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九六六年一月,福建地区的十位军人得到上级命令,驾驶登陆艇,向霞浦运输一批设备资料。登陆艇经过马祖海域时,由于那个年代这个海域属于国民党统治的范围内,为了减小目标,不暴露自己,登陆艇熄灭所有的灯光,在摸黑中前进。
一九六六年一月,福建地区的十位军人得到上级命令,驾驶登陆艇,向霞浦运输一批设备资料。登陆艇经过马祖海域时,由于那个年代这个海域属于国民党统治的范围内,为了减小目标,不暴露自己,登陆艇熄灭所有的灯光,在摸黑中前进。
当其他的战士都在熟睡时,他们没有想到,原本应该互相信任、可以将自己的后背放心给予的战友,会拿起枪残忍杀害他们。而做出这禽兽不如、背信弃义的三个人就是吴氏三兄弟——吴文献、吴春富与吴珍加。
吴文献、吴春富与吴珍加是老乡,但不是亲兄弟,从小就一起玩,一起参加公社劳动,根据公社人员的回忆,三兄弟在劳动中积极主动,因此才获得推荐的名额。
没有当兵前,三个人就游走于灰色地带,小偷小摸,做些上不得台面的事,加入解放军后,三人也没有分开,这也给了他们可乘之机。解放军奉行的政策是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日常作风是朴素自苦、吃苦耐劳的,吴氏三兄弟受不了这清苦。相互协作,私吞部队的公共财产,日积月累也积攒到了不少财产。
一次意外的机会,他们听到了台湾的广播。广播中大肆宣扬,介绍台湾现在的优越条件和发达经济,鼓励大陆的人才前往台湾,并且给出了高昂的金钱奖励。吴氏兄弟立马就心动了,他们已经渐渐忍受不了解放军中的朴素自苦、吃苦耐劳的作风,早就幻想期望可以过上富贵悠闲、奢靡腐烂的生活。
在登陆艇上,吴氏三兄弟残忍杀害了自己的七位战友,这七位战友没有死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却因为自己人的一己私欲而牺牲。为了顺利投诚,吴氏三兄弟将战友的尸体悬挂登陆艇外面,还用战友的鲜血写了八个大字,表明自己是来投诚的,希望得到接应。这让国民党非常欣喜,认为可以趁这个机会让共产党颜面扫地,宣扬台湾的优越条件。
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一事情,非常气愤,给福建军区的指示是:在飞机飞往台湾的过程中,如果有机会,务必要把它击下。福建军区得到命令,在充分了解对方的部署和线路的情况下,针对性地做了万全的准备和严密的部署,立誓要给七位无辜受害的战友报仇雪恨。
而此时的吴氏三兄弟被发型师,造型师围绕,沉浸在一片祝贺、恭维声中,做着他们的春秋大梦。李纯元肩负着击落兄弟所在的飞机的指令,驾驶着战机靠近吴氏兄弟所在的飞机。
想起无辜牺牲的七位战友,李纯元就对吴氏兄弟咬牙切齿。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如果要完成任务,就要冒一定的风险,李纯元想到无辜被害的七位战友,他决定不让罪魁祸首逍遥快活,冒着风险,成功完成了任务。
此时的台湾机场,还有一大批记者在等待着采访吴氏三兄弟,希望借此宣扬台湾的优越条件。而飞机却久久没到,等有人向政府询问了解情况时,政府只回答:吴氏三兄弟所在的飞机运气不好失事了,一群乌合之众只好不欢而散。
1月,人民日报刊登此新闻,真是大快人心,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通过这次事件,新中国也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成功震慑警告了那些还以为我国仍然弱小的西方国家,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自信心。
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有少数人企图叛变,但吴氏三兄弟是第一个残忍杀害战友的叛徒,事件性质的恶劣,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罪大恶极,实在是令人发指。
吴氏三兄弟的下场只能说是咎由自取,自取灭亡。吴氏三兄弟的下场,也给那些企图叛变的人敲响了警钟。从古至今,叛变也许能得到一时的满足,却从来是要背负骂名的,没有好结果的。希望那些企图叛变的人,能够认清自己的立场,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步吴氏三兄弟的后尘。
吴氏三兄弟的事件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不仅仅是要增强军人的军事素养,也要加强对军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军人应该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和人民不需要也不能培养会将自己的战友残忍杀害的军人。
来源:藤井树