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随便把刚发生的事先说一下。10月以来天津累计降雨125.3毫米,比常年同期多了大约6倍,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中心城区平均降雨量达到145.7毫米。这个数据本身就说明这段时间的降水异常集中,降雨表演得挺夸张。
先随便把刚发生的事先说一下。10月以来天津累计降雨125.3毫米,比常年同期多了大约6倍,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中心城区平均降雨量达到145.7毫米。这个数据本身就说明这段时间的降水异常集中,降雨表演得挺夸张。
今天下午全市以晴到多云为主,15点左右大部分地区气温在16℃上下。可是海上和部分陆地预告又接连来了。天津海洋中心气象台在2025年10月11日15时49分发出海上大风蓝色预告,提示从今晚后半夜到明天上午,天津港锚地和渤海中部海域会有东北风6到7级、阵风8级;津南区气象台在10月11日16时37分发了陆地大风蓝色预告,预计该区今晚后半夜到明天白天全区镇街有东北风4到5级、阵风6到7级,要按应急预案进入相应响应状态。滨海新区气象台在10月11日15时03分也发了陆地大风蓝色预告,估计滨海新区各街镇将出现东北风4到5级、阵子风6到7级。发布的这些预告时间和区域都很明确,请相关单位按职责执行防范措施。
回到刚过去几天的天气过程。8日至9日受强冷空气和连续降雨影响,气温明显下降,而且陆地出现东北风4到5级、阵风7到8级,滨海新区局地甚至达10级,记录到的最大阵风曾达25.6米/秒。8日至10日全市平均气温降到10.6℃,比常年同期的15.9℃低了5.3℃;9日中心城区最高气温仅有9.6℃,为历史同期最低。简单说,就是一股冷空气把温度和风力都拉了下来,风力的表演也很明显。
往前看雨的细节。10月以来全市有9天出现降雨,10月5日出现中雨,局地有大雨;8日和9日两天都出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10日又是中到大雨。一连几天的集中性强降雨导出了目前的累计量。中心城区145.7毫米尤其突出,给城市排水、低洼地积水带来实际影响。说一句实话,这样的同期下雨量不常见,城市管理和农作物都要留心。
关于接下来几天的天气安排,气象台给的预报比较分明。今天夜里多云转阴,最低气温13℃。10月12日白天有分散性小雨,夜间转晴,白天最高约16℃、夜间最低10℃,风力从东北风3到4级逐渐减弱到微风。接着下周一二(13至14日)以晴间多云为主,最高气温回升到21到22℃,最低在12到13℃;15日到16日又会迎来阴天过程,最高徘徊在20℃左右;17日至18日再次转为晴朗。把这段时间看作两次冷暖的交替,短暂回暖后还有阴雨过程,再恢复晴好。把这段时间看作两次冷暖的交替,短暂回暖后还有阴雨过程,再恢复晴好。
具体到每一天的体感和风向,10月12日体感温度在15到9℃之间,10月13日体感大约23到11℃,14日24到12℃,15日到16日体感相对平稳在20到12℃左右,17日至18日偏凉,体感14到6℃甚至更低。这样的变化对外出、农事都有影响,衣物和作业安排都得注意节奏。
跟农业相关的建议也给了:当前正值收获季节,建议趁晴天赶收并及时通风晾晒,条件允许的要进行烘干作业,目标是把籽粒含水量降下来。低洼地块要尽快疏通排水沟,避免积水影响作物质量。预计我市主要涉农区小麦播种期集中在10月中下旬,各地被建议在收获后及时整地备播,适当加大播量,确保壮苗越冬。说白了,就是抢晴天、排水、赶进度,不给天气留把柄。说白了,就是抢晴天、排水、赶进度,不给天气留把柄。
需要留意的是,这次过程的几个关键节点已经有明确记录:10月8日至10日气温和降雨的低谷,8—9日的强风过程伴随大雨,滨海区域风力和阵风达到更高等级,造成沿海、港区海况和陆上风险都上升。各相关部门和公众应参考已发布的蓝色预告,在时段和区域上采取针对性防护。
以上信息来自本地和中央气象台的预报与提示。各单位按预案落实责任,农户和公众根据天气调整作业安排并注意防风防雨,及时关注最新预告通告。
来源:铃风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