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四十岁的陈静而言,保姆这份工作,是她拴住整个家庭的救命稻草——一边是儿子高昂的大学学费,另一边是老家父母常年不断的药罐子。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对于四十岁的陈静而言,保姆这份工作,是她拴住整个家庭的救命稻草——一边是儿子高昂的大学学费,另一边是老家父母常年不断的药罐子。
她将自己所有的尊严和汗水,都压在了这份卑微的薪水上。可一根突然失踪的钻石项链,如同一道晴天霹雳,将她两年来的勤恳与本分击得粉碎。
在雇主尖酸刻薄的指责和冰冷的羞辱面前,她所有的辩解都苍白无力。最终,她被当成一个小偷,狼狈不堪地赶出家门。
带着满心的不甘与绝望,她回到了那个贫瘠的家乡。当她打开那只沉重的行李箱,准备埋葬这段失败的过往时,整个人却如同被闪电击中一般,僵在原地。
行李箱里静静躺着的那件东西,让她瞬间泪流满面。那不仅是她洗刷冤屈的唯一希望,更是一个她做梦也想不到的、足以改变她下半生的惊人秘密……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二下午,阳光透过二十八楼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洒下金黄色的光斑,空气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陈静刚把小主人乐乐哄睡着,正准备把客厅最后一点收尾工作做完。她拿着抹布,仔细地擦拭着电视柜上一个水晶摆件,动作轻柔,生怕弄出一点声响吵醒了孩子。
就在这时,门锁传来“咔哒”一声,王太太回来了。
王太太今天心情似乎不太好,手里那只爱马仕的包被她随意地甩在沙发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她踢掉脚上的高跟鞋,烦躁地抓了抓刚做好的卷发。
“陈静,给我倒杯水,冰的。”她头也不抬地吩咐道。
“好的,王太太。”陈静应了一声,放下抹布,快步走进厨房。
当她端着水杯出来时,发现王太太正站在主卧门口,脸色铁青。
“我那条项链呢?”王太太的声音又冷又硬,“我早上出门前明明放在首饰盒最上面一格的,怎么不见了?”
陈静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说:“我不知道啊,王太太。我今天除了打扫卫生,就一直带着乐乐在客厅玩,没进过您的卧室。”
王太太转过头,一双画着精致眼线的眼睛死死地盯住陈静,那眼神像两把淬了毒的刀子。“没进过?这个家里除了我、乐乐,就是你。乐乐在睡觉,我刚回来,你说,不是你是谁?”
陈静被她看得浑身发毛,手脚一阵冰凉。
她来王家做保姆快两年了,自问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未出过任何差错。王太太虽然为人挑剔刻薄,但只要自己做得好,总还能相安无事。可今天,她第一次在王太太眼中看到了如此赤裸裸的怀疑和鄙夷。
“王太太,我真的没拿。我……我的人品您还不知道吗?我怎么会拿您的东西?”陈静的声音开始发抖,她感觉自己像掉进了一个冰窟窿,百口莫辩。
“人品?你们这种乡下出来的人,有什么人品可言?”王太太冷笑一声,语气里的轻蔑像针一样扎进陈静的心里,“那条项链是我先生专门从法国给我带回来的结婚纪念日礼物,上面镶了三颗钻,值几十万呢!你是不是看我今天打牌输了钱,就以为我没心思注意这些,想趁机捞一笔?”
王太太的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砸得陈静头晕眼花。她想不明白,自己两年来的辛苦付出,为什么连最基本的一点信任都换不来。几十万,对她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她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可再多的钱,也不能让她动这种歪心思。她还有儿子要供,还有老家的父母要养,她不能走错一步。
“我没有,我真的没有……”除了这句苍白无力的话,陈静的脑子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王太太看她这副“做贼心虚”的样子,更加笃定了自己的判断。她拿起手机,拨通了闺蜜的电话,声音又尖又亮,像是故意要说给陈静听:“喂,莉莉啊,我跟你说,真是气死我了!家里的保姆手脚不干净,把我那条钻石项链给偷了!……对啊,就是乡下来的那个,看着挺老实的,没想到啊……”
电话那头不知说了些什么,王太太的脸色变得更加阴狠。她挂掉电话,一步步逼近陈静,眼神像是在看一个已经定了罪的犯人。
“我朋友说了,你们这种人我见多了,不见棺材不掉泪。你肯定是把东西藏起来了。”王太太说着,一把抓住陈静的手臂,她的指甲掐进了陈静的肉里,“走!去你房间,我今天倒要看看,你还能藏到哪里去!”
