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赶在中国之前登月,NASA全力押注“星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4 18:12 1

摘要:“如果2030年你在夜里抬头,看见月亮上飘的是五星红旗而不是星条旗,别惊讶,NASA现在正把全部赌注押在一艘连加油管都接不稳的火箭上。”

“如果2030年你在夜里抬头,看见月亮上飘的是五星红旗而不是星条旗,别惊讶,NASA现在正把全部赌注押在一艘连加油管都接不稳的火箭上。”

这不是段子,是NASA内部简报里被反复圈红的句子。

10月13日星舰第11次试飞,直播画面里火箭像喝醉的鲸鱼,落地时发动机还剩两台没点着;同一周,中国长征十号在酒泉悄悄完成逃逸塔分离测试,视频只有38秒,却把“2030前送人上去”写进了字幕。

美国媒体算过一笔细账:想让星舰把登月舱送到月球表面,得先让“加油版星舰”在地球轨道给“任务版星舰”灌满1200吨液氧甲烷。

按现在每次试飞平均掉一艘、造一艘要9个月的速度,光是凑够40艘“太空油罐车”就得12年。

这还没算在轨加注那关——SpaceX至今没把两艘星舰同时送上天,更没试过零下180度的燃料在失重里对接不结冰。

中国路线看起来“土”,却稳得吓人。

长征十号芯级直径5米,比星舰小一半,但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YF-100K已经飞了200多次,可靠性拉满。

梦舟飞船返回舱一次能带7人,比阿波罗多俩座位;揽月着陆器去年在河北怀来做了悬停避障试验,喷起的月壤模拟物被高速摄像机拍下,颗粒直径都在0.1毫米以下——这意味着真正落月时,扬尘不会糊住导航镜头。

整套系统像拼乐高,一块一块先在地面试透,再合练,不玩“一口气上天”的豪赌。

更关键的是补给思路。

中国不打算在地球轨道“加油”,而是直接送一艘完整的“加油版长征十号”去月球轨道,等着陆器下来对接,加完油再落月。

这样只需两次发射,一次载人,一次载货,省掉40艘“油罐车”的连环排队。

算总重量,反而比星舰方案轻18%。

NASA不是没看懂,是骑虎难下。

国会给的预算被“阿尔忒弥斯”三个字绑死,合同早就签给SpaceX,想换路线得先赔30亿美元违约金。

政客们只能一遍遍喊“不能让中国先插旗”,却没人敢告诉纳税人:当年阿波罗每花1美元,相当于今天的8.3美元,如今NASA全年预算也就够造4艘星舰。

真正的差距在节奏。

SpaceX的迭代像网红打卡,炸一次上一次热搜;中国航天像老派手艺人,每天敲敲打打,年底给你看成品。

2025年长征十号首飞,2026年梦舟绕月,2027年揽月落月,2028年载人合练,时间表贴在墙上,打钩一项是一项。

而星舰的“2027载人”至今只是PPT里的红圈,旁边还标注着“IF加注成功”。

所以,月亮不会陪谁熬夜。

谁先准备好,谁就去。

至于赌注all in的人,只能祈祷别在最后一轮洗牌前爆仓。

来源:湖面上划船的玩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