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守护 | 田小军:以法为尺守底线,以心为秤护正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4 16:25 1

摘要:在韩城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副大队长田小军的办公室常常深夜亮着灯。一摞摞卷宗、一本本法律书籍、一台嗡嗡作响的电脑,陪伴着他度过无数个为研究制定执法制度或文件、为案件审核及指导把关、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殚精竭虑的日夜。

在韩城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副大队长田小军的办公室常常深夜亮着灯。一摞摞卷宗、一本本法律书籍、一台嗡嗡作响的电脑,陪伴着他度过无数个为研究制定执法制度或文件、为案件审核及指导把关、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殚精竭虑的日夜。

信仰如磐:筑牢法治政治根基

自2009年穿上警服,从刑侦一线转战法治工作岗位,十四载春秋,他将对党绝对忠诚、对法治的坚定信仰,熔铸于每一项推行的制度、每一个经手的案件、每一次细致的指导中,成为韩城公安法治战线上一名默默的“深耕者”。
“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政治过硬是根本。”这是田小军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始终恪守的行动准则。2017年调任工作岗位后,他愈发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法治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牵一发而动全身,方向必须正,路子必须对。”这份清醒的认知,成为他深耕法治领域的初心。
田小军不仅这么想,更是这么做的。2022年夏,部省交办的“断流”专案暨“金三角”斩链行动中,他全程跟班作业、随警作战。那段时间,他常常加班至深夜,埋首于大量法律法规和刑事审判参考之中,仔细研究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相关规定,逐条推敲《7·12“断流”专案收集证据清单》。“核实犯罪嫌疑人行踪轨迹及出入境记录”“核实涉案资金流向及关联证据”……一条条审查意见、一条条执法提示从那间小小的办公室发出。他不仅自己学,还召集专班人员共同研究询(讯)问工作要点和取证工作规范,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最终,该案侦查终结,40余名犯罪嫌疑人被顺利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深耕笃行:锻造执法规范硬实力

“田队审案子,眼里进不得沙子。”这是基层民警对他的普遍评价。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田小军发现个别民警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理解不够深入、贯彻落实不到位,便主动收集典型案例,编制成通俗易懂的“执法教科书”,送到基层所队。他还多次开展送教上门活动,通过以案释法,帮助一线民警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2023年初,公安部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的文件刚下发,田小军立即行动起来。他白天调研座谈、多方咨询其他省市的先进做法,晚上研读文件,最终拿出了贴合韩城公安实际的实施方案。
“罚没款,能不能当场予以缴纳”“嫌疑人的入区体检,能不能在办案中心一并完成”“涉案物品的价格认证,能不能集中统一受理”……这些来自基层的呼声,都被他细心收集并融入制度设计。当年8月,全市公安机关法治公安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韩城召开,当参会者看到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里嫌疑人轨迹“全程跟踪可溯”、延伸拓展功能“一应俱全”时,纷纷点赞:“韩城法治公安建设样本真好!”
在韩城公安优秀执法制度暨案件执法指引制度汇编里,有田小军主导制定的4份多发性案件(执法)指引。最新的《公安机关办理涉企犯罪案件工作指引(试行)》是他去年走访20家企业后出台的,明确“慎用查封扣押措施”“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等6条具体要求,这让法治护航营商环境有了“操作手册”。

初心如炬:书写公平正义新篇章

在韩城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副大队长田小军的办公室常常深夜亮着灯。一摞摞卷宗、一本本法律书籍、一台嗡嗡作响的电脑,陪伴着他度过无数田小军的手机里存着多个基层执法工作群,24小时在线答疑。“有田队在,办案心里踏实。”基层民警都说,有田小军把关的案子,他们心里就有了底气。
“打铁还需自身硬。”田小军深谙此理。法治工作点多线长,知识更新快,他始终保持着“空杯心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修订的法律法规、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新出台的刑事政策。他善于将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的《侦查人员就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出庭说明情况》一文,被多家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和论文集收录,并受邀赴广东参加学术研讨会。
如今,田小军依然保持着刚到工作岗位时的习惯: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单位,把当天呈报审核的案卷分类,在每份卷宗第一页写下“审核重点”……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警号上,与桌上“全省优秀法制民警”的奖杯交相辉映。“执法规范化建设就像种庄稼,春播秋收,容不得半点虚功。”田小军说,他只是公安民警中的一员,能做的就是守好自己的“责任田”,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时间检验,让群众在每一次执法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朴素的愿望,恰是他深耕法治工作的最美注脚。个为研究制定执法制度或文件、为案件审核及指导把关、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殚精竭虑的日夜。

来 源 | 渭南日报

来源:渭南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