陈静被她拽得一个踉跄,屈辱和恐惧瞬间淹没了她。她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的尊严,将要被彻底撕碎。
02保姆房很小,是公寓里原本用来堆放杂物的储藏间改造的,不到五平米,只能放下一张单人床和一个窄小的旧衣柜。这里是陈静在这座繁华都市里唯一的栖身之所,也是她小心翼翼守护着的、最后的体面。
可现在,这点体面也被王太太粗暴地撕开了。
被拖进房间的路上,陈静的脑海里不受控制地闪过一幕幕画面。她想起了老家那栋漏雨的土砖房,想起了母亲常年不断的药罐子,想起了父亲那双因为操劳而变形的手。更重要的,是她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读大学的儿子。儿子是她的天,是她全部的指望。
每次打电话,儿子总会问她:“妈,你在城里过得好不好?累不累?”她总是笑着回答:“好,好得很!雇主家人好,吃得好住得好,妈一点都不累。”
她怎么敢说自己累?怎么敢说自己受了委屈?她怕儿子分心,怕儿子担心。她来这大城市,一不图享受,二不图见识,只为了那份能让儿子安心读书、能让父母按时吃药的工资。偷东西?这个念头连在她脑子里过一下,她都觉得是对自己、对家人的侮辱。
“砰”的一声,房门被王太太狠狠撞开。她看都没看陈静一眼,径直走到那个掉漆的衣柜前,猛地拉开柜门。
柜子里,是陈静全部的家当。几件洗得发白但叠得整整齐齐的旧衣服,一条冬天穿的厚棉裤,还有用一个布袋子装着的、她舍不得丢的几件儿子的旧毛衣。
王太太像是在发泄怒火,伸出手,粗暴地将那些衣服一件件扯出来,扔在地上。她抖开每一件衣服,检查每一个口袋,动作又快又狠。陈静站在门口,看着自己那些被体温捂暖的、带着皂角香味的衣服,像垃圾一样被扔了一地,她的心也跟着被撕扯成碎片。
她感觉自己不是站在自己的房间里,而是被扒光了衣服,扔在了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任由无数道鄙夷的目光凌迟。
搜完衣柜,王太太又把目标转向了那张小小的单人床。她掀开薄薄的被子,扯下床单,连那张已经有些塌陷的床垫都被她费力地翻了起来。床板上,除了一点灰尘,空空如也。
陈静的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可她死死地咬着嘴唇,不让它掉下来。她不能哭,不能在这个看不起自己的人面前示弱。她的沉默,在王太太看来,却是顽抗到底的证明。
一番翻箱倒柜,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王太太喘着粗气,看着满地狼藉,脸上没有丝毫搜查无果的尴尬或歉意。她擦了擦额头的汗,转过身,对陈静冷笑道:“找不到就对了,你肯定早就用了别的法子把项链弄出去了!说不定早就寄回你那穷乡僻壤的老家了!”
