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时装周成照妖镜:徐璐头大身小,许佳琪又黑又壮,沈月扛住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4 15:55 1

摘要:朋友圈刷到徐璐那张粉裙子生图,有人吐槽“肩带快把锁骨锯断了”,有人却盯着她没P的颈纹看了半天,说“终于见到活人”。

上海时装周刚散场,外滩的风还带着一股子热乎劲儿。

朋友圈刷到徐璐那张粉裙子生图,有人吐槽“肩带快把锁骨锯断了”,有人却盯着她没P的颈纹看了半天,说“终于见到活人”。

就这么一张图,把“明星要不要活在滤镜里”的老话题又拱上热搜,比官方通稿管用多了。

说到底,大家不是来看衣服的,是来看“人”的。

杨颖的格子套装一出场,弹幕齐刷刷“这脸是3D打印的吧”,可转头她就把同款造型铸成数字藏品,5000份,19块9一份,眨眼抢空。

有人骂“割韭菜”,身体却很诚实——毕竟花一杯奶茶钱就能拥有明星同款的“元宇宙皮肤”,比真买一套奢牌划算多了。

秀场边,一个小代购边抢边吐槽:“以前抢鞋,现在抢代码,时尚圈卷到连空气都要付费呼吸。

再把镜头拉到后台,八个新冒头的本土牌子挤在一起,衣架挨着衣架,像早高峰的地铁。

XU ZHI的环保面料摸起来像旧床单,标签却写着“玉米纤维+废渔网”,价格一点不含糊。

设计师自己都不好意思:“成本翻了三倍,卖不动就回家继承纺织厂。

”可买手们就吃这套,一边挑一边录视频:“可持续故事好,直播能卖哭。

”数据不会撒谎——45%的品牌用了环保料,衍生品销售却涨了七成,说明大家嘴上说“环保真贵”,钱包还是诚实。

最魔幻的是沈月。

头一天还被嘲“小粗腿”,第二天换上西部牛仔套装,靴子一蹬,立马有人喊“甜妹杀疯了”。

同一件衣服,微博和小红书两幅面孔:这边说“转型成功”,那边扒出“裤子内侧加了十厘米暗条,视觉拉腿”。

一条暗条,让沈月团队少买三个热搜,性价比堪比拼多多百亿补贴。

老外也来凑热闹。

法国时装学院的老教授,拎着保温杯站在Labelhood门口,看一群中国小孩把汉服剪成吊带,嘴里不停“Incroyable”。

翻译偷偷说,老爷子回酒店就写邮件:2024要送十个巴黎学生来上海“吃苦”,条件是“必须学会用抖音直播做样衣”。

中法新锐设计师交流计划,名字听着像公费旅游,其实就是互相抄作业:我们学人家的剪裁,人家学我们的流量。

夜里十一点,元宇宙秀场服务器崩了。23万线上观众卡在loading界面,弹幕飘过“连虚拟人都穿不上新衣服”。

技术小哥边重启边骂:带宽都够放半部春晚,却扛不住一群美女同时转身。

恢复的第一秒,Angelababy的数字人重新站位,脸还是那张脸,只是眼角多了一颗泪痣,据说是“限时彩蛋”。

不到十分钟,闲鱼就有人挂出“带泪痣版本”,标价199,附赠“官方未公开”截图一张,真不真没人管,先拍了再说。

散场通道,保洁阿姨拎着两麻袋一次性拖鞋,嘴里念叨:“明星也是人,码数不对照样崴脚。

”她不懂啥叫可持续,却一语道破天机:时尚再花哨,落地都得接灰。

那些挂在热搜上的脸、被秒空的数字藏品、环保到吃土的面料,最后都得经过保洁阿姨的扫帚,才算走完这一圈。

所以,别问上海时装周到底给普通人留下什么。

它什么都没给,又什么都给了——给直播间一个砍价的新话术,给打工女孩一个“明星同款平替”的搜索关键词,给保洁阿姨两麻袋可以卖废品的拖鞋。

霓虹灯下,每个人都捡到一点自己想要的碎片,拼在一起,就是今年最真实的时尚图景:不完美,却活色生香。

来源:诗意宇宙GFDr5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