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深一度 | 市场震荡之际,重读达尔文进化论中的5条投资智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4 18:22 1

摘要:近日,特朗普再度宣称将对华加征100%关税,全球市场应声而落,恐慌情绪蔓延。在波动加剧的当下,如何辨别纷繁复杂的各色信号,以长期视角坚守基本的投资原则,显得尤为可贵。

近日,特朗普再度宣称将对华加征100%关税,全球市场应声而落,恐慌情绪蔓延。在波动加剧的当下,如何辨别纷繁复杂的各色信号,以长期视角坚守基本的投资原则,显得尤为可贵。

印度裔投资人普拉克·普拉萨德所著的《我从达尔文那里学到的投资知识》一书,将达尔文进化论的生存智慧映射于投资领域:无论是地雀面对气候剧变所展现的“长期视角”,还是雄鹿在求偶中“先示威后搏斗”的风险管理,都启示我们:在市场噪音中,识别真伪、管理风险,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钝感,是比追逐短期波动更重要的事。

在最新一期播客中,中欧基金权益公募投资部价值组基金经理吉翔和重阳投资合伙人舒泰峰共同分享了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两人通过几则自然界的小故事,讲述了投资中有关信息甄别、长期主义与风险管控的硬道理。

吉翔说道,“当我看到这本书时很惊喜,因为终于有人能系统性地讲清楚进化论和价值投资共通的底层逻辑,一方面坚定了我价值投资的信仰,另一方面也为我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实操方法论。”

“在自然界,生存是繁衍的前提;而在投资中,保值是增值的前提。”作为一名动物纪录片的忠实爱好者,吉翔在学习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对价值投资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此外,舒泰峰也是一位勤于从书籍中汲取养分的投资人,今年4月还专门写过一篇关于《我从达尔文那里学到的投资知识》的文章,分享他在书中习得的见解和感悟。

雄性绿蛙每年在交配期需要积极捍卫自己的领地,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繁殖成功率,其中体型较大的雄蛙往往能发出更加低频的叫声(低频的叫声等同于不可战胜的对手),来宣示他们的身材优势和统治地位。在进化的过程中,一些小个头的绿蛙找到了一种低成本的方法来降低叫声的音调和频率,通过传达欺骗性的信号让其他同类误以为它们体积很大,从而占据领地优势。

生活在南美洲的雄性孔雀鱼为了更好地寻求配偶,努力摄取足够的高营养物质使自身外表呈亮红色(亮红色预示着健康与活力,因为只有营养充足的个体才有余力将肠道内的胡萝卜素转移到身体表面)。但问题是,如果颜色过于鲜艳,求得配偶的同时也会招来天敌的猎杀,这是一种高成本的诚实信号。

作者由此得出结论,投资者要尽量避免相信低成本的虚假信号,而是要更多相信高成本的诚实信号。

吉翔也列举了他在投资研究中格外重视的几条重要信号:

1、公司长期历史业绩,一家在过去5-10年保持高ROE和良好现金流的公司,大概率在产业链上拥有较为强势的地位;

2、企业年报,相较于管理层路演、电话会议等资料要更为可靠,因为年报数据需要审计,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分析以及公司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表述,也是他们思考和总结的精华;

3、重要股东的大额增持,用真金白银表达对公司的看好,是一个成本较高的重要信号。当然,也要谨慎部分公司通过配售融资和大笔分红将这笔钱再度收入囊中。

吉翔认为,在投资研究中一定要做一个懂行的人,如此才能区分高成本的信号和低成本的信号,并正确给予不同类型的信号以不同的关注度和信任权重。“我更倾向于选择商业模式更简单、竞争优势更清晰的公司,并且需要合理或者低估的价格来保护。”

一对科学家夫妇曾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进行了一场长达30多年对雀鸟的研究观察。1977年突发严重干旱,岛上只剩下个大而坚硬的植物种子可供食用,只有那些拥有大型喙的雀鸟才能将其破开,而小型喙雀鸟由于无法破开最终被活活饿死。一年之后,科学家夫妇发现岛上雀鸟的喙的尺寸要比干旱前大了4%-5%。

5年后,岛上又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小型植物的种子变得非常丰富,大种子则变得相对稀少。这使得小喙雀鸟成了此次气候事件的幸存者,一年后岛上雀鸟的喙又重新进化得更小了。短短几年时间里岛上出现两次极端气候,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雀鸟的喙先变大再变小。但如果以十年为一个观察周期,就会发现雀鸟的喙部其实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这有些反直觉。基因进化的速度与测量的周期长短成反比,也就是说物种进化在短期内的速率非常快,但从长期来看,进化的速率又很缓慢。基于这一进化规律,作者制定了一套投资原则:不轻易买入,更不轻易卖出。

优质企业的经营发展往往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在波动中上行,但资本市场对一些短期的边际变化往往又非常敏感,有时候月度甚至周度的数据变化,就会导致部分投资人恐慌抛售。

因此吉翔强调,投资需要刻意保持一定的钝感力。

1、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接触短期信息;