这句话,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陈静紧绷的神经。她一直以为,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清白就总会回来。可她错了,在一个从心底里就认定你有罪的人面前,你做什么都是错的,你连呼吸都是错的。
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无力感,让她浑身发冷。她不再争辩,只是呆呆地站着,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
03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对峙中,主卧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一条缝,一个小小的身影揉着眼睛,怯生生地探出头来。是乐乐,王太太六岁的女儿。
孩子刚睡醒午觉,头发乱蓬蓬的,脸上还带着睡痕。她一眼就看到了保姆房门口的混乱,看到了妈妈狰狞的表情,更看到了她最喜欢的陈阿姨那张苍白又绝望的脸。
“妈妈……”乐乐小声地叫了一句,然后光着脚丫,“嗒嗒嗒”地跑了过来。她没有跑向自己的妈妈,而是径直跑向陈静,一头扎进陈静的怀里,紧紧抱住了她的腿。
“妈妈,你不要骂陈阿姨。”乐乐抬起头,用带着奶气的声音说,眼睛里充满了对母亲的畏惧和对陈静的保护。
这个家很大,也很冷清。王先生常年出差,王太太的精力大多花在打牌、美容和各种太太的聚会上。对乐乐来说,陈阿姨才是那个每天陪着她、给她温暖的人。
陈静会耐心地教她用小勺子吃饭,会在她摔倒时把她抱起来,吹着她红红的膝盖,轻声说“痛痛飞走了”。陈静还会给她讲很多她从未听过的故事,关于乡下田埂里的蟋蟀,关于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星是她离家出走的爸爸变的。
陈静的手很粗糙,不像妈妈的手那样光滑,可就是这双手,能给她编出最漂亮的辫子,能在她做噩梦时,一下一下地轻拍着她的后背,哼着不成调的歌谣,直到她再次安然入睡。
在乐乐小小的世界里,陈阿姨身上有和妈妈不一样的味道,那是阳光和肥皂的味道,是让她感到安心的味道。
孩子的维护,像一束微弱的光,照进了陈静冰冷的心。她低下头,看着抱着自己不撒手的孩子,强忍的泪水终于滑落下来。
可这温情的一幕,在王太太看来,却是莫大的讽刺和挑衅。自己的亲生女儿,竟然为了一个外人、一个她眼里的“小偷”,来跟自己作对!这让她感觉自己的脸火辣辣的,所有的怒火都有了新的出口。
“你懂什么!小孩子家家的,回你房间去!”王太太的声调陡然拔高,她上前一步,想把乐乐从陈静身边拉开。
“我不!”乐乐被妈妈凶狠的样子吓到了,但她反而抱得更紧了,把脸深深地埋在陈静的旧裤子上,哭喊起来,“我不要!陈阿姨不是小偷!我不要陈阿姨走!”
孩子的哭声尖锐而执拗,像一把锥子,狠狠刺着在场两个大人的耳膜。
王太太拉扯着女儿,陈静僵在原地不知所措。这副“主仆情深”的画面彻底激怒了王太太,她感觉自己在这个家里像个外人,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她终于失去了最后一丝耐心,指着陈静的鼻子,下了最后的通牒:“陈静,我给你一个小时,马上收拾你的东西,从这个家滚出去!工资我一分都不会给你!你现在就滚!”
04“滚出去”三个字,像三把利刃,彻底斩断了陈静心中最后一丝幻想。她的心,在那一瞬间,彻底死了。
她不再看王太太,也不再试图去拉扯哭得撕心裂肺的乐乐。她默默地转过身,走进那间被翻得乱七八糟的小房间,然后轻轻地关上了门。
门外,乐乐的哭喊声和拍门声还在继续。
“陈阿姨,你开门!你别走!哇——”每一声,都像一把小锤子,狠狠地砸在陈静的心上。她靠在门板上,身体缓缓滑落,蹲在地上,将脸埋在膝盖里,终于放声痛哭。
但她没有哭太久。她知道,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悲伤里。一个小时,她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告别这两年的生活。
她站起身,擦干眼泪,开始默默地收拾那只被她从老家带来的、已经用了十多年的老旧行李箱。
东西真的不多。她把被扔在地上的衣服一件件捡起来,重新叠好。拿起那件儿子上大学前给她买的、她一直舍不得穿的厚外套时,她的手停顿了一下。那是儿子用第一个月的兼职工资买的,她当时嘴上骂着儿子乱花钱,心里却甜得像蜜一样。
她又从枕头下摸出一个小铁盒,里面是儿子寄来的几张照片。照片上的大男孩,穿着军训服,皮肤晒得黝黑,笑得一脸灿烂。陈静用指腹轻轻摩挲着照片上儿子的脸,仿佛这样就能汲取到一点力量。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了床头柜上。那里放着一个用五颜六色的彩泥捏成的小狗,捏得歪歪扭扭,丑得有些可爱。
