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5岁还在租房、被催婚、被问“你画这玩意儿能当饭吃吗”的沪漂,看完赵玉只想翻白眼:人家把350平毛坯玩成美术馆,还把猫养成顶流,气不气?
35岁还在租房、被催婚、被问“你画这玩意儿能当饭吃吗”的沪漂,看完赵玉只想翻白眼:人家把350平毛坯玩成美术馆,还把猫养成顶流,气不气?
2023年11月,苏州金鸡湖美术馆,“江南意象”联展。
赵玉搬出朱家角河泥、瓦砾、剥落的墙皮,磨成粉刮进《水乡记忆》,观众隔着画都能闻到潮气。
同一天,她蹲在古镇凉亭发面包,顺手把烤焦的边角掰给围观的邻居小孩。
没人觉得违和,仿佛艺术家本就该这么活。
十年前她揣着央美毕业证去巴黎,语言卡壳,房租暴涨,靠卖山西老陈醋味的冰淇淋续命。
回国后干过地产销售,白天陪客户看样板间,晚上回出租屋给父亲画遗像,颜料里掺中药渣,说是“给记忆防腐”。
现在她把那段日子翻出来,挂在地下工作室最显眼的位置,标题只有两个字:药引。
2022年底她搬去朱家角,房东看她要签十年,嘀咕“姑娘你疯啦,这屋下雨能养鱼”。
她真把鱼养进了天井,暴雨时鲤鱼在脚背穿梭,她举着伞刷壁画,笑到邻居以为来了个疯子。
十个月后,透明顶棚搭好,雨水顺着回收管道流进陶缸,泡开一缸新纸,准备2024巴黎个展的“数字壁画”——扫描山西老家窑洞,再让AI把裂缝长回去,现场观众能扫码“补墙”,补完实时投射回古镇墙面,两边同步亮灯,猫“爱因斯坦”在中间溜达,谁撸它一把,墙上就多一只粉脚印。
周三工作坊,大妈把自家腌菜石头搬来,说要“给石头穿花衣”。
赵玉教她们用丝瓜络蘸蓝染,石头瞬间开出青花。
大爷围观冷笑“这有啥用”,转头回家把自家破门板扛来,非要刻“朱家角”仨字,刻完悄悄问能不能挂她院里“沾点仙气”。
她点头,第二天门口多两袋自家种的青菜,还有一张纸条:房租要不要降点?
猫蹲在上面,尾巴扫过“同意”俩字。
有人问她怕不怕哪天灵感枯竭,她反问:你怕不怕明天不饿?
说完划着她的破木船去河中央,船底漏个小缝,水漫上来,她拿碗往外舀,边舀边唱晋剧,调子飘进对岸直播的手机里,弹幕刷屏:这姐姐把日子过成了循环展览,门票0元,还包邮治愈。
网友热评——
“看完我立马把合租隔断贴满旧报纸,房东骂我违约,我说这叫行为艺术,他沉默三秒让我赔两千,艺术真贵。
”
“她把‘躺不平’三个字写在水面上,我抄作业写进工位Excel,电脑瞬间蓝屏,老板说我传播消极情绪,笑死。
”
“别人35岁焦虑秃头,她焦虑鲤鱼太胖,人比人气活鱼。
”
“已经买票去朱家角,不为看画,就想问猫还缺铲屎官吗,自带干粮。
”
来源:好学咖啡OErY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