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陕西这场雨,真的快把人“浇麻了”。从9月2日开始,这场比往年早10天报到的“华西秋雨”就没歇过脚,一泼就是38天,直接冲进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同期第二强榜单。全省平均降雨量飙到314毫米,是常年的2.6倍,汉中、安康局部下了500到700毫米,镇巴县更是
陕西38天连阴雨:粮田泡汤墙长苔,4.8亿救急背后是暖心守护
陕西这场雨,真的快把人“浇麻了”。从9月2日开始,这场比往年早10天报到的“华西秋雨”就没歇过脚,一泼就是38天,直接冲进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同期第二强榜单。全省平均降雨量飙到314毫米,是常年的2.6倍,汉中、安康局部下了500到700毫米,镇巴县更是狂灌841.6毫米,期间还夹着5次区域性暴雨,渭南单日降雨量直接打破秋季纪录。
雨下得太久,陕西都变了模样:西安明城墙的砖缝里冒出层层绿苔,路边绿化带钻出野生蘑菇,永寿县整月没见过太阳,网友调侃“长安变江南,阳台能养鱼”。更揪心的是秋收,地里的玉米泡得发涨发霉,收上来的粮食晒不干就腐烂,冬小麦播种也拖了后腿,全省秋粮收获率才刚过20%,农民急得整夜睡不着。
说实话,刚下雨那几天还觉得凉快惬意,可一个多月连轴转的雨,早把那点舒服浇没了,只剩满心焦虑。最让人心疼的就是农民伯伯们——春种时盼雨润田,秋收时怕雨毁粮,起早贪黑忙活大半年,眼看要收成了,全被这场雨搅了局。有农户光着脚在泥地里掰玉米,裤腿沾满泥浆,收回来的玉米还得连夜用烘干机烘,就怕一不留神全烂了,每粒粮食都带着心酸。
但还好,没人让他们独自扛。咸阳乾县30多名民警周末不休息,扎进田里帮缺劳力的农户抢收玉米,警服蹭满泥点也不在意,有民警说自己是农村长大的,不能忘了根在哪儿。农业专家盯着天气预报,一有降雨间歇就喊农户“赶紧收”,手把手教潮粮烘干技巧。更实在的是,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直接下拨4.84亿元资金,专门帮陕西等省搞农机抢收、粮食烘干,保险理赔也要求“应赔尽赔”,陕西省级财政还额外拨付5000万元支持救灾[__LINK_ICON],这些真金白银的支持,比啥都管用。
有人说“不就是下雨吗?”这话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对上班族来说,是天天带伞还被淋成落汤鸡的狼狈;对老人来说,是湿滑路面不敢出门的憋屈;对农民来说,是一年生计可能打水漂的恐慌。不过陕西人的乐观从没缺席,商场大屏滚动着“问西安晴为何物”的调侃,网友编着“兵马俑都要发霉了”的段子,这种自嘲里藏着的,是面对天灾的硬气。
得提醒一句,这雨不光烦,还藏着危险。秦岭挡住冷空气,副热带高压送来暖湿气流,两股气流“掐架”导致雨不停,土壤早吸饱了水,黄土高原和山地特别容易滑坡、泥石流。好在气象部门早拉响暴雨Ⅲ级应急响应,各地盯着隐患点巡查,这种“预警在前”的警惕性,才能防住次生灾害。
这场超长连阴雨,像一场大考,考农业生产,考应急能力,更考人心。万幸的是,我们看到农民在抢收,民警在帮忙,政策在兜底,每个人都在跟天气“抢时间”。从城墙的苔藓到田间的身影,从调侃的段子到4.84亿的救急款,这背后是普通人的坚韧,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
不过坏消息是,预报说这雨要下到16号,17号之后也还是阴雨为主。抢收的硬仗还没打完,地里的庄稼还等着救。你在陕西哪?雨停了吗?见过哪些抢收的暖心事儿?来评论区聊聊,再为辛苦的农民和逆雨而行的人们点个赞!
#陕西连阴雨已持续38天# #西安城墙长苔藓了# #陕西抢收秋粮进行时# #华西秋雨有多猛# #4.84亿支持秋粮抢收#
来源:大国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