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陕西的雨已经下得让当地人快"发霉"了。这场提前10天登场的华西秋雨,从9月2日就拉开了序幕,截至10月11日足足持续了38天,比常年偏长14天,堪称"超长待机"。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6倍,13个县区直接刷新了历史同期纪录,汉中镇巴县更是达到841.
热点概况
陕西的雨已经下得让当地人快"发霉"了。这场提前10天登场的华西秋雨,从9月2日就拉开了序幕,截至10月11日足足持续了38天,比常年偏长14天,堪称"超长待机"。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6倍,13个县区直接刷新了历史同期纪录,汉中镇巴县更是达到841.6毫米,相当于把往年大半年的雨都集中在了这一个多月里。
这场雨力压多年纪录,成了1961年以来陕西第二强的连阴雨,仅次于2021年的极端天气。麻烦也跟着雨水越积越多:关中、陕南的农田泡在水里出现渍涝,猕猴桃、苹果等经济作物品质下降,秋收秋播进度明显变慢[__LINK_ICON];G1812沧榆高速、G20青银高速等多条交通干线因雨面临湿滑、积水和低能见度风险,渭南甚至出现国道被洪水冲断的情况;10月12日西安还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南部山区可能现暴雨,山洪、滑坡风险持续升高。就连西安的绿化带里都长出了蘑菇,网友调侃"西安已经成了'酒安'"。
态度或观点
说实话,刷到陕西朋友的吐槽和农田被淹的画面,我既揪心又佩服。揪心的是这场"车轮战"式的降雨太磨人,衣服晾一周还潮乎乎,出门得时刻盯着路况;佩服的是面对1961年以来第二强的连阴雨,陕西的应对没掉链子,这背后藏着两重实实在在的震撼。
第一重震撼,是"预警跑在雨前面"的专业底气。这场雨不是突然袭击,但咱们的应对早有准备。早在10月9日,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和气象局就联合发布预警,把暴雨落区、危险路段一一列明,提醒重点防范次生灾害。府谷县气象局更厉害,提前3天就提示煤矿安全风险,降雨时每小时推送雨情,靠着精准预报让3073人安全撤离。
更关键的是,这种预警不是停在纸面上。省长赵刚专门主持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要求滚动跟踪雨情水情,加密会商研判频次,严格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__LINK_ICON]。从省级部门到基层村镇,预警信息层层传递,就像给群众装上了"安全雷达",这种专业让人心安。
第二重震撼,是"上下一心抗汛"的担当力量。陕北沟壑多、土质疏松,加上前期已经有3次暴雨,地质灾害风险陡增,但各部门早把责任扛在了肩上:气象部门派专家组蹲守一线,和市县实时会商;水务部门用"三阶段递进式预警",把消息直接传到山洪危险区;交通部门对桥梁、隧道重点巡查,该管制就管制,绝不侥幸。
面对农业损失,国家也迅速出手,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专门下达4.84亿元防灾救灾资金,支持陕西等省开展农机抢收、潮粮烘干、农田排涝工作,保障秋粮颗粒归仓。这些看不到的忙碌里,有气象员盯着雷达屏的不眠不休,有公路养护工冒雨排积水的弯腰弓背,有村干部挨家通知转移的沙哑嗓音,正是这些普通人的坚守,凑成了最坚实的防线。
有人心疼庄稼受损、交通受阻,可换个角度想,在1961年第二强的降雨面前,能把人员伤亡风险降到最低,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毕竟和天灾硬碰硬,我们能做的就是用万全准备换"损失最小"的结果。
结尾
这场持续38天的连阴雨,是对陕西的一场大考。考卷上有极端天气的肆虐,有农业交通的压力,但答案里写满了专业、担当和温暖。从提前预警到联动处置,从部门协作到国家支援,每一个环节的发力,都让"风雨无情人有情"不再是口号。
好消息是,13日降雨会暂时停歇,虽然14日还可能再来,但这场硬仗我们已经扛过了最关键的阶段。那些在雨中逆行的身影,那些精准到小时的预警,都在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考验从不停歇,但我们守护家园的力量,也在一次次历练中越来越强。
你那里最近天气怎么样?经历过持续降雨吗?是靠什么办法应对潮湿和出行难题的?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也为陕西的防汛人员点个赞吧!
#陕西1961年以来第二强连阴雨 #暴雨中的守护 #气象预警有多重要 #为陕西防汛加油
来源:临沂市兰山区华峰工艺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