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习近平共同为“她”凝聚力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4 17:22 1

摘要:30年前,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于北京隆重召开,至今仍为世人所传颂。这场盛会正是1995年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它不仅标志着全球妇女运动迈入新的起点,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关注妇女权益、推动性别平等的历史性浪潮。时至今日,这股热潮方兴未艾。10月13日,国

30年前,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于北京隆重召开,至今仍为世人所传颂。这场盛会正是1995年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它不仅标志着全球妇女运动迈入新的起点,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关注妇女权益、推动性别平等的历史性浪潮。时至今日,这股热潮方兴未艾。10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的铿锵话语既是对30年来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科学总结,也为新时代推动妇女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宣言到行动

习近平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30年前,北京世妇会确立‘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的崇高目标,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将性别平等刻入时代议程,激励全世界的人们为之接续奋斗。30年来,在北京世妇会精神指引下,全球妇女事业蓬勃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增添了亮丽色彩。追求男女平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妇女赋权取得显著进步,女性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一大批杰出女性走上国际舞台,演绎精彩人生、贡献智慧力量。”

回望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将性别平等刻入人类发展史册。三十载春秋,在北京世妇会精神指引下,全球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突破:联合国妇女署数据显示,全球女性议员比例从1995年的11.3%跃升至2025年的27.2%,高等教育入学率性别差距指数达0.93,中国更以53.08%的女本科生占比领跑全球。这些数字背后,是千千万万女性以智慧为笔、奋斗为墨书写的时代答卷——从NASA传奇数学家凯瑟琳·约翰逊手工计算登月轨道,到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带领团队突破芯片技术壁垒;从中国商飞总设计师赵春玲领衔C929宽体客机研制,到湖南七七科技创始人杨淑亭以轮椅为舟助力乡村脱贫,她们用行动诠释着“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深刻内涵。这些成就恰如习近平主席开篇明义所言:“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当教育机会的大门向女性敞开,当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被打破,女性必能以非凡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国际社会有责任、有义务守护这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从挑战到破局前行

习近平强调:“当前,妇女全面发展仍然面临复杂挑战,实现男女平等任重道远。展望未来,各方要重温北京世妇会初心,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凝聚更广泛共识、开辟更广阔道路、采取更务实行动。”

尽管妇女事业成就斐然,然而,性别工资差距、政治参与度不均、教育机会差异等挑战依然存在。据统计,全球尚有超过6亿妇女和女童深陷战乱冲突,约10%的妇女和女童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也显示,经济参与领域性别差距达60.5%,政治赋权差距更达77.5%。这些数据警示我们:实现男女平等仍需跨越制度壁垒、文化偏见与经济鸿沟,重温北京世妇会初心刻不容缓。我们要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切实的举措,推动妇女事业迈向新高度。

为此,习近平主席提出4点建议:

“第一,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要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对战乱冲突、贫困灾害地区妇女和女童的保护。健全和完善反暴力机制,坚决打击针对妇女的一切形式的暴力行为。

“第二,共同培育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要着力解决全球妇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全体妇女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以科技创新赋能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让广大妇女在世界现代化的大潮中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第三,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要完善制度和法律,让更多优质的健康和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妇女,努力让广大妇女更加全面公平地享有各项权利。营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拓宽妇女参政议政渠道,支持妇女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使性别平等真正内化为全社会的文明共识和行为准则。

“第四,共同书写促进全球妇女合作的崭新篇章。要支持妇女担当时代责任,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共享治理成果。支持联合国发挥核心作用,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妇女需求,为各国妇女搭建宽广的合作平台,推动形成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

在当前面临的种种困局之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共同”建议,为推动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具体而有力的行动指南。和平安宁的环境,是实现妇女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积极参与并共享现代化成果,是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健全制度与法律体系,是保障妇女权益的根本支撑;而携手谱写美美与共的全球妇女合作崭新篇章,则需要凝聚全球各方力量,同心协力、共同前行。

从中国实践到时代答卷

习近平指出:“中国坚持将妇女事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宏阔实践,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发挥着‘半边天’作用。中国积极以自身发展为全球妇女事业提供机遇和保障,推动国际妇女交流合作。未来5年,中方将再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提供1亿美元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额度,同国际组织合作实施促进妇女和女童发展合作项目;在民生发展领域援助1000个‘小而美’项目;邀请5万名妇女来华交流研修;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合作培养更多女性杰出人才。”

6.9亿妇女同步迈入全面小康,中国孕产妇死亡率比1995年下降近80%,妇女平均预期寿命提高至80.9岁。这些数据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对妇女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连续写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为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作为《北京宣言》的坚定践行者,中国妇女事业已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指数全球排名从1995年的第112位跃升至2025年的第15位。同样令人瞩目的是,中国已向130多个发展中国家派遣女性医疗队、农业专家2.8万人次,在柬埔寨建设的“中柬妇女培训中心”累计培训女性创业者1.2万人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国未来五年对全球妇女事业的支持计划,昭示着中国发展即为全球妇女事业之机遇。这种“立足本土、辐射全球”的模式,以一条切实路径,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答案。

从传承精神到共筑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最后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方愿同各方一道,传承和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1995年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万人齐聚到召开2025年全球妇女峰会,三十载历程揭示:妇女事业发展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坚定的政治承诺、持续的制度创新和广泛的国际合作。展望未来,中国愿与各方一道,弘扬“以行动谋求平等”的北京世妇会精神,通过举办高级别论坛、深化发展合作等务实举措,搭建全球交流互鉴的桥梁,助力妇女事业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磅礴的“她力量”。

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多米尼克总统伯顿、加纳总统马哈马、莫桑比克总理莱维、斯里兰卡总理阿马拉苏里亚、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联合国副秘书长兼妇女署执行主任巴胡斯分别致辞。他们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所作重要讲话,感谢中方主办此次峰会,欢迎中方提出的倡议和举措。各方强调,30年前北京世妇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具有重要意义,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是推动妇女事业前行的路线图。中国在摆脱贫困、推动性别平等、促进妇女权益等方面取得非凡成就、积累丰富经验,在成功实现自身妇女事业发展的同时,以鲜明责任担当和强大领导力为世界妇女事业注入强劲动力。妇女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国际社会应以此次峰会为新的起点,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加强团结、深化合作、互学互鉴,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得到新发展。

从北京世妇会播下的“星星之火”,到今日全球妇女事业已呈“燎原之势”,历史雄辩地证明:推动妇女事业发展,不仅是关乎人类未来的战略抉择,更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鲜明标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共擎北京世妇会精神之帆,齐划“四个共同”建议之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阔航程中,携手开创全球性别平等的崭新格局。(文/学习大军,2025年10月14日):xuexidajun

来源:学习大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