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联动聚力 激活人才发展“引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7 15:33 2

摘要:5月16日,“港通天下 才聚怀化”深化校地联动促进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怀化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全市人社各部门负责人等多方校地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校地人才需求对接等议

签约现场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

高校是人才辈出之地,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毕业,如何利用好高校这一人才“蓄水池”,将更多人才吸引、留在怀化,构建“城市+大学”联动促进就业创业共同体?

5月16日,“港通天下 才聚怀化”深化校地联动促进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怀化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全市人社各部门负责人等多方校地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校地人才需求对接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推动形成政府引导、高校培养、企业吸纳的良性就业生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怀化作为中西部联通粤港澳的“黄金通道”,正有着前所未有的开放格局,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全面提速,跨境电商、国际物流、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强势崛起,为青年人才搭建直通世界的舞台。

企业招人、人才就业是常态,而企业用工和学生就业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造成企业招不到人、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于是,怀化带着企业来到高校,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让企业了解学校办学方向和专业设计,让学校知晓怀化人才政策和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并共享地方产业发展趋势,为学校更好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人才提供参考。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人才交流,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宣讲怀化好政策、好环境、好业态,做好湘才湘用,推动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建设紧密结合,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加快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谢方平说道。

“目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在怀学生有近900人,立足怀化市“5+10”现代化产业体系,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并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定向人才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促成本校‘双创’模式与怀化‘陆港合伙人’招募、‘港培生计划’精准有机结合,为怀才留怀工作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校地联动新模式、新样板、新业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尹健说道。

“怀化学院现有20名左右学生参与到陆港合伙人中,培养在校期间参与创业就业项目的能力,让真实的项目合作推动学生实战技能,顺应市场需求,提高成果转化率,增强人才培养能力,与时俱进推动学科建设,做实做细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怀化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姚劲松说道。

一路走、一路议、一路思考,“靶向招募、定向转化”的破题思路也逐渐清晰——

积极开展“走出去”策略,加强校地对接沟通,打破信息壁垒,从招聘信息中精选相匹配的岗位,精准推送给有就业需求的学生;在学校专业建设中嵌入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技术研发、应用和管理方面的人才,建立“技能提升 + 实训 + 就业”新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例如,怀化创新性提出的怀化“陆港合伙人”招募、“港培生”计划——

招才引智。皆围绕怀化国际陆港建设,集聚怀化市“5+10”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优秀人才,开展招引人才促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为我市特色优势产业补链、延链、融链、强链。

招商引资。“陆港合伙人”个人最高可申请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通过政府“搭台”,校企“唱戏”,将政策送入校园,让服务走进校园,让毕业生充分知晓创业环境,充分享受创业政策,激发大学生创业动能。

招校引院(所)。定制化培养,联动创新型就业创业共同体,整合政府政策资源、高校人才资源和企业岗位资源,搭建起一个高效、精准的就业服务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下阶段,双方从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多政策支持毕业生就业,多渠道开展供需对接,有效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怀化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这场春夏相约,不仅播下了产教融合的种子,更勾勒出“城市与大学共生共荣”的新图景。当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精准咬合,人才活水必将激荡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座谈会现场

来源:怀化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