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年的9月份,印度媒体《欧亚时报》报道了塞尔维亚的第12届“伙伴国际防务展”。
在2025年的9月份,印度媒体《欧亚时报》报道了塞尔维亚的第12届“伙伴国际防务展”。
有意思的是,此次航展我国的歼-35应邀出席,而歼-35展出的位置,和当年美国轰炸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位置仅有几英里远。
相关报道截图
在《欧亚时报》的这篇报道中,其更是宣称当年美国用B-2轰炸中国大使馆是美国衰落的起点。
歼35模型亮相防务展
01中国获得了F-117的残骸?
按照《欧亚时报》的说法,当前美国之所以轰炸中国大使馆,核心原因是“中国大使馆中曾藏着美国F-117隐身战斗轰炸机的残骸”。
当年的科索沃战争期间,南联盟陆军曾用防空导弹击落了第一架,也是目前唯一一架隐身飞机——F-117隐身战斗轰炸机。
F-117残骸
之后该隐身飞机残骸被中国方面获取,藏在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
美国为了避免中国获取其残骸后通过逆向工程获取其技术,直接用B-2轰炸机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了这一惨案。
但是在这之后,中国依旧获取到了相关技术。然后中国的隐身飞机技术就开始突飞猛进了,直到现在成为了国际上隐身技术最强的国家之一,成为了美国在相关领域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中国是美国在隐身飞机领域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其实《欧亚时报》的这篇报道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江湖传说了,时至今日不管是中国官方还是美国官方对外展示的信息中,都没有任何证据能直接证明中国当年获取到了F-117的残骸,并将残骸藏在了大使馆中。
而中国之后的隐身技术之所以突飞猛进,核心原因其实是隐身技术的原理并不复杂,隐身飞机难以研制主要是工程学上的难题。
隐身技术说穿了,就是通过机体表面的吸波涂料,以及机体的外形设计,尽可能的少折射电磁波,从而达到雷达难以发现它的目的。
隐身技术的原理并不复杂
各国之所以觉得隐身战机难以研制,说白了就是地球上能造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都没几个。
截止至2025年,全球能造出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满打满算就14个,除了五常外就瑞典、德国、意大利、巴西、印度、韩国、日本、土耳其、以色列这9个。
除开德国、意大利、巴西、以色列这4个和其它国家合作、需要外部技术输入才能研制并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全球真正能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就9个。
全球能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都没几个
更不要提这9个国家中,韩国的KF-21战斗机、日本的心神战斗机、土耳其的可汗战斗机还并未服役以及量产。
所以到目前为止,全球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和绝大部分战机产业链,且已经服役了国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就五常加上印度这6个。
印度的战机生成车间
全球能研发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就这6个,有能力生产出隐身战机的国家就中美俄3个不奇怪吧?
所以隐身战机的难点主要是工程学问题,它难的地方在于如何造出战斗机,而不是隐身技术。
隐身战机的技术难点主要在于造战机而非隐身
因此当年中国不管是否真的获得了美国的F-117战机残骸,对有全套军工产业链的中国来说,造出隐身战机都是必然的事情。
02美国在战略上的错误判断
事实上对美国来说,其目前在隐身战机领域出现颓势主要在于战略和战术上的两个失误。
在战略上,美国的失误主要在于错误的判断了中国的航空产业发展速度。
美国低估了中国航空产业发展速度
在21世纪之前,很多人对于中国军事力量能不能追上美国是“绝望”的。
因为按道理来说中国的军事力量发展速度虽然快,但美国不可能停在原地等你。你发展快人家也在快速发展,所以中国要追上美国是很难的。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美国真就停在了原地“等”中国。
美国真就在原地等了中国几十年
苏联解体之后的这30来年时间里,美国认为自己的军事力量独步全球,于是在很多领域的发展慢了下来甚至是停滞了。
在战机领域,20年前美国在造五代机F-22,20年后美国在造五代机F-35。这两款战机对比,F-35除了吃到了电子技术发展的红利,有了更先进的航电水平外,在战机设计上相较于F-22甚至出现了倒退。
F-35的设计对比F-22还出现了退步
虽然美国此前也计划研发六代机,但其六代机的研发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到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前,美国的六代机项目干脆因为成本问题直接暂停了。
如果不是2024年中国两款六代机的横空出世刺激了美国,估计美国的六代机研发真就要再暂停20年。
没有中国六代机首飞,美国六代机的研制估计还要推迟
03美国对武器发展的错误路线
战术上,美国错误的判定了隐身飞机的定位。
在美国的理解里,隐身飞机是其实现“零伤亡战争”的重要一环。
美国此前在追求“无伤亡战争”
按常理来说打仗是要死人的,但不知道美国是因为1991年的海湾战争“虐菜虐出幻觉”了,还是哪根筋搭错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追求“零伤亡战争”。
结果就使得美国在隐身飞机的运用上出现了一个很奇葩的情况,那就是其寄希望于依靠隐身飞机的技术优势,实现没有任何损失和伤亡的战争。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美国一直试图在隐身飞机领域打造“少而精”的部队,其一直在生产昂贵且数量稀少的隐身飞机,在F-117战斗轰炸机、B-2轰炸机上都是如此。
昂贵的B-2轰炸机
在中国六代机首飞之前,美国的六代机项目——NGAD战机,其预估成本更是达到了单机3亿美元左右。
纵观历史,试图搞这种“少而精”的“决胜兵器”的国家都没啥好下场,不管是德国的虎式坦克还是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都证明了武器在没有决定性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很难以少胜多。
所以美国在隐身战机领域搞“少而精”无疑是一条失败的路线,更不要提起在隐身战斗机领域的技术对于中国还并没有优势。
对大国来说“少而精”或是错误的路线
正是因为美国这种种的错误判断,最终导致了美国现在在隐身飞机领域面临着各种挑战。
来源:兵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