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姆大叔当年造船业何等风光。军舰造得一艘比一艘霸气,可到了破冰船这儿,直接卡了壳。反观芬兰这个北欧小国,手里握着全球近六成破冰船的订单,被业内尊为“破冰船之王”。
«——【·前言·】——»
轮到美国抱他国的大腿?究竟是哪个国家这么厉害?特朗普砸下几百亿,又想从中俄手里夺走一样什么东西呢?
«——【·山姆大叔放下身段·】——»
山姆大叔当年造船业何等风光。军舰造得一艘比一艘霸气,可到了破冰船这儿,直接卡了壳。反观芬兰这个北欧小国,手里握着全球近六成破冰船的订单,被业内尊为“破冰船之王”。
10月9日的白宫挺热闹。芬兰总统斯图布带着技术底气访美。特朗普亲自出面会见。两人一合计,当场敲定了笔大买卖。美国要从芬兰手里拿下11艘破冰船。4艘得在芬兰本土造。剩下7艘要在美国船厂落地,芬兰得派技术团队盯着。
特朗普对着媒体说得挺高调。他声称美国就要买世界上最好的破冰船。这话倒没太吹牛。芬兰造船业确实有这实力,连俄罗斯早年都找它订过货。这笔交易总价不低,足足6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得435亿元。
美国不是不想自己造破冰船。这事儿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上了议程。海岸警卫队当年就给总统上书,说重型破冰船得更新了。可这事拖来拖去,愣是没下文。
更糟的是现役船队的状态。美国现在能用的极地破冰船就两艘。一艘是上世纪70年代服役的“极地之星”号,早过了30年的设计寿命。另一艘“希利”号也快到退休年纪。去年还有艘中型破冰船在北极巡逻时突发火灾,直接中断了任务。
2012年美国终于下定决心搞新船。计划采购3艘重型破冰船。可麻烦跟着来了。美国造船界已经50多年没碰过重型破冰船的设计。图纸画了半天全是问题,直到2023年才敢切第一块钢板。
紧接着又卡了壳。破冰船的船体钢材得扛住冰面撞击。切割、焊接的工艺要求比普通远洋船高得多。美国船厂的技术根本跟不上。合格的焊工也没剩几个。就算一切顺利,首艘新船最早也得2028年才能交货。
最尴尬的是2004到2005年那阵子。美国连一艘能用的破冰船都没有。南极科考任务没法完成,只能厚着脸皮租俄罗斯的船。这口气,美国憋了好些年。
«——【·美国北极野心藏不住·】——»
美国买破冰船绝不是心血来潮。这事儿早有铺垫。去年11月,拜登政府就拉着芬兰、加拿大签了《破冰船协作行动协议》。三国号称要“共同开发世界级极地破冰船”,其实就是美国想借别人的技术补短板。
今年3月更露骨。特朗普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张口就要买48艘破冰船。他毫不掩饰目的,说就是要加强美国在北极圈的存在。如今从48艘砍到11艘,不是野心小了,是得兼顾成本和现实。
芬兰心里门儿清。斯图布在社交平台上说得挺含蓄。他说这份协议是给美国海岸警卫队和芬兰企业搭合作的桥。这话的潜台词很明白,芬兰卖的不只是船,更是核心技术。
美国也有自己的小算盘。7艘船放美国造,既能创造几千个工作岗位,又能偷偷学技术。特朗普政府还在《大而美法案》里给海岸警卫队拨了84亿美元。这钱除了买船,还要升级现有船队。
«——【·中俄北极布局·】——»
美国这么着急扩编破冰船队,全因中俄在北极的动作太快。俄罗斯手里握着40多艘破冰船,比美加芬瑞四国加起来还多。其中好几艘是核动力的,能全年在北极开道。
俄罗斯的野心不小。它靠着破冰船队运营着北极东北航道。2023年这条航道运了3600万吨货物,一半以上是液化天然气。俄方还打算到2035年把运量提至1.27亿吨。
中国也没闲着。中方把北极航线当成“冰上丝绸之路”的关键。天津海岸电台都开始播报北极海峡的气象和海冰实况了。从上海走北极到鹿特丹,比走苏伊士运河近不少,还能避开红海、马六甲的风险。更让美国坐不住的是中俄的合作。
«——【·结语·】——»
俄罗斯缺市场,中国缺航线。两国一拍即合,东北航道的通航次数越来越多。美国智库早就喊出了“破冰船差距”的警报。特朗普砸几百亿买船,表面是补装备短板。实则是想抢北极的话语权。毕竟谁控制了破冰船,谁就掌握了北极航线的钥匙。这场冰海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来源:亮仔说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