那是上个星期,乐乐缠着她一起做的,说是送给她的礼物。乐乐说:“陈阿姨,你看,这个小狗在笑,你也要每天都笑哦。”
陈静拿起那只彩泥小狗,紧紧地攥在手心,冰凉的泥土硌得她手心生疼。她再也忍不住,压抑的呜咽声从喉咙里溢出,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滴滴砸在地上。
一个小时很快就到了。
陈静拖着行李箱,打开了房门。
客厅里已经恢复了平静,好像刚才那场风暴从未发生过。王太太坐在沙发上,一边修着自己的指甲,一边冷冷地瞥了她一眼。乐乐的哭声已经听不见了,想必是被锁在了房间里,哭累了睡着了。
陈静没有再看王太太一眼,也没有说一句告别的话。她知道,任何言语在此时都显得多余且可笑。她拖着那只发出“咕噜咕噜”声响的行李箱,一步一步,沉重地走向大门。
当她走出这栋装修奢华的公寓楼,站在午后依然刺眼的阳光下时,她回头望了一眼这栋高耸入云的建筑。这里有她两年的青春和汗水,有她曾以为的安稳,也有她此刻无处诉说的屈辱。
城市的车水马龙,繁华依旧。可这一切都与她无关了。她像一片被狂风吹落的叶子,不知道下一站,将要飘向何方。
05回乡的绿皮火车,总是那么拥挤、嘈杂。车厢里混合着泡面、汗水和各种食物的味道,人们高声地谈笑、打牌,充满了喧嚣的生命力。
陈静靠在冰冷的车窗上,呆呆地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和房屋,眼神空洞而麻木。周围的一切热闹都仿佛与她隔绝开来,她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感觉不到。手机在口袋里振动了好几次,她没有拿出来看。她不敢,她怕是儿子打来的电话,她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告诉他自己被当成小偷一样赶了出来。
十几个小时的颠簸,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当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终于站在家乡小镇的土地上时,一股熟悉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让她差点掉下泪来。
父母看到她突然回来,又惊又喜。母亲拉着她的手,不住地问:“怎么突然就回来了?也不提前打个电话。”父亲则默默地接过她手里的行李箱,那只箱子,比她走的时候,似乎更沉了。
“王太太家有点事,给我放了个长假,我就想着回来看看你们。”陈静强撑着挤出一个笑容,声音沙哑。
父母没有多问,但他们从女儿憔悴的脸色和红肿的眼睛里,看出了不对劲。只是他们知道女儿的脾气,报喜不报忧,她不想说,他们便不问,只是默默地给她端来热水,做她最爱吃的手擀面。
夜里,陈静躺在自己那个简陋但无比熟悉的房间里,听着窗外的虫鸣,紧绷了多天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松懈。她看着墙上贴满的、儿子从小到大的奖状,那是她前半生所有的骄傲。可现在,这份骄傲被蒙上了一层灰。
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没有了工作,没有了收入,下个月给儿子的生活费从哪里来?母亲的降压药快吃完了,拿什么钱去买?一个个现实的问题,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不能再逃避了。
她从床上坐起来,把那只沉重的行李箱搬到床上,箱子上面仿佛还残留着大城市里冰冷而陌生的气息。
她的手有些颤抖,在箱子的锁扣上犹豫了很久。她需要把这次失败的“旅程”做一个了结,把那些不属于这里的衣服,重新收进家里的旧衣柜。
“啪嗒”一声,锁扣被打开了。
陈静深吸了一口气,像是要给自己鼓劲,然后,她掀开了箱盖。
当看清行李箱里的东西时,陈静整个人都愣住了,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动不动。
她的眼睛慢慢睁大,嘴唇微微颤抖,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06行李箱里,她那几件被王太太粗暴翻乱的衣服之上,赫然堆着一堆根本不属于她的东西。
一个毛已经有些脱落的旧泰迪熊,那是乐乐每天晚上必须抱着才能睡着的宝贝;几包她最爱吃的、还没开封的进口小饼干;一把用透明塑料纸包着的、五颜六色的水果糖;一个在灯光下闪着廉价光芒的塑料皇冠头饰,那是乐乐在幼儿园表演节目时戴过的。
最上面的,是几张用蜡笔画的画。画纸皱巴巴的,像是被匆忙塞进来的。陈静拿起最上面的一张,画上,一个简笔画的大人,牵着一个更小的简笔画小孩,两个小人儿都咧着嘴在笑。旁边,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两个名字:“陈阿姨”和“乐乐”。
