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 把商业世界搬回现实!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4 19:35 1

摘要:在小红书上,“假期市集”“生活节”等话题访问量已超过4亿次,上海的微醺音乐市集、杭州西湖边的玩乐市集、集安早市、青岛夜市……各类市集在长假里吸引游客的目光,评论区的高赞留言写着:“不买东西也想去逛逛。”

文丨李梦琪

编辑丨石航千

【亿邦原创】灯光、香气、人声,再次涌上街头。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城市重新热闹起来。年轻人们离开屏幕,从算法组成的虚拟世界,回到可以相互打招呼的线下街区。

在小红书上,“假期市集”“生活节”等话题访问量已超过4亿次,上海的微醺音乐市集、杭州西湖边的玩乐市集、集安早市、青岛夜市……各类市集在长假里吸引游客的目光,评论区的高赞留言写着:“不买东西也想去逛逛。”

据亿邦动力不完全统计,十一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各式各样由电商平台、本地文旅以及策展机构发起的创意市集,不少于百场。尽管还没有第三方机构发布相关统计数据,但从去年同期的数字来看,“市集”已经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消费场景,和生活方式。

据同程旅行公布的数据,过去一年,长假期间关于市集和夜游的搜索量环比假期前一个月增长了220%。其中,“策展型市集”、“沉浸式市集”等新型市集最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赢商网相关报告显示,2024年“策展型商业”客流同比增长35%;Z世代消费者愿意为市集的“氛围感”多支付50%的预算。

“市集”一词,源自“市”和“集”——古时“市”指固定交易场所,“集”则是定期汇聚的临时交易。自唐宋以来,城市的街市便是生活与商业的交汇点,《清明上河图》中人流与铺面交织的景象,正是“市集”最早的模样。

如今,线上消费形态不断演变,但线下空间总是在回归最初的形态——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更是日常活动、人文交流的汇聚之地;人们在这里不只是“购物”,而是寻找生活的体验、情感的连接与文化的归属。

01

平台市集:

电商走向线下的巧妙形式

电商平台诞生之初,线下商业空间受到冲击,尤其是那些独具特色的小店,在线上琳琅满目的高性价比商品面前,逐渐失去竞争力与生存空间。

二十年后,随着人们对消费的追求从“效率”重新转向“体验”,那些拥有独特魅力的商家、商品和场景,又被平台以“市集”的形式带回线下。

十一前夕,淘宝就携手余杭非遗,将数十位老字号、创意非遗品牌,以及相关传统非遗工艺体验和产品搬到了杭州湖滨银泰in77步行街。

这场市集以“行走+解谜+共创”的模式,将非遗与寻宝融合,打破了以往静态观赏的展览形式,以古代“街市”的形态将展品、商家和非遗体验融合在一起。过程中观众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主动的非遗探索者,在与每一件展品的互动中,完成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图片来源:淘宝

其中,方回春堂、南宋胡记等老字号品牌带来了各自的非遗技艺,例如国家级非遗传统膏方制作技艺等;另一些更年轻的创意非遗品牌,例如藏香文化品牌“抱树”、原创银饰品牌“东黑三白”、民间手工艺品牌““王的手创”等,则用更贴近年轻人的审美与传统技艺相结合的产品,影响消费者对非遗文化的接纳与理解。

图片来源:淘宝

这一边,非遗市集正将小众的民间手工艺推向大众消费市场。而且另一边,美妆购物市集则让消费者们集中体验了一次线下购物狂欢。

9月30日至10月4日,“所有女生的快乐市集·靓靓派对”登陆广州。“所有女生的快乐市集”是美腕打造的线下市集IP,延续“从货架到街头”的理念,将李佳琦直播间的精选产品带到线下,打造集试妆、打卡、互动、购物于一体的沉浸式线下体验,让消费者“先试后买”。

图片来源:美腕

广州的这场靓靓派对,汇集了Olay、宝洁、娇韵诗等30余家热门品牌涵盖美妆、护肤、零食、生活用品等多个品类。今年五一,美腕就曾将所有女生的快乐市集带到上海,同样以以拍照打卡和集章为游览主线,汇集多家直播间精选品牌摊位,并带来新品首发、小样体验等以试用为主的购物环节。

长假的人气,不仅能为线上品牌带来曝光,也一样可以为线下商家带去活力。

9月26日起,小红书“马路生活节”在上海、杭州和广州三地同时开启。其中,上海站在9月26日至27日,打造了“微醺”游园会,联合上海本地的酒水品牌和门店,设置落日瑜伽、疗愈音乐等30多个游玩、微醺体验;杭州站则在10月7日至8日举办“甜香”游园会,邀请市民在西湖上读诗、赛艇、吃甜品;广州站结合了本地美食与养生文化,在10月4日至5日开启了“轻养”为主题的市集游园会。

“马路生活节”是小红书最大的线下品牌活动之一,已举办两届,去年小红书上海马路生活节吸引了近60万市民游客线下参与。特别的是,今年伴随马路生活节的举办,小红书同步推出本地生活会员服务“小红卡”,购卡的用户可在合作线下门店享受不少于9折的优惠。

图片来源:小红书

对此,小红书马路生活节相关负责人表示,马路生活节与小红卡的结合,将使更多参与者从“玩在线下”,升级成“消费在线下”。“我们希望马路生活节不只是让大家玩得好,也能助力线下商家‘活得好’,为大众消费注入更多新活力。”

马路生活节已经不是小红书今年举办的第一场线下市集。今年8月,小红书先后举办了手串,和覆盖多品类的商家市集,将线上的生活方式和购物体验搬到线下。

与此同时,小红书也将自己的电商入口正式更名为市集。和传统的电商购物不同,小红书希望在产品价格、参数和丰富度之外,提供以场景、惊喜感和真实连接为主的购物体验。

02

文旅市集:

本地文化的沉浸体验场

沉浸的场景、惊喜感,以及真实连接的极致体验,其实就是一场旅行。而本地市集,又是旅行体验中最浓缩的精华。

这也是为什么,例如北京簋街、上海田子坊、杭州南宋御街……这样的“街市”,甚至一些城市的早市、夜市会成为众多游客心目中的必打卡点。

美团旅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前半月,“早市附近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70%,吉林集安早市、天津西北角早市、西安小南门早市等,成为“早市附近酒店”热门搜索目的地。

图片来源:通化旅游

“早上坐在街边吃一碗胡辣汤,就会看到当地乐队走街串巷敲锣打鼓,过节氛围很浓厚。晚上吃烧烤时,店家现切现烤,肉质非常鲜嫩。”一位网友表示,自己这个假期前往河南旅行,就特意选择了一家靠近当地市集的酒店,沉浸式地体验当地的生活。

越来越多极具“烟火气”的市集吸引了游客的目光。在社交平台上,一条关于南京茶南大街的短视频转发量过万,视频中的桂花酒酿、金陵锅贴、金陵蜜汁藕等特色小吃引人垂涎,不少网友留言:一定会前去体验。

图片来源:小红书网友“一起去吃吖”

捕捉到消费者的这一情绪,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推出“文旅市集”。位于海南五指山的保亭县推出以“金秋漫游 亭留三道”为主题的国庆轻旅市集,汇聚了40余家特色摊位,涵盖非遗文创、热带美食、汽车展销等业态,用黎锦、藤编等非遗手工艺品,以及山兰酒、三色饭等极具保亭特色的美食,让游客充分感受当地的风俗特色和文化底蕴。

黑龙江省嘉荫县同样以“非遗传承+节日氛围+地域特色”为主题,举办了一场以“非遗+文旅+民俗”为核心理念的创意集市,划分非遗与游戏体验区、中秋美食专区、爱国互动打卡区三大主题区域,鼓励游客体验葫芦烙画、树皮画、衍纸、剪纸、拓画等非遗项目,游戏区则复刻了投壶、飞花令、猜灯谜、投币祈福等经典民俗活动。

陶瓷之都景德镇市国庆期间推出了不少于5场陶瓷主题的创意市集。景德镇还推出了“市集地图”,推荐最佳游览路线、交通推荐等信息供游客参考。这么做的还有宁夏、山东,分别针对当地市集规划了文旅地图,分享各个城市的特色市集信息。

图片来源:小红书网友“哎呦Vの朋友圈”

文旅市集之外,各地围绕购物、城市生活的主题市集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

上海苏州河公园一直以来都是市民游客的散步游览的热点之一,这个国庆,上海普陀区借助“苏河夜游”的热点,推出苏河市集,汇聚了餐饮、文创、零食、潮玩四大品类,9辆特色餐车与15个集市摊位沿河岸线排开。除了逛市集,游客还能乘坐游船,游览苏河夜景,观赏音乐表演。

图片来源:小红书网友“1000 Trees 千树”

另一边,广州在9月29日晚启动“购在中国・2025广州国际购物节”,联动全市11个区超过万家商户,开设了多场创意潮流市集,从特色美陈到互动体验,以及音乐狂欢,并在中秋期间特别推出了“星月微醺集”主题市集派对,集结了游园集章、飞花令、投壶等特色活动。

图片来源:小红书网友“木林森”

据了解,广州的这场线下购物狂欢预计将延续至12月底。而仅在双节期间,公开信息显示,广州市线下零售就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了4.7%,餐饮业同比增长了11.9%。

03

市集

是未来线下消费体验的最优解吗?

市集,作为各地文旅、平台拉动消费,助力商家和行业发展的手段之外,同样也是一些小众生活方式圈层的重要社交场域和文化符号。

这其中,不得不提到银盐复古市集。自2018年在杭州成立以来,银盐迅速发展成为国内多个城市的复古文化代表。每一季的市集都吸引了大量复古爱好者,现场陈列着上世纪的服饰、经典复古品牌和手工艺品,参与者还可以欣赏到乐队演出、复古艺术展览,还可以参与手工坊活动,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复古手工艺品。

图片来源:小红书网友“大格格逛上海”

这个国庆,银盐在上海、北京、苏州、西安、济南多地开启复古市集,市集现场除了古着店铺、品牌之外,还有手作工作室、餐饮门店以及乐队入驻。其中,西安场与西安国际车展联合,特别打造了一场公路主题市集,除了银盐标志性的音乐会之外,还增加了公路电影展映环节。

图片来源:银盐SPACE

济南场则联合济南市焕新老街巷的上新时代文化街区,举办“上新集”。现场除了品牌摊位外,也请来了两个首次登陆山东的美学生活方式特展品牌与13场街头艺术巡游以及互动演出,为市民游客打造一站式的沉浸美学体验。

“新一代集市已经远远超越了一种买卖形态,成为一种城市生活的新表达,是城市商业极具潜力的新力量。”银盐市集的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市集这样的社群商业场景正脱离传统的招商逻辑和固定的品牌组合,转而趋向于积极推动主理人,也就是品牌之间的对话和联动。

未来的商业亟需注入更多非标准化的创新元素,而市集恰好充当了培养和孵化这一类非标内容的理想温床,担当着品牌接触市场、理解消费者、对接细分市场社群消费需求,以及不断创新实验的重要渠道。

图片来源:赋刻

基于这一理念,去年开始,银盐创始人良岑创办了食品品牌“上粮山”,以及旗下市集品牌“粮山市集”,从给品牌提供摊位逐渐转向做产品。

相较银盐市集,“粮山市集”更垂直,主要汇集与食物有关的产品和体验。十一期间,“粮山市集”在浙江湖州莫干山举办了为期5天的市集“闹粮山”。市集主要涵盖了米酒、面包、味噌等发酵食品品牌、工作坊和分享会,同时依旧保留了银盐的保留节目——音乐会,也融入了DIY手工坊、陶艺油画展、露天电影等体验环节。

图片来源:小红书网友“Ergo”

和银盐类似的,还有成立于成都的市集品牌“凡几”。但与银盐不同,凡几市集涵盖了香氛、家居、生活小物等生活方式类品牌,咖啡、甜品、轻餐类品牌,也有插画师、独立印刷品牌,以及服饰、宠物等,还有展览、表演、workshop等互动内容,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了一个高品质、独特氛围的社交平台。

图片来源:凡几Common Rare

今年十月,凡几避开国庆高峰,选择在10月16日至19日开启上海站的创意市集。这一站,凡几一次性请到超过350家品牌,在超过1万平的场地上,聚合了艺术装置、插画展览、手工坊和全天live演出。此外,市集还支持携带宠物入场。

事实上,无论在银盐、粮山市集,以及各地火热的非遗市集、二次元谷子等垂类市集,还是在凡几、小红书这样的生活方式市集里,都能看到线下消费正重现生机——只要摆脱简单的商品、商铺陈列,而是让消费场景成为文化、创意和生活方式的交汇点,线下的繁荣才能一直持续。

来源:亿邦动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