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3日,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例行发布《2025年Q3中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数据报告》(以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的投诉数据为样本)。报告涉及了综合电商、直播电商、B2B电商、电商服务商等领域,并公布了Q3电商平台商家投诉数据及十大典型案例,
10月13日,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例行发布《2025年Q3中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数据报告》(以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的投诉数据为样本)。报告涉及了综合电商、直播电商、B2B电商、电商服务商等领域,并公布了Q3电商平台商家投诉数据及十大典型案例,通过这些投诉案例可窥见当前电商平台商家困境。
“任意仅退款”占比近四成 服装服饰类商家投诉最多
据“电诉宝”显示,Q3电商平台投诉占比依次为:拼多多(40.71%)、抖音电商(26.64%)、淘宝(14.97%)、京东(3.54%)、快手电商(2.38%)、全球速卖通(1.81%)、天猫(1.32%)、闲鱼(0.90%)、美团(0.82%)、微店(0.66%)、1688(0.58%)、微信视频号(0.58%)、小红书(0.41%)、微信(0.33%)、阿里巴巴(0.33%)、temu(0.25%)、携程(0.25%)、饿了么(0.25%)、卷皮(0.16%)、苏宁易购(0.16%)、阿里巴巴国际站(0.16%)、BOSS直聘(0.08%)、shopee(0.08%)、万师傅(0.08%)、分期乐(0.08%)、刻舟求件(0.08%)、千牛(0.08%)、同程旅行(0.08%)、唯品会(0.08%)、多多买菜(0.08%)、孔夫子旧书网(0.08%)、寺库(0.08%)、微拍堂(0.08%)、快团团(0.08%)、敦煌网(0.08%)、智联招聘(0.08%)、智行(0.08%)、有赞(0.08%)、百度(0.08%)、蘑菇街(0.08%)、高德(0.08%)、鲁班到家(0.08%)。
据“电诉宝”显示,Q3全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这六项,其中任意仅退款占比高达35.85%,排在第一;其余问题类型依次为:任意罚款(16.94%)、过度维护消费者(13.98%)、扣押保证金(10.86%)、随意封店(4.93%)、强制运费险(0.82%)。
Q3,“电诉宝”受理投诉商家注册地区TOP10依次为广东省(25.58%)、浙江省(11.18%)、河南省(9.62%)、江苏省(7.89%)、山东省(7.24%)、福建省(4.93%)、湖北省(4.61%)、河北省(4.28%)、安徽省(2.88%)、湖南省(2.38%)。
Q3,“电诉宝”受理投诉商家的经营类目TOP10为服装服饰(11.18%)、3C数码(9.38%)、居家用品(7.81%)、食品生鲜(7.73%)、户外用品(4.11%)、珠宝配饰(3.87%)、家电(3.70%)、美妆(2.96%)、宠物用品(2.71%)、母婴(2.55%)。
此外,个护清洁、运动用品、箱包皮具、鲜花绿植、图书、钟表眼镜等类目商家也有不少投诉案例。
苏宁易购 蘑菇街 1688等10家平台入选典型投诉案例
据“电诉宝”受理商家维权案例,我们从中选取十大典型投诉案例,涉及苏宁易购、蘑菇街、1688、抖音电商、小红书、微店、敦煌网、淘宝、天猫、快手电商。涉及问题包括:扣押保证金、任意仅退款、过度维护消费者、不合理资金冻结、扣押保证金、随意封店等。
针对各平台出现的各类商家投诉问题,中国国内首次“仅退款”调查报告主编、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任意仅退款”以35.85%的压倒性占比位居榜首,这已远非普通的售后纠纷,而是演变为一种规则滥用。部分消费者在申请“仅退款”后却无需归还商品,导致商家“货款两空”。此规则本是平台为优化用户体验而设,但在执行中,平台为追求极致的消费者忠诚度,有时会过度牺牲商家的合理权益。商家在面对不公裁决时,往往缺乏有效、畅通的申诉渠道,申诉成本极高。
曹磊进而表示,一个健康的电商生态应平衡消费者、商家和平台三方的利益。报告数据表明,这种平衡正在倾斜,商家的不满情绪累积,长远来看不利于平台与整个电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追求消费体验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公平、透明、有申诉保障的规则体系,重新审视并尊重商家的合法权益,方能维系一个繁荣健康的商业生态。
来源:单行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