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逛马路”成为探索城市魅力的新方式,第三届马路生活节收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4 18:32 1

摘要:秋日音乐Live在夜幕中准时开启,夜色中荧光棒随着音乐轻轻摇曳,观众围坐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草坪上。在全场大合唱中,为期17天的第三届小红书马路生活节正式收官。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祝瑶

秋日音乐Live在夜幕中准时开启,夜色中荧光棒随着音乐轻轻摇曳,观众围坐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草坪上。在全场大合唱中,为期17天的第三届小红书马路生活节正式收官。

沉浸式体验一站式游园与城市漫游,这场始于上海的城市品牌活动,今年首次实现上海、广州、杭州三城同步联动。

与过去两届相比,本届马路生活节以25条特色Citywalk线路、约300场线下活动及数千家合作门店的规模,构建起“线上种草—线下体验—消费转化”的完整闭环,并且首次实现“三重突破”——在举办城市上,首次从单城扩展至涵盖三城;参与商家数量上,本届较去年同比增长超10倍;产品工具上,推出“精选吃喝玩乐一卡通”小红卡,真正连接起优质用户与商家,实现流量向消费的深度转化。

小红书马路生活节相关负责人表示,“马路本身是最具烟火气的消费场景,今年通过‘小红卡’连接优质用户和商家,从‘玩在线下’变成‘消费在线下’,把用户参与活动的热情,转化为真实的线下消费,使‘马路’成为带热线下消费的天然场景。”

三地300场特色活动

马路变身城市体验场

从黄浦江畔的“秋日再见”音乐会,到西湖边的水上市集,再到珠江边的粤式游园会,马路生活节三城活动既保持“发掘城市线下新玩法”的统一主题,又深度融合地域文化,让“逛马路”成为探索城市魅力的新方式。

上海的乌鲁木齐南路上,一场马路上的“捡秋活动”吸引不少路人驻足。参与者拾起写有诗句的落叶,其中一句来自小红书博主“写诗的赵铁柱”:“建议你晒一晒秋天的太阳,它的温度约等于人类的拥抱。”

这样的场景,成为马路生活节倡导“感受真实生活”的一个切面。

作为马路生活节的发源地,上海推出了11条精选Citywalk线路,将大学路、新华路等特色街区与散落其间的宝藏小店串联成网,遍布全城的近百场“小马路碰头会”以“专业咖啡品鉴”、“废旧轮胎爆改时尚单品”等特色门店活动吸引市民深度参与。

在广州的“马路生活节”现场,天环广场屋顶上,手持凉茶、趿拉人字拖的巨型“鸭马路”吉祥物,以其独特的“广式松弛”成为市民打卡焦点。

作为新亮相的一站,杭州将水乡特色与潮流活动进行融合,拱墅运河体育公园的“甜香站”主题游园会推出水上市集,参与者可以划着皮划艇逛市集、在湖心读诗、品尝“流水甜品席”。杭州的7条Citywalk线路串联武林路、小河直街等区域,咖啡店外的露天电影、文创店的“发呆角”、酒馆的“梦语卡脱口秀”等活动场景,为来杭游客带来“荡马路”的新体验。

“小红卡”打造闭环

内容赋能线下消费

活动正式开幕前夕,小红书推出“小红卡”,马路生活节成为小红卡首个专属系列活动,该卡以“统一9折、精选门店、专属权益” 等设计,成为本届马路生活节的核心创新之一。

“小红卡的核心价值在于‘精选’而非单纯折扣。”小红书本地产品负责人表示,“通过大数据筛选与实地考察,小红书此次精选了数千家口碑店铺纳入体系,涵盖餐饮、文创、休闲等多元业态。”

对于商家而言,“小红卡”带来的不仅是线上流量,更有精准的客群和持续的传播。对消费者而言,小红卡让城市探索变得更简单,也增添了更多期待。杭州“鹈鹕野餐”餐厅店长观察到,国庆期间持小红卡到店的顾客明显增多,“不少外地游客专门为限定盲盒而来。”

小红书本地产品负责人强调,平台的本地生活业务始终聚焦于“以优质内容激发用户的生活灵感”。负责人表示,平台本地生活业务不以交易额为核心导向,而是“通过优质内容激发需求,以交易产品满足需求,最终沉淀更多真实内容。”

本届马路生活节虽已收官,但探索不会停歇。据悉,在本届马路生活节收官后,持有小红卡消费满30元兑换盲盒的活动,将持续至10月底。小红卡仍将继续运营,并会根据商家与用户的反馈,对相关政策与工具产品进行持续优化。

从上海到三城联动,从活动体验到消费催化,小红书马路生活节以马路为载体、内容为桥梁、小红卡为工具,持续助力城市生活氛围与消费活力的提升。正如参与者在笔记中写道:“最好的城市旅行,始于好好逛一条马路、一个小店。”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