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日来,受大范围持续降雨影响,巨野县麒麟镇土壤含水量饱和、农田积水增多,给“秋收、秋种、秋管”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面对雨情汛情,麒麟镇坚持“抢”字当头、“实”字托底,动员全镇力量筑牢“三秋”生产保障线,最大程度降低降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连日来,受大范围持续降雨影响,巨野县麒麟镇土壤含水量饱和、农田积水增多,给“秋收、秋种、秋管”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面对雨情汛情,麒麟镇坚持“抢”字当头、“实”字托底,动员全镇力量筑牢“三秋”生产保障线,最大程度降低降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排涝先行:织密农田“排水网”,抢出作业空间
“之前地里积水最深能到脚踝,玉米秆都泡得发蔫,现在沟渠通了、积水排了,收割机终于能进地了!”10月9日,麒麟镇前冯桥村种粮大户冯春生站在刚排完水的玉米地旁,看着轰鸣作业的收割机感慨道。
针对降雨导致的农田积水问题,麒麟镇第一时间组建“镇干部+村干部+农技员”排涝专班,以村为单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全镇秋粮种植地块逐一登记积水情况。借鉴成武县“多点强排+沟渠连通”经验,该镇紧急调配抽水泵、挖掘机,对低洼地块、沟渠堵塞区域重点攻坚——在积水严重区域,开挖田间排水沟,将地块积水引入主干沟渠;协调沿线村庄打通跨村沟渠“堵点”,实现“地块排水—沟渠导流—河道泄洪”无缝衔接。
烘储保障:烘干+晾晒双管齐下,解决“湿粮难存”愁
“刚掰下来的湿玉米,直接拉这儿烘干就行,机器24小时不停,烘完了潮气度下来了,放着不霉,卖着也方便!”麒麟镇粮食烘干点的刘秀勇,一边帮农户卸玉米,一边念叨。
考虑到农户晾晒场地不足、湿粮易霉变问题,麒麟镇整合镇内1处粮食收购企业资源,设立“秋粮烘干服务站”并公开联系电话;同时,协调开放学校操场、文化广场等公共场地作为临时晾晒场,铺设塑料布、晾晒网,引导农户将收储的玉米摊薄晾晒;组织农技人员现场指导“科学晾晒法”,提醒农户定时翻动粮堆、做好防雨遮盖,避免二次受潮。
备种谋划:早抓秋种筹备,夯实冬小麦播种基础
“现在地里还太湿,得等土干松点再播种;晚播的话要适当增加播量;种子必须拌药,不然容易生虫……”10月11日,麒麟镇农技站的刘敏,拿着测土的小仪器在南曹村地头转,碰到农户就念叨种麦的讲究,帮着看看地里湿度够不够。
围绕“土不干不种、种晚了就多下种、宁慢别种差”原则,麒麟镇提前做好秋种筹备:组织农技人员分片包村,深入田间开展墒情监测,为农户提供“一户一策”播种建议;
针对可能出现的晚播情况,提前向农户宣传“四补一促”技术路线——明确10月25日后播种的小麦,就提醒农户:每亩多撒半斤种子(最多别超20斤),且全部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杜绝“白籽下地”,同时指导农户预留播种后镇压、施肥等管理环节,为冬小麦安全越冬打下基础。
“眼下正是‘三秋’生产的关键期,雨不停,我们的保障措施就不松。”麒麟镇党委书记表示,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动态调配农机、烘干设备资源,加强秋种技术指导,全力抢收秋粮、备播小麦,确保颗粒归仓、不误农时,以扎实举措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
来源:巨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