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我有个朋友老林,他那儿好像永远阳光普照。不是说他没烦心事,而是天大的麻烦到了他手里,总能被三下五除二地拆解开,有时还能从一地鸡毛里捡出根金羽毛来。我实在没忍住,有次半开玩笑地问他,是不是背着我们去哪个山头拜了高人。他听了就笑,给我续上茶,慢悠悠地说:“旺自己
有段时间,我整个人直往下坠,头顶像是扣了个玻璃罩子,又闷又沉。追的剧懒得点开,出门办点芝麻小事都能搞砸,浑身上下都写着“别来烦我”。
可我有个朋友老林,他那儿好像永远阳光普照。不是说他没烦心事,而是天大的麻烦到了他手里,总能被三下五除二地拆解开,有时还能从一地鸡毛里捡出根金羽毛来。我实在没忍住,有次半开玩笑地问他,是不是背着我们去哪个山头拜了高人。他听了就笑,给我续上茶,慢悠悠地说:“旺自己这事儿,往外求没用,根儿都在自己身上。”
他没跟我掰扯什么大道理,但跟他混久了,看他怎么生活,我倒真像个侦探,一点点拼凑出他那套“把日子过顺”的法门。这东西不玄乎,更像是一套给自己的生命做“深度保洁”的系统。
我学到的第一课,竟然是给自己的空间“换换气”。
有次去老林家,他房子不大,但就是让人觉得透亮。阳光能毫无阻碍地洒进来,落在几盆绿萝上,叶子油亮得反光。他说自己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周末都清掉点东西。不是非要搞什么仪式感的断舍离,就是单纯觉得“东西一堵,心也跟着堵”。
这话像根针,扎了我一下。回头看我那十五平米的出租屋,外卖盒子还在桌角,参加活动送的帆布袋和圆珠笔塞满了抽屉,还有几件早就穿不下的旧衣服,总觉得“说不定哪天还能用上”,就一直堆在衣柜深处,几乎忘了它们的存在。
那天晚上,也不知哪来的劲儿,我破天荒地开始收拾。整整三大包东西被我清出来,扔进楼下垃圾桶的那一刻,没什么狂喜,就是一种久违的、能大口喘气的舒畅。我学着老林,在我那张小书桌上,只留一盏灯、一个本子和一杯水。后来每当心烦意乱,往那儿一坐,乱糟糟的念头好像真就有了个能安静下来的地方。那块地方,后来成了我的“精神自留地”,一个随时能回去充电的角落。
清完了物理空间,还得给嘴巴也“扫扫尘”。
以前我总不自觉地把“烦死了”、“我真倒霉”挂在嘴边,觉得就是句口头禅,发泄一下情绪罢了。老林听我念叨多了,有次特认真地对我说:“别小看你说的每句话,话首先是说给自己听的,是心里的风向标。你老喊‘要触礁了’,那船头可不就真奔着礁石去了吗?”
起初我觉得这不就是自己骗自己吗?后来还是试着改了。比如项目遇到坎,想脱口而出“完蛋了”的时候,就硬生生憋回去,改成:“有点挑战,我看看从哪儿下手。”手头紧的时候,不说“我好穷”,而是告诉自己:“是时候想办法,去创造更多可能了。”
说来也怪,这么一换,大脑好像真的就不再往死胡同里钻了,它会开始自动搜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原来我们说的话,就像每天给自己画的心理地图,你画的是条条大路,就总能找到出口。
紧接着,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朋友圈”。
人是环境的产物,这话一点不假。我以前特别怕得罪人,不想去的饭局也硬着头皮去。有些人,每次聊天除了抱怨就是散播焦虑,听得我精疲力尽,感觉电量都被抽干了。下次他还约我,我还是不懂拒绝。
后来我发现,老林的朋友不多,但个个都有趣。一个哥们儿捣鼓木工,手上总有木屑香;一个姐姐研究中古家具,聊起来眼睛都亮了。跟他们聊天,总能听到些新鲜事,感觉自己的世界都被拓宽了一圈。我这才明白,真正的朋友,是能互相“点亮”的,而不是互相消耗,把对方拖进情绪的泥潭。
我开始学着筛选。那些只会抱怨、见不得你好的“情绪黑洞”,就悄悄地、礼貌地拉开距离。把省下来的时间和最好的情绪,留给那些能让我笑、让我进步、让我觉得“人间真好玩”的人。一个好的圈子,比任何风水局都养人。
当然,光想不动,什么都不会发生。
我之前总觉得,运气是天上掉下来的。后来才发现,所有“运气好”的人,都是行动派。老林跟我说过一句话,我记得特清楚:“你得先下场,才有机会摸到好牌。”意思是,你得先动起来,才能创造“被好运砸中”的可能性。
感到迷茫时,最好的破局方法,不是坐着干想,而是马上去做一件具体的小事。哪怕只是把阳台上那盆枯死的花给扔了,或者硬着头皮去跑个三公里,甚至只是认真给自己做一顿晚饭。每一个微小的、有建设性的行动,都在打破那股停滞的能量。当你能把一件小事做到超出预期,让别人觉得“这人靠谱”时,机会和善意,自然会被你这块“磁铁”吸引过来。
最后,也是最难的,是养一种“松弛感”。
这是一种“就算天塌下来,我也能把它当被子盖”的心态。过去我们总被教育要“紧绷”,要“全力以赴”,但绷得太紧的弦,最容易断。学会“翻篇儿”是第一课。以前做砸了的事、错过了的人,别再一遍遍在心里复盘了,放过那个不够完美的自己。
后来老林教我一个有点“赖皮”的法子:但凡遇上不顺心的事,不先急着定义为“倒霉”,而是问自己:“这事儿想教会我什么?它背后可能藏着什么转机?”
当你带着这种心态去生活,你会发现,很多当初觉得是拦路虎的坎儿,回头看,都变成了让你抄近道的台阶。
说到底,想让自己“旺”起来,真不是求神拜佛那么简单。它是一场由内而外的修行,是从打理一个干净的角落,说一句给自己打气的话,靠近一个温暖的人,完成一个微小的行动,和转换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开始的。
当你开始认真地经营自己,你会发现,整个世界好像都在悄悄地帮你。
来源:广图多元文化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