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男子订婚后遭悔婚:拍婚纱照抱了下,女方要扣3万“拥抱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4 14:43 1

摘要:最近在河南平顶山,一场原本该热热闹闹筹备的婚礼,最后却闹得满是荒唐。

最近在河南平顶山,一场原本该热热闹闹筹备的婚礼,最后却闹得满是荒唐。

万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真心实意对待的婚约,会以“拥抱一下扣3万”的结局收场。

从经人介绍到订婚备婚,他一步步朝着“成家”的目标走。

可临近婚期,女方突然变卦,还抛出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收费项目”。

把婚姻里的情分,硬生生算成了“买卖账”。

事情得从2024年说起,万先生经媒人介绍认识了女方,相处下来双方都觉得合适。

到了2025年1月,两人正式订婚,婚礼定在11月29日。

为了这场婚事,万先生一点没含糊:前前后后给了女方约20万彩礼,还有“四金”首饰。

婚纱照拍了,婚宴酒店订了,连亲戚朋友都挨个通知了,就等着到日子办婚礼。

可谁能料到,眼看婚期越来越近,女方突然提出要退婚,理由是“嫌万先生太老实,工资低”

这话让人心头犯嘀咕,当初相处、订婚的时候,难道不知道对方的性格和收入?

现在婚纱照拍了、彩礼收了,才说不合适,未免太不地道。

更离谱的还在后面。

协商退彩礼时,女方竟然提出要扣除3万元。

理由是“拍婚纱照时两人抱在一起拍了照,自己吃亏了”,这3万是“拥抱费”。

这话一出口,连媒人都懵了。

这位媒人已经撮合过1000多对新人,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事。

只能无奈表示“不合情也不合理,自己都觉得尴尬”。

面对质疑,女方这边的说法还变了味。

女方自己只说“不想结婚,没矛盾”,可女方父亲却称“拥抱是男孩提的要求,所以要扣钱”。

后来又改口说这3万其实是“恋爱一年多女方的花费”。

一番拉扯下来,双方最终达成调解。

女方现场退还了170500元现金,那3万“拥抱费”还是被扣了下来。

一场本该以情意为重的婚约,最后却因为一个婚纱照里的拥抱算起了“明细账”。

不管怎么看,都透着一股把感情当交易的荒唐劲。

不少人看完这事都替万先生抱不平:没结婚,彩礼本来就该退,凭什么扣3万“拥抱费”?

从法律上来说,这事其实有明确说法。

我国《民法典》第1042条早就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而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没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彩礼原则上应该全额返还。

像万先生这种情况,没领证、女方主动悔婚。

从法律层面讲,女方确实该把20万彩礼和“四金”都退回来。

所谓的“拥抱费”,既没法律依据,也不合公序良俗。

可为啥万先生最后还是接受了只退17万多的调解结果,没选择打官司要回全部彩礼?

这里面藏着普通人面对纠纷时的现实考量。

要是走诉讼途径,光案子审理可能就要8个月以上,要是女方再上诉,时间还得拖更久。

万先生已经为婚礼耗了不少精力,实在没心思再拖进漫长的官司里。

还有费用问题,打官司要付律师费、诉讼费,算下来差不多也要两三万。

就算最后胜诉,拿到的钱可能也没比调解多多少,相当于“赢了官司,没多拿钱”。

更让人担心的是就算法院判女方全额退钱,要是女方提前转移资产,变成“老赖”。

最后可能还是拿不到钱。

现实里,胜诉后发现被告没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并不少见。

万先生权衡下来,觉得“及时止损”更实际,这才接受了调解。

这种“明明占理,却只能妥协”的情况,也戳中了不少人对彩礼纠纷的顾虑。

“拥抱费”的荒唐,其实不只是这一件事的问题,更像是当前部分婚恋关系里“物质化”的一个缩影。

原本,彩礼是传统婚俗里的一种礼节,是男方家庭对女方的认可,也是对新人组建家庭的祝福。

可这些年,彩礼渐渐变了味。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22年的调查。

我国农村地区的平均彩礼金额已经超过20万元,城市地区也有10万元以上。

像河南、江西这些地方,彩礼甚至能达到30万元,还不算买房、买车的要求。

彩礼从“礼节”变成了“负担”,不少家庭为了凑彩礼,甚至要借钱,背上好几年的债务。

为啥会这样?一方面是性别失衡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近3000万。

部分地区的“婚姻市场”里,女方成了“卖方市场”,彩礼自然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消费主义和功利化的婚恋观也在推波助澜。

一项针对“90后”婚恋观的调查显示。

超过40%的受访者把经济条件当成择偶的首要标准,感情基础反而排到了后面。

在这种氛围下,有些婚姻渐渐失去了“爱与责任”的本质,变成了一场“算计”。

就像万先生遇到的情况,女方因为“工资低”悔婚,还把拥抱当成“收费项目”。

本质上就是把婚姻当成了“经济交换”,觉得自己“付出”了,就得用金钱来补偿。

却忘了婚恋里最该有的是互相尊重和情分。

更让人忧心的是,这种“物化”不仅伤害了男方,也让女方陷入了被动。

把亲密接触明码标价,把婚姻和金钱直接挂钩。

其实是把女性当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而不是平等的伴侣。

就像这次事件里,女方虽然扣了3万,却落得个“不讲理”的名声,反而得不偿失。

婚姻从来不是一笔生意,彩礼也不该是“赚钱的工具”。

河南这场“拥抱费”风波,虽然是个例,却给所有人提了个醒:

婚恋里最珍贵的,从来不是多少钱的彩礼,而是两个人真心相待的诚意。

这些年,各地也在推动婚俗改革。

河南部分地区试点“彩礼限额”,引导年轻人少谈钱、多谈情。

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支持“零彩礼”,觉得婚姻应该以感情为基础,而不是被金钱绑架。

这些变化,都是在让彩礼慢慢回归“礼”的本,不是交易的筹码,而是祝福的象征。

对普通人来说,面对婚姻,更该擦亮眼睛:

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都该明白,好的婚姻是两个人一起努力过日子,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索取”。

彩礼可以有,但不能变成“天价”,更不能变成悔婚后克扣的理由。

就像万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的:

就算最后没能结婚,也该守住“情理”的底线,把该退的退回去,把情分留一点。

毕竟,金钱能衡量彩礼的数额,却衡量不了真心的重量。

婚姻的意义,从来不是“赚多少钱”,而是找一个能好好过日子的人,一起把日子过暖、过踏实。

希望以后再提起彩礼,大家想到的是“祝福”,而不是“纠纷”。想到的是“情分”,而不是“买卖”。

只有这样,婚姻才能真正成为两个人的温暖港湾,而不是充满算计的“生意场”。

来源:春芳谈谈育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