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已至 我市低空经济产业腾飞正当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4 12:30 1

摘要:在江西神州六合直升机有限公司(下称:神州六合)B01无人机装配车间内,20多架各型号无人机被有序摆放在5000多平方米的车间内,数十名工人正在紧张地装配作业中。该公司集成中心总装组组长李俊表示:“我们的ARE-40、AR500等系列无人机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尤

在江西神州六合直升机有限公司(下称:神州六合)B01无人机装配车间内,20多架各型号无人机被有序摆放在5000多平方米的车间内,数十名工人正在紧张地装配作业中。该公司集成中心总装组组长李俊表示:“我们的ARE-40、AR500等系列无人机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尤其是长航时、抗风性强的ARE-40无人机近期订单量激增,自7月份以来,我们生产线一直满负荷运转,预计今年无人机的交付量将达到50架,较去年大幅提升。”

神州六合的高速发展,犹如缩影,反映了我市近年来低空经济在政策东风、市场沃土、人才汇聚中的勃勃生机。

天时:多个利好“撞了个满怀”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景德镇考察,亲临昌飞调研,殷殷嘱托“打造世界一流直升机企业”;2024年10月,省委书记尹弘到景德镇专题调研未来航空产业,寄语当地要发挥产业优势,选准细分赛道,强化科技创新和场景应用,加快推动未来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同年底,省委、省政府与中航工业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部署……

毫无疑问,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景德镇正迎来千载难逢的政策风口。为了紧紧抓住这次“机会”,我市将省委、省政府与中航工业的“七个一”合作事项细化为58项任务清单,“目前,我们正以‘创新培育、龙头牵引、链群驱动、场景赋能’为总体思路,推进低空经济创新示范区‘一中心四基地’建设:打造旋翼飞行器制造业创新中心、低空经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旋翼飞行器总装基地、低空动力与航电核心零部件配套基地、未来低空飞行验证基地,构建‘研发-制造-总装-应用’于一体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力争实现‘打造军民一体、面向未来、世界一流旋翼飞行器研发制造基地’目标。其中AR-E800计划今年实现首飞,明年取得型号合格证。可以说,每一步我们都走得有条不紊,坚实而有力。”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汪兰明如是告诉记者。

政策的利好,最直接的受惠者无疑是航空企业。“依托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两个科技创新平台,持续加大高效加工工艺技术研究力度,为大飞机批产量产定制数字化生产线6条,建成可48小时无人值守的‘黑灯工厂’,实现加工效率125%的大幅提升,设备综合稼动率达到90%以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9月23日,在江西省信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C4车间,该公司副总经理戴旺告诉记者,卧加线等智能生产线的上线,不仅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公司产品的整体合格率也从98.2%上升至98.7%。

科技成果转化让信航科技朝着“世界一流航空零部件制造企业”目标大步迈进,是我市航空企业从“制造”到“智造”的生动演绎。以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园区先后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直升机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江西省军民融合示范基地”等多个金字招牌后,又迎来了全省首个航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试点城市的发展契机。该区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制定了航空科技成果转化10条激励措施,组建6亿元创投基金,设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航空产业基金和5亿元无人机产业基金,加快推动产业创新研究院、旋翼制造创新中心等落地,全力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活力奔涌的成长生态圈。

地利:“跑道”就绪 只待“腾飞”

作为江西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景德镇是全国唯一同时具备直升机整机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城市,拥有研发、生产、销售、培训、通航运营“全牌照”资质,是直升机制造业链条最完整、整机生产企业全省最多、民机制造配套能力最强的设区市,创造了多个第一:亚洲最大吨位的直升机——直8、首个军民通用型直升机——直11等。

近年来,依托全国唯一的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602所)、国内直升机领域的核心生产企业昌飞公司的“厂所优势”,我市通过不断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了占地达12平方公里的航空小镇。如今,小镇已成为航空企业的集聚地,吸引100多家整机生产企业、材料零部件配套企业入驻,其中包含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构建起涵盖直升机、无人机以及大飞机部件的全方位航空产品体系。

采访中,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汪兰明如是说:“在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中,我们不是简单地追求‘飞起来’,而是更加关注如何‘飞得好’。在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等领域进行多点突破,初步构建起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AR500产业化、AR-E800中试验证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并吸引了蜂巢能源、云际航电等7个延链补链配套项目。”

如今,我市生产的直升机、无人机等不仅在载人运输、应急救援、农业植保、设施巡查、环境监测等各应用场景中发光发热,还与文旅事业“联姻”。就在今年“五一”假期,江西直升机科技馆为国内外游客开启“云端之旅”,由明星机长驾驶空中宝马(法国G2直升机),带领游客俯瞰美丽瓷都。与此同时,该科技馆还常设展览,迎来一批又一批游学队伍,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卡-26、阿帕奇、武直-10、G2直升机等近三十架世界知名直升机,探索直升机的历史和飞行的奥秘,也为孩子们播下了“航空梦”。

人和:筑巢引凤 下好人才“先手棋”

9月的景德镇高新区产教融合基地生机盎然,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产业学院的迎新现场格外热闹。志愿者们举着指引牌穿梭在人群中,帮新生拎行李、办手续,清脆的招呼声与行李箱滚轮声交织成活力满满的开学序曲。

“我们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很亮眼!120名首届毕业生中,114人成功落实工作岗位,其中22人选择留在景德镇本地相关企业,为地方航空制造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学院负责人热情地介绍道。随着产教融合深度推进,学院实训设备持续升级、校企合作项目不断拓展,越来越多怀揣航空梦想的学子慕名报考,我市正成为培养航空制造人才的热土。

凭借航空领域龙头企业有实力、骨干企业众多,产业链条完整的优势,高新区吸引了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产业学院的入驻,先后引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北航景德镇分院、哈工大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景德镇研究中心、西工大航空学院等一批航空产业产学研用基地落户园区。通过校企协同创新,低空经济产业园、电镀集控中心、军民融合产业园、通航协调运行分中心、无人机产业园、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如春笋般崛起。

高新区还不断创新新质生产力金融供给,专门设立产业基金,推动航空产业人才项目加速建设,形成了产业与人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2025年,持续开展人才认定,给予人才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创新创业配套等“真金白银”的支持。真正将“产业聚才、倾心留才”落到实处,在助力人才在航空产业领域施展才能的同时,有力推动景德镇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天时已至,地利已成,人和已聚。我市低空经济发展已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正加足马力,拉升腾空,迎接它的,将是那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广阔蓝天。

记者手记

一线车间的“智造”场景,ARE-40无人机装配工人的忙碌身影,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产业学院的迎新现场……

一幕幕采访中的所见所闻,都彰显出我市低空经济产业在各种利好政策、企业自身拼搏中的勃勃生机。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