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澳洲最高龄的“新晋奶爸”坚信,自己能陪伴幼子走到21岁生日。与此同时,他和比自己小57岁的华人妻子,也未排除再给孩子添一个兄弟姐妹的可能。
澳洲最高龄的“新晋奶爸”坚信,自己能陪伴幼子走到21岁生日。与此同时,他和比自己小57岁的华人妻子,也未排除再给孩子添一个兄弟姐妹的可能。
93岁的全科医生John Levin于2024年2月迎来了第三个儿子Gabby。然而就在五个月后,他65岁的长子Greg因运动神经元病(MND)去世。
这位来自Hampton East的医生如今正动用自己全部的“抗衰老武器”,力争亲眼看到小儿子长大成人。
他的日常作息包括每周两次去健身房锻炼、每天中午之前不进食,以及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他从不饮酒或抽烟,并通过每周五天在St Kilda Rd诊所坐诊来保持思维敏锐。
此外,Levin已经坚持注射人体生长激素长达30年。
John Levin及其妻子Yanying Lu,儿子Gabby(图片来源:《广告人报》)
不过,尽管他是“抗衰老医学”的热心践行者,Levin医生仍认为幸福才是生活品质的核心要素。看着咯咯笑着的小儿子扑进父亲的怀抱,幸福的力量不言自明。
Levin是在人生最低谷时遇见这份新的幸福的。
他说:“我的前妻去世了,我们已经相伴57年,我当时非常孤独。”
为了填补情感的空缺,他决定学习一门语言,“不知为何,我选择了中文。”
这个决定让他结识了语言学讲师、现年37岁的华裔女子Yanying Lu——她每周一下午教授普通话。
“他是个糟糕的学生,”Lu博士回忆道,“上了第三节课我就劝他别学了,我不想坑他钱,但他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来见我。”
两人因医学而找到共同话题。
Lu表示:“我不是医生,但我父亲是中国的外科医生,母亲曾担任护理主任。”
Levin回忆道:“我告诉她,如果她对抗衰老感兴趣,就来我家吃顿晚饭。”
那顿晚餐很快发展成一段跨越57岁年龄差的忘年恋。
Levin表示:“我的第一节课恰好是我母亲的生日——1月13日。不久我就学到了我想学的东西。到了3月1日,我们已经住在一起了。”
当Lu爱上一个比自己年长57岁的男人时,她的家人颇为惊讶。但他们很快接受了Levin——她亲昵地称他为Johnny——并邀请他过春节。
那些认为Lu是为钱而结婚的人则完全错了——两人相识时,Levin医生正处于破产状态。
在2014年于拉斯维加斯结婚之前,这对夫妇从未认真谈论过孩子。Lu表示,直到全球疫情让墨尔本陷入世界最长的封城期,她才开始考虑要个孩子。
“我们开始反思,问自己未来十年想在哪里、想做什么,”她说,“我想,如果我失去了他,我希望能留下一部分他的血脉,我想要一个孩子。”
(图片来源:《广告人报》)
捐赠精子与试管婴儿技术让这个愿望落地。
这个过程虽然对许多女性而言漫长且艰难,但她却非常顺利。Lu表示:“我很幸运,第一次尝试就怀孕了,而我的妈妈群里有一位朋友花了14个周期才生下女儿。”
如今,这对夫妇正考虑再次借助试管婴儿技术,为家庭添丁。
Lu笑着说道:“我们还在讨论!”
她并不担心独自育儿,“现代社会的家庭形式多样,各种组合都能运作得很好。如果别人能做到,我也可以。”
Levin同样不打算错过Gabby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当然,陪他过21岁生日是个目标,”他说。然而,对他来说最重要的里程碑是Gabby的成人礼——犹太教的Bar Mitzvah。
他计划在儿子13岁时,与他一起诵读《妥拉》,见证其步入宗教成年。“这是如此重要的时刻,我希望能引导他度过,”他说。
Lu也在为此做准备,“我正在皈依犹太教,过去两年一直在学习这门宗教。它很复杂,即使作为学者也觉得困难。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信仰是非常有意义的。”
她承认,在全球反犹情绪上升之际选择皈依,可能会引发质疑。但她早已习惯别人投来的异样眼光。
“Gabby的存在就让很多人头疼。人们一开始总以为他是Johnny的孙子,甚至曾有人以为是曾孙。当我们解释后,他们的惊讶溢于言表。但对我们而言,重要的是让自己幸福的选择,别人怎么想,我们无法控制。”
Levin有一个庞大的家庭。他与第一任妻子育有三名子女:Greg(2024年去世,享年65岁)、Ashley(62岁)和Samantha(60岁),他们又带来了10个孙辈和一个曾孙女。
Lu表示:“Gabby很有保障……我们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社区。”
Levin坦言,自己已忘了很多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人父的日子。
最清晰的记忆是为安抚大儿子Greg而在夜里开车兜圈,随后一早赶去工作。“Greg出生时我才28岁。如今一切都不一样了,Gabby是个晚上睡得很香的孩子。”
Gabby的外婆也随时帮忙照看这个活泼的小男孩。
《先驱太阳报》早在2006年就采访过Levin医生,当时他74岁,已经注射人体生长激素十年。他当时说,这种“青春汁”让他感觉自己又回到了40岁。
他的日常安排包括一小时健身、两小时学习,然后在诊所坐诊六小时。均衡饮食加上多种维生素、鱼油、氨基酸和抗氧化剂,也是他保持高质量晚年的关键。
(图片来源:《广告人报》)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娱乐女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