2、另一方面,面对短期信息时要尽可能从企业发展的中长期维度去思考,比如这一变化会不会影响公司3年、5年甚至10年后的竞争优势和自由现金流。

“我们在学习如何行动的时候,首先要学会不行动,因为不行动往往也是一种选择。”

1859年,一位英国贵族为了方便打猎,将24只兔子带到澳大利亚,但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一行为将给澳大利亚带来一场巨大的生态灾难。

经过60多年的发展,起初的24只兔子已繁衍成100亿只,澳大利亚政府即使花再多钱和手段也无济于事。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这正是复利的力量。”舒泰峰感慨道。

在6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巴菲特铸就了一个庞大的财富帝国。本质上,巴菲特是通过价值投资去经营实体企业,不管是从一级市场并购,还是二级市场买入股票,他的出发点是跟管理层一起合伙经营生意,追求分享企业成长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积累以及股东回报,而这也正是最大化复利思维的关键之处。

但复利的积累往往是反直觉的,难度很大,因此舒泰峰总结出了复利路上的四大“拦路虎”:

1、容易中断。想实现复利的前提是不能中断,但现实中不少投资者会因为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等诸多因素,将本来用于投资的钱用作他处,使得复利效果中断;

2、在复利积累的早期,迷惑性较大。比如巴菲特的财富增长曲线,在60岁之前是非常平缓的增长,而在60岁之后,变成了爆发式增长;由于早期效果不显著,投资者往往容易放弃,但一旦突破临界值,复利效果有望变得非常明显;

3、人类大脑天生难以理解尾部时间。但在真实世界里,少量的时间决定了多数的结果,巴菲特在60岁以后获得大量财富也是这个道理;

4、人性天生不喜欢波动。但即使再努力平滑,投资理财的过程也总是有波动,而一旦波动造成损失,投资者就会倾向放弃。

在自然界,动物求偶的过程大都比较残酷,要么你死我活要么非死即伤,但雄鹿例外。他们先是相互吼叫,比拼谁的嗓门大;如果没有逼退对手,两只雄鹿就开始一起暴走,在暴走的同时也会发出吼叫,希望用有力的脚步声和吼叫声吓退对方。如果还没有分出胜负,他们才会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

据生物学家统计,雄鹿间你死我活斗争导致的死亡率只有5%,95%的择偶竞争都是安全的。换句话说,雄鹿在求偶的过程中,既炫耀了武力,也做了风险管理。

这个故事主要强调的是风险思维,作者也做了巧妙的安排,把这一点放在了全书的第一章去讨论,意指投资中要把风险管理放在第一位。

与此同时,作者还提炼了两种错误:

1、一种是冒进的错误,即你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比如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而受了致命伤;

2、另一种是错过机会的错误,即你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比如一些动物因为胆怯而没有成功繁衍后代,那么就丧失了基因传递的权利。

在舒泰峰看来,“投资中第一种错误(冒进的错误)更严重,因为投资是一种胜者为王的游戏,致命伤可能就意味着出局,笑到最后的前提是要在场;第二种错误(错过机会的错误)相对没那么严重,因为市场每天都可能有机会,虽然每天都会错过很多,但投资是‘机可失,时再来’。”

吉翔补充道,“很多时候看起来错过了很多机会,但实际上这些机会与你无关,因为很多都不在你的能力圈内。我们要努力赚到自己能力圈以内的钱,争取避免去亏掉能力圈以外的钱。如果做到这两点,长此以往,你就会成为一个非常厉害的投资人。”

对蜜蜂来说,在哪里筑巢算是它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决策和经历,但对一个有着成百上千只蜜蜂的蜂群来说,要如何民主高效地选出他们共同认可的筑巢地点呢?

蜂群会先派不同的侦查蜂去筛选候选地址,回来之后通过转圈的方式来给这几个地址打分,转圈的次数越多就代表分数越高;接着蜂群还会安排多个评审团去做地址复核,回来继续转圈打分,直至选出支持率最高的一个地址,达成最终共识。

作为私募基金的合伙人,舒泰峰认为,蜜蜂选址这个故事对一个组织的管理可能更具启发性——蜂群中没有个人英雄主义,也不是说一个人说了算,而是通过群策群力,最终选出最合适的筑巢地址。

“就像中欧基金一直在做的‘工业化’,就是希望通过体系化的投研能力,把个体的成功转化为团队可复制的成功。”吉翔同样感受颇深。

蜜蜂通过转圈选址的原则其实很简单,但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就像有些人觉得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很简单,但当真的去模仿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买入一个股票并长期持有,甚至模仿巴菲特的生活方式,每天吃汉堡喝可乐,最后也不一定能赚到钱,甚至还得了糖尿病和脂肪肝。

“在有了正确的投资原则之后,我们依然需要不断地去实践、试错、反思和总结。在一次又一次的投资过程中,慢慢扩大我们自身的能力圈。在各种各样的公司案例学习中,更加深入地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好生意,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什么是有安全边际的价格。”吉翔强调。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来源:中欧基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