瞬间,陈静什么都明白了。
在她被关在房里收拾行李的那一个小时里,在她听着门外撕心裂肺的哭喊时,那个只有六岁的孩子,用她自己的方式,进行着一场笨拙的挽留。
乐乐以为,把她最珍视的“宝贝”都塞进陈阿姨的行李箱,陈阿姨就舍不得走了。又或者,她是想让这些“宝贝”代替自己,陪着孤单的陈阿姨回家。
那个被她锁在门后的孩子,心里该有多么的害怕和不舍啊。
陈静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地攥住了,酸涩、感动、心疼……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她几乎无法呼吸。她拿起那张画,紧紧地贴在胸口,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像决了堤的洪水,汹涌而出。
这一次的眼泪,不再是为了自己的委屈和不甘,而是为了那个孩子纯粹到令人心碎的爱。
她跪坐在床边,一件一件地,把乐乐的“宝贝”从箱子里拿出来,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对待稀世珍宝。她想把这些东西好好收起来,这是她在这座冰冷的城市里,收获的唯一一份、也是最宝贵的一份温暖。
当她拿起那个旧旧的泰迪熊时,却觉察到了一丝不对劲。
这只熊,比她记忆中的要沉得多,而且熊的肚子硬邦邦的,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她疑惑地捏了捏,清晰地摸到了一个坚硬的、有棱角的物品。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仔细地检查着泰迪熊,很快就在熊的背部,找到了一条被线头勾开的小小裂缝,显然是匆忙中被硬物撑开的。
陈静的手指有些发抖,她顺着那道小小的裂缝,把手指伸了进去,她的呼吸,在这一刻,停滞了。
07陈静用颤抖的手,一点一点地,将那条链子从泰迪熊的身体里完整地掏了出来。
在她房间那盏昏黄的旧台灯下,一条铂金链子,以及链子下面坠着的三颗碎钻,正闪烁着刺眼又熟悉的光芒。
就是它。王太太那条价值几十万的、失踪的项链。
真相在这一刻,以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轰然揭晓。
根本没有什么小偷。唯一的“作案者”,是那个六岁的、天真无邪的孩子。或许是乐乐在玩耍时,偷偷拿了妈妈梳妆台上这个亮晶晶的东西;或许是怕被妈妈发现后责骂,情急之下把它藏进了自己最信任的“伙伴”——泰迪熊的肚子里;又或许,在孩子单纯的世界里,她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宝贝,理应送给她最爱的陈阿姨。最后,她又阴差阳错地,把这只藏着巨大秘密的泰迪熊,塞进了陈静的行李箱。
一股巨大的狂喜和愤怒,瞬间冲上了陈静的头顶。
这是证据!是能证明她清白的铁证!她可以立刻买车票回到那个城市,把这条项链狠狠地摔在王太太的脸上,看她那张精致的脸上会是怎样一副表情!她要让她道歉,让她为自己的刻薄和侮辱,付出代价!
可紧接着,另一个更具诱惑力的念头,像毒蛇一样从心底钻了出来。
凭什么要还给她?
王太太是怎么对她的?像对待垃圾一样把她赶出家门,连一分钱工资都不给。她受尽了屈辱,差点走投无路。而这条项链,能卖多少钱?几十万?还是更多?这笔钱,足够让儿子大学四年衣食无忧,甚至可以出国留学;足够给父母在县城里买一套带电梯的房子,让他们安享晚年;足够她自己再也不用看人脸色,不用再去做那低声下气的保姆……
这个念头就像一颗被点燃的火星,瞬间在陈静干涸的心田上燎起了熊熊大火。贪婪和欲望,是人的本能。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她那点可怜的道德感,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凭什么?她反复问自己,凭什么我要还给她?她那样羞辱我,那样践踏我的尊严!这笔钱,就当是她给我的补偿!对,是补偿!
她把项链紧紧攥在手心,冰冷的钻石硌得她生疼,可这疼痛却让她感到一丝病态的快感。她甚至开始想象,自己拿着这笔钱,在家乡小镇上会过上怎样风光的生活。
就在她被这疯狂的念头彻底吞噬之前,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了床上的那张蜡笔画。
画上,那个简笔画的小人儿“乐乐”,正咧着嘴,冲着“陈阿姨”笑得没心没肺。
她的脑海里,瞬间响起了乐乐那带着哭腔的、无比坚定的声音:“陈阿姨不是小偷!我不要陈阿姨走!”
这个世界上,当所有人都用怀疑和鄙夷的目光看她时,只有一个六岁的孩子,毫无保留地相信她,用自己小小的身体护着她。
如果她今天真的拿走了这条项链,那她是什么?
她就真的成了一个小偷。一个为了钱,可以抛弃良知,可以辜负一个孩子最纯粹信任的、彻头彻尾的小偷。
王太太对她的羞辱,只是言语上的,是外界强加的。可如果她拿了这笔钱,那就是她自己,亲手给自己的灵魂刻上了“小偷”两个字。这个烙印,将伴随她一生,让她在午夜梦回时,再也无法坦然面对儿子的眼睛,再也无法回想起乐乐那张干净的笑脸。
她可以穷,可以被人看不起,但她不能脏。
攥着项链的手,慢慢松开了。那足以燎原的欲望之火,在乐乐那张天真的笑脸面前,一点一点地熄灭了。
最终,陈静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笼罩了她。她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尊严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的。她要拿回自己的清白,但不是以一种摇尾乞怜的方式。
08第二天一早,陈静揣着那条价值不菲的项链,去了镇上最大的一家快递公司。
她问了最贵的保价服务,当听到保价费都需要好几百块时,她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咬牙付了钱。这是她身上剩下不多的现金了。
她找来一个结实的小盒子,小心翼翼地把项链放进去,用软布包好。然后,她拿起乐乐画的那张画,对折一下,轻轻地放在了项链上面。
在快递单的寄件人信息栏里,她一笔一划,清晰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陈静。地址是她家乡的地址,精确到门牌号。但是,在联系电话那一栏,她留了空白。
她没有写一封信,没有留下一句解释,更没有愤怒的指责和委屈的哭诉。她相信,当王太太打开这个盒子,看到这两样东西时,一切都不言自明。
真相,就是最响亮的一记耳光,也是最有力的一次回击。她挺直了腰板,告诉对方:我,陈静,不是小偷,我坦坦荡荡,不怕你来找我。但同时,我也不会再主动与你有任何瓜葛。
寄出快递的那一刻,陈静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都轻松了。压在心头的那块巨石,终于被搬开。她迎着小镇的阳光,一步一步走回家,脚步从未如此坚定。
几天后,正在家里做着香薰的王太太,收到了这个来自偏远小镇的快递。她疑惑地签收,打开盒子。
当她看到那条失而复得的钻石项链时,她先是愣住了。随即,当她拿起项链,看到下面压着的那张熟悉的、出自女儿之手的蜡笔画时,她的脸“刷”地一下,血色尽褪。
她像疯了一样冲进女儿的房间,在玩具堆里翻找到了那只旧泰迪熊,看到了熊背上那道明显的裂缝。
一切,都明白了。
巨大的羞愧和悔恨,像潮水一样将她淹没。她想起了陈静那张苍白而倔强的脸,想起了自己那些刻薄恶毒的话语,想起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原来,她用最恶毒的心思,去揣测一个最善良的人,并亲手将这份善良赶出了自己的家门。
她拿着快递单,看着上面那个清晰的地址,和那个空白的电话号码。她有那么一瞬间,想立刻驱车去找陈静,去道歉,去补偿。
可她的骄傲和所谓的面子,让她迈不开那一步。她甚至不知道,就算找到了,她又能说些什么。一句“对不起”,能弥补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吗?
这个没有电话号码的快递,成了她后半生里,一根扎在心底、拔不掉的刺,时时刻刻提醒着她的愚蠢和傲慢。
而此时的陈静,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
她把事情的原委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父母和儿子。儿子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然后用一种从未有过的、成熟的语气说:“妈,你做得对。我们不穷,我们有骨气。钱我来想办法,您别累着了。”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了陈静莫大的勇气。她没有再想过去大城市打工,她决定留下来。她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又跟亲戚借了一些钱,在镇上学校的旁边,盘下了一个小小的门面,开了一家早餐店。
每天凌晨四点,她就起床磨豆浆、和面、调馅料。虽然辛苦,但她觉得无比踏实。因为手艺实在,为人又和善,她的早餐店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故事的结尾,是几个月后一个普通的清晨。
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进那间热气腾腾的早餐店。陈静穿着干净的围裙,在灶台前忙碌着,脸上带着被水蒸气熏出的红晕。放寒假回家的儿子,正在一旁熟练地给客人们打包油条和豆浆。
一位老街坊走进来,笑着打招呼:“陈静,生意真好啊!你这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陈静抬起头,迎着门口的阳光,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无比灿烂的笑容。她说:“是啊,靠自己的手吃饭,心里踏实。”
那笑容里,有历经风霜后的平静,有战胜磨难后的坚韧,更有找回尊严后的坦然。那一次被冤枉的经历,像一场刻骨的噩梦,但行李箱里那些孩子气的“宝贝”,和她最终的选择,却让她彻底告别了那个卑微的自己,在家乡的土地上,重新活出了自己的模样。
来源:清风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