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第一,上饶第二,南昌第三,吉安和抚州没上榜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2 20:42 1

摘要:隋唐之前,汉朝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那个时候选官,主要是看门第阀阅,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靠拼爹。隋末唐初,虽然实行了科举制,但是参加考试的举子,必须是门阀子弟,普通人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比如诗仙李白,就因为出身商户之子,所以连参加科举的

隋唐之前,汉朝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那个时候选官,主要是看门第阀阅,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靠拼爹。隋末唐初,虽然实行了科举制,但是参加考试的举子,必须是门阀子弟,普通人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比如诗仙李白,就因为出身商户之子,所以连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当时的江西,没有特别强势的士族,在科举考场上就是一个小透明。安史之乱以后,门阀士族日渐式微,科举考试逐渐对平民子弟打开一小扇侧门。虽然这个时候的科举,依然是士族子弟唱主角,但也有一小部分寒门子弟闪亮登场。

中晚唐时期,江西人不再是科举小透明,一批江西才子金榜题名,吹响了江西文化崛起的号角。南昌(洪州)作为赣鄱首府,在中晚唐时期,进士数量占江西进士总人数的8.6%,进士数量在江西省内排名第三。上饶地区在中晚唐时期,进士数量占江西总进士人数的21%,在江西省内排名第二。

唐朝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被贬官到袁州。唐朝太和九年,公元835年,李德裕被贬官到袁州。韩愈和李德裕到来之后,给袁州带来了文化清风。袁州的读书人,纷纷败韩愈和李德裕为师。袁州文化因此迅速崛起,袁州举子在当时的科举考场上强得可怕。

唐朝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袁州宜春县望蔡上乡(今天的新余市分宜县)的卢肇,金榜题名考中状元,成为江西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同榜高中进士的还有袁州宜春县才子黄颇、李潜。袁州刺史成应元设宴欢迎金榜高中的新科进士,众人推举新科状元卢肇坐上席。

卢肇说:“我今年能高中状元,是因为易重没去参加科举,如果易重不让我,我未必能考中状元。今天的上席,必须由易重来坐。

易重老实不客气坐上了上席,他对众人说:“既然状元公让我坐上席,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权当是我借状元的上席坐,下届科举我一定奉还。”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易重进京赶考,金榜题名高中状元,袁州举子鲁受也同榜高中进士。三年之前,易重吹过的牛皮,终于变成了现实。宜春举子连续两届科举包揽状元,成为科举史上的佳话,也成为江右文化崛起的标志。

在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科举考场上,风光无限的吉安举子和抚州举子,在唐朝的时候还没有显山露水。唐朝的进士榜,还没有土生土长的吉安人和抚州人上榜。庐陵才子和临川才子的风光,始于宋朝,盛于明朝。

唐朝的时候,在科举考场上给江西撑门面的是袁州举子。宜春地区在唐朝高中的进士,占同时期江西进士总数的42%,名列江西各地进士人数榜第一。在庐陵文化和临川文化还没有崭露头角的时候,袁州文化撑起了江右文化的半壁江山。

备注:本文配图拍摄于中国进士博物馆,本文数据来源于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江西进士》

来源:江西王福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