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辩论会今天终于办成了。原本上周要进行,临时喊停,卡在郝龙斌和罗智强缺席这件事上。戏剧的是,两位此前还公开主张取消辩论和政见会,今天却都坐到了台上。台上五人齐了:郝龙斌、罗智强、张亚中、郑丽文、蔡志弘。流程一步步推进,但话题很快跑向了一个方向——围剿郑丽文。
辩论会今天终于办成了。原本上周要进行,临时喊停,卡在郝龙斌和罗智强缺席这件事上。戏剧的是,两位此前还公开主张取消辩论和政见会,今天却都坐到了台上。台上五人齐了:郝龙斌、罗智强、张亚中、郑丽文、蔡志弘。流程一步步推进,但话题很快跑向了一个方向——围剿郑丽文。
郝龙斌开口不点名,说有候选人动用网军抹黑攻击他,用词很重,直指这波手法比绿营的1450还专业、还恶劣。他抬出价值观,讲选举之外的事更重要,讲党内互信,讲团结。他还提到花莲的灾情,强调救灾优先,这一段情感拉满,抓住了道德坐标。
张亚中接上。他没有绕,说大家都明白郝龙斌指的是谁。他把尺度提到“是否配当党魁”,把问题从选战技巧拉回到政治伦理。他又点了一个人设反差,说有人表现优雅,但优雅背后到底是什么。他的意思很直接,选举不能搞不正当,不要学网军套路去打自己人。
罗智强跟着站队。他呼吁干干净净的选举,立了一个道德标准牌。话语不多,却递了刀。三人把焦点锁在“网军”“抹黑”“不择手段”。郑丽文就成了台中央的靶心。这场辩论,从议题角度看几乎偏航,政策和组织改革的讨论被压住了。
蔡志弘也在场,但他的发言存在感不高,外界能看到的信息不多,暂无更多细节。
郝龙斌这段时间态度反复,两度拒绝参加辩论和政见会,又转身参加。政治上,靠的是信用。反复,会把信任打折。他还发起过一对一辩论挑战,张亚中应战。后来却被赵少康取消,说原本是向郑丽文挑战,郑没应战,作废。这个理由在台上台下都难服气。明明公开挑战“其余候选人”的片段在直播里跑过,硬说对象另有其人,这一步把观感拉到极差。这段折腾,赵少康成了“猪队友”的代名词。帮没帮上忙不好说,减分是肉眼可见。
郝龙斌做过八年台北市长,还当过蓝营副党魁和民意机构民代。台北是岛内政治文化中心,谁在这座城市当过市长,普遍都有更大的可能向更高位发起挑战。过去二十多年,台北市长里除了他,其他人都冲过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两位成功、两位失败,这个履历的分量在蓝营体系中很重。郝龙斌知道自己的强项在哪。他擅长走人脉、跑派系、拜会大佬,把各县市串起来。他这次的策略就是那套熟练工:勤跑基层,敲门拜访,把老朋友稳住,把地方组织捏紧。
郑丽文这边,定位完全不同。她过去在党内担任过发言人,也做过不分区民代。这两项职务没有直接经历民选的检验。她这次站出来,被视为黑马。她靠的是论述能力和浅显易懂的话语,靠的是把复杂问题讲到大家听得进去。一步一步,她赢得不少党员的好感。她还一度拿下军系的支持。这一步对蓝营选战很关键。军系的铁票仓,向来是组织盘中的硬核基础。
郝龙斌在这个点上出现了误判。他以为凭着郝伯村的四星上将光环,军系不会跑。现实却在摇。军系的大头没被光环锁死,反而往郑丽文那里倾斜。那一刻,老方法突然不灵。这对郝阵营是一次警讯。
郑丽文公开去“参拜”日本新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军系传出将撤回对她的支持。这条消息牵动很大,实际落地情况有待官方确认。如果真这样,郝龙斌就会把军系铁票重新捡回手。对最后一周的动员,就是一场翻盘。
马英九这边的动向,让战场再一次改写。他在前期力挺罗智强,但看着选情,罗的气势一直起不来。他选择转向,把支持改投郝龙斌。郝龙斌去拜访马英九,谈了为什么要选党魁,谈心路历程,也谈对郑丽文的担忧。外界传出他强调不能让“背后搞鬼”的人掌权,不能再出现“第二个李登辉”。马英九给出一句话,我这边你不用担心。这句话在政治圈里就是动员令。马家军的子弟兵散在各级民代和各县市。他的能量虽然不如在位时,但组织影响还在。罗智强、徐巧芯都是他引以为傲的门生。这次马的转身,罗也就走到了郝的侧翼。今天台上的罗,喊干净选举,政治站位已经解释了一半。
再看郝龙斌的姿态。他这几天摆出哀兵的姿势,公开说自己选情紧绷,甚至落后。他重点喊话双北的党员,希望给他一把力。哀兵不是真弱,是一种动员策略。把危机讲出来,让支持者有紧迫感。这招常见,但要配合稳定的行为。辩论反复,挑战取消,这些动作会拉低效果。
张亚中态度更像“守门员”。他心知自己胜算不高,但他要把一个“不能让谁当”的底线立住。他不想再看到党被内部路线撕裂。他刻意把郑丽文对标到“李登辉式风险”,保证底盘稳定。他今天的发言,既是政治宣示,也是阵营划线。站在他的位置,这一刀偏锋,不是为自己加分,是把郑的路堵一堵。
郝龙斌强调花莲灾情,把公共价值往前推。选战不应该压过救灾。这话有温度,也有提醒。选举终究是为治理服务。蓝营要的是能把社会关怀接住的党魁,而不是只会打仗的指挥官。
这次选战是一次世代与路线上线的交锋。老蓝男代表的是组织、人脉、稳。壮世代代表的是话语、民意、变。这不只是个人之争,是百年大党要不要调整路径的问答。是把旧的资源盘再拧紧,还是放更多空间给新的人群和新议题。这七天,所有动作都会围绕这两个轴心打转。
罗智强今天站上台,和张亚中一起形成对郑丽文的包围。这在视觉上,会把郑的支持者激起一股防守的情绪。围攻常常带来两种效应。一种是声量被压住,一种是支持者更抱团。哪个效应更大,不是话术决定,是组织与民意的比重决定。蓝营内部的温度计,不在台上,在最后的投票箱里。
来源:杭州发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