企业纳入管制,更通过“50%控股权规则”把技术封锁的网撒向所有关联企业。
从半导体设备到无人机技术,从海运制裁到航空航线限制,美国早已把“泛化国家安全”的游戏玩到极致。
直到中国依法对稀土等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卡住美国军工与高端制造的“命门”,习惯了施压的特朗普才猛然发现,自己手中的牌早已所剩无几。
所谓“100%额外加税”的狠招,本质是早已被市场验证失效的老套路。
要知道,今年4月美国就曾将个别中国商品的关税推至245%的峰值,结果非但没能遏制中国出口,反而让美国家庭每年多支出上千美元生活成本,美国零售商协会更是哀嚎“进口供应链濒临断裂”。
如今特朗普试图将现有30%的基础关税翻倍至130%以上,无异于向美国经济扔出一颗手雷。
中国占据美国进口市场18%的份额,小到圣诞装饰大到工业机床,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来源。
摩根大通测算显示,此举将让美国通胀率反弹至6%以上,而美股在消息发布当日就已用三大指数集体跳水给出了答案,市场比谁都清楚,这记关税大棒最终会砸在美国自己脚上。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禁止所有关键软件出口”的威胁,这张牌早在多年前就已打烂,如今重提不过是重复无效操作。
美国曾试图用软件封锁扼杀中国科技企业,却没想到中国在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领域早已悄然突破。
华为鸿蒙系统装机量突破8亿台,中望软件的CAD产品打破Autodesk垄断,就连芯片设计所需的EDA工具,国内企业也已实现28nm制程的自主替代。
反观美国软件企业,在禁令下逐渐失去中国市场,导致每年要损失超千亿美元营收,这都是特朗普禁令带来的结果。
特朗普口中“不可思议”的中方反制,实则是中国掌握全球稀土产业链主动权的必然结果。
中国从来不是“突然亮出底牌”,而是深耕多年的产业积淀终于显现威力,全球90%以上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99%的重稀土精炼能力都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美国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开采的原矿,最终仍要运到中国提纯才能使用。
一架F-35需要400公斤稀土材料,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消耗超4吨重稀土,当中国依法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1000多个武器系统生产直接陷入瘫痪。
这种“卡脖子”的痛感,让习惯了技术霸权的美国彻底慌了神,而特朗普的暴怒,恰恰印证了“谁掌握核心资源,谁就掌握博弈主动权”的真理。
在我看来,特朗普的一系列操作,暴露了美国对全球产业链认知的根本偏差,当中国同样用出口管制来提醒美国,产业链没有谁能独善其身时,特朗普还是不愿承认自身战略失误,反而用关税大棒掩饰焦虑。
虽然中国对稀土进行管制,但只要合规申请均可获批,反观美国,一边要求中国在稀土供应上“开绿灯”,一边在芯片技术上“关大门”,一边与中国磋商经贸合作,一边在20多天里密集出台制裁措施,这种双重标准早已被国际社会看穿。
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没有谁能靠封锁实现“绝对安全”,也没有谁能靠威胁维系霸权。而那些还沉迷于“霸权幻觉”的人,终会被时代的浪潮拍在沙滩上。
来源:一点数码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