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爆发!12家科技股:长江存储、上海微电在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3 15:08 1

摘要:政策加码与技术突破共振下,科技板块成为市场焦点。从光刻机等“卡脖子”设备到AI算力芯片,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持续崛起。以下12家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的概念股,兼具技术壁垒与成长潜力,值得重点关注。

国产替代加速!12家硬核科技概念股全梳理:光刻机、AI芯片、算力基建藏机遇

政策加码与技术突破共振下,科技板块成为市场焦点。从光刻机等“卡脖子”设备到AI算力芯片,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持续崛起。以下12家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的概念股,兼具技术壁垒与成长潜力,值得重点关注。

一、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国产替代的核心战场

1. 上海微电子

国内唯一具备光刻机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28nm光刻机已量产,14nm进入验证阶段,EUV研发稳步推进。客户覆盖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头部晶圆厂,正推进借壳上市,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重组,估值超6000亿元。张江高科为其战略投资方,苏大维格供应光学组件。

2. 新凯来

半导体设备“国家队”,产品覆盖量检测、刻蚀等全链条,SiC外延设备全球市占率25%,PVD设备国内市占率13%,在手订单超百亿元。2025年10月再获数亿级订单,设备国产化替代率超70%,深度绑定长江存储、中芯国际供应链。当前估值近1000亿元,计划2027年启动IPO。

3. 拓荆科技

国内唯一能生产高端PECVD设备的企业,14nm逻辑芯片镀膜设备、128层3D存储芯片设备已量产,国内市占率超35%。长江存储、长鑫存储新产线为其带来15亿元订单,2026年市占率有望突破45%,是薄膜沉积领域国产替代核心标的。

4. 华海清科

国内化学机械抛光设备龙头,12英寸抛光设备市占率超85%,7nm设备性能比肩国际水平。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0%,新增订单超20亿元,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均已验证其设备,彻底打破国外垄断。

二、存储芯片与AI算力: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

5. 长江存储

全球第三大3D NAND厂商,Xtacking®4.0架构单die容量达2TB,月产能超8万片,2025年一季度全球市占率8%。母公司计划2026年二季度提交科创板IPO,募资300-400亿元用于产能扩建,北方华创、长电科技分别为其设备与封测核心合作伙伴。

6. 长鑫存储

国内唯一量产DDR5/LPDDR5的IDM企业,2025年DRAM市占率预计达8%,HBM3样品年底交付、2026年量产。母公司已完成IPO辅导,估值超千亿元,兆易创新董事长兼任高管,华海清科为其CMP设备供应商。

7. 摩尔线程

国产全功能GPU龙头,MUSA架构支持AI计算与图形渲染,消费级显卡MTT S80对标英伟达RTX 3060,企业级产品接近A100性能。科创板IPO已过会,拟募资80亿元,预计2025年底挂牌,和而泰直接持股1.24%。

8. 壁仞科技

高端GPU技术领先,7nm BR100算力超英伟达A100三倍,采用Chiplet封装,支持千卡集群训练效率90-95%。获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战略投资,计划港股IPO募资3亿美元,与海光信息存在技术协同,是高端AI算力核心玩家。

9. 沐曦股份

训推一体GPU厂商,曦云C600支持144GB HBM3e,性能对标国际旗舰,聚焦AI推理与云计算,在手订单14.3亿元。科创板IPO已完成二轮问询,拟募资39.04亿元,与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共建算力生态,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208%。

10. 燧原科技

云端AI算力芯片龙头,邃思L600算力超越英伟达H20,支持万卡级集群,服务腾讯与国家超算中心。2024年营收同比增180%,订单排至2026年一季度,科创板IPO辅导中,通富微电为其封装合作伙伴。

三、算力基建配套:AI爆发的“卖铲人”

11. 工业富联

全球AI服务器龙头,拿下微软、亚马逊四分之一订单,2025年三季度AI服务器营收超越手机业务,营收创历史同期新高。受益于全球3600亿美元AI基础设施投资,四季度出货量预计持续增长,是算力硬件国产化核心受益标的。

12. 英维克

冷板式液冷领域全球龙头,市占率超50%,2025年三季度从英伟达拿下1200台GB300液冷机柜订单,占中国区需求一半。其液冷系统可将数据中心PUE值压至1.15,技术优势显著,三季度营收达9.6-10.2亿元,订单同比暴增。

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核心驱动因素

1. 政策护航:《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支持硬科技,大基金三期聚焦光刻机、HBM等关键环节。

2. 替代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率已达28%,高端材料、核心零部件替代率更是突破45%,替代空间持续释放。

3. 需求爆发:全球AI服务器、存储芯片需求激增,2025年AI基础设施投资超3600亿美元,带动产业链业绩高增。

风险提示

• 技术迭代风险:量子计算、下一代AI架构可能颠覆现有技术路线,研发不及预期将影响企业竞争力。

• 估值波动风险:部分概念股短期涨幅较大,若业绩无法匹配估值,可能引发回调。

• 地缘政策风险:中美科技摩擦可能影响供应链稳定,出口限制或制约全球化布局。

科技板块的成长逻辑源于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的双重共振,建议重点跟踪研发投入占比高、订单落地明确的企业,同时规避无实质业绩支撑的纯概念标的,在震荡中把握结构性